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次实验报告

第三次实验报告

第三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2、掌握嵌入式主机通信环境的配置;
3、学会配置Linux下的minicom和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
4、学会在Linux下和Windows下配置TFTP服务;
5、学会配置NFS服务;
6、学会编译Linux内核;
7、学会搭建Linux的根文件系统;
8、熟悉嵌入式Linux的内核相关代码的分布情况。

二、实验内容:
首先在Linux 环境下配置minicom,使之能够正常显示串口的信息。

然后再编译配置Linux2.6 内核,并下载到开发板上运行。

三、实验步骤:
(1)设置minicom,按键“CTRL-A O”配置相应参数。

(2)连接开发板与主机,查看串口是否有正确输出。

(3)查看Linux内核顶层的Makefile,确定相关参数是否正确。

(4)运行“make menuconfig”,进行相应配置。

(5)运行“make dep”。

(6)运行“make zImage”。

(7)将生成映像通过tftp或串口下载到开发板中。

(8)启动运行内核。

四、实验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我掌握了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掌握了嵌入式主机通信环境的配置,学会了配置Linux下的minicom和Windows下的超级终端,学会了在Linux下和Windows下配置TFTP服务,学会了配置NFS服务,学会了编译Linux内核,学会了搭建Linux的根文件系统,熟悉了嵌入式Linux的内核相关代码的分布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