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作业(八)第一组平面镜成像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1. (4分)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A.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整D.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解析】选0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与离平面镜的远近无关,故A、B错误。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表盘上的数字顺序与实际的左右相反,故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整,故C错误,D正确。
2. (4分)(2015 •南昌中考)小玮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 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D.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解析】选G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照射到镜面上时,逆着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形成的,故不能用光屏承接,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为了使像更清晰些,应避免其他光线的干扰,故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 (4分)(2015 •益阳中考)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解析】选0本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选项 D正确。
4. (4分)(多选)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块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 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个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A. 甲同学 B .乙同学C.丙同学D. 丁同学【解析】选A 、B 。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
由题意可知只要老师经过平面镜反射光线进入同学 的眼睛,就能看到老师。
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虚像,连接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只要老师的反射光线 及老师的像与同学眼睛的连线不经过屏风,同学就能看到老师。
作图可知只有甲、乙同学能看到老师的 像。
故选A B 。
5. (4分)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 )A. 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B. 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C. 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D. 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 2倍【解析】选D=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平面镜成像中,因为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 镜面的距离,利用这一点,店内空间在平面镜中形成自己的像,这样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个大空间的 感觉,故选Do 6. (4分)小明身高1.64 m ,位于平面镜前3 m ,像与小明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 m 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 1 m 小明的像的大小 _________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会灵活运用。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离相等,人离镜 3 m ,故像离镜也是 3 m ,像离人的距离是 3 m+3 m=6 m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像大小不 变。
答案:6不变7. (4分)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相对于水平面倾斜 45°角。
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_________________ 原理。
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 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 2等高的正 前方”或“平面镜 2的正下方”)。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知识。
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 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墙壁门口•T•丙乙*甲off老<■镜上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光线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所成的像和平面镜1中的像关于下面这块平面镜对称,所以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故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答案:镜面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8. (4分)(2016 •宿州联考)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在镜中的像。
【解析】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作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作B 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用虚线连接A B'、B' C'、A' C ,△ AB' C'就是△ 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一””…”答案:如图所示:9. (8分)(2015 •苏州中考)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应选(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像的位置更加准确,厚玻璃板会形成两个像,会影响对实验结果的判断。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
(3)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棋子和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在玻璃板后面不能看到棋子在平面镜中的像,所以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4)由表中物距和像距的数值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答案:(1)较薄(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后(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第二组光的折射建议用时:25分钟分值:40分得分_」1. (3分)下列关于折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 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D. 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解析】选G本题考查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但当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且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符合题意。
2. (3分)(2016 •丹阳期末)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解析】选0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
人能看到水底的物体,是水底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光线的方向应是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由折射规律知,这时折射光线应远离法线。
3. (3分)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在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
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一定()A. 小于40°B. 大于40°,小于50°C. 大于50°,小于100°D. 大于100°,小于140°【解析】选0本题考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决问题。
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为40°,则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等于50°;由折射规律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角小于40°,但大于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大于50°,但小于9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00 °,小于140 °。
故选D。
4. (3分)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B. 从河岸上看到水中的鱼C•“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D. 漫步在巴河的滨江大道,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解析】选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从河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漫步在巴河的滨江大道,看到岸边垂柳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5. (3分)(2015 •成都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
这是因为()A.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D. 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解析】选0本题考查的是对光的折射的理解。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但不是铅笔看起来发生弯折的原因,故A、B错误;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的,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6. ______ (4分)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像。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光现象的判断)。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传入空气中,再进入人的眼睛,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的云是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这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折射反射7. (6分)(2015 •泸州中考)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 _______ 入射角,折射角_________ 入射角(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解析】光由水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而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角总等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发生全反射,没有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