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学生生活在图形世界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教材提供了飞机、脸谱、蝴蝶、奖杯等图片,目的是使学生从这些图形中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教材在安排上通过学生观察图片,鼓励学生探索轴对称现象的共同特征,又给学生的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的空间。
轴对称现象是学生新接触的一个教学内容。
学生需具备初步的几何识别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的特点,要求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体会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能说出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
2.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其对称轴,找到对称点
3.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探索轴对称现象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泛运用和它的丰富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实质。
教学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或关于轴对称的图片
学生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纸和一把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在生活中,许多事物与图形紧密联系在一起。
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图案和标志,请大家观赏。
(投影显示)
[教学说明:创设情景将生活中的对称图案和标志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
二、探索研讨
1.看一看,想一想
细心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对称简笔画等,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投影显示)
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动画后,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投影显示)
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面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举例说说吗?
2.做一做(活动)
将同学们准备好的一张纸对折后,用笔沿着折线画一条直线,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试着画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说明:让同学们从动手实践中总结出结论:剪出来的图形关于折线对称]
3.谈一谈
观察下列三组图片:
你发现这些图片由什么共同特征?
总结:每组图片中都有两个图形,并且沿着一条直线对称后,这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对折后两图形中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4.练一练
(1)游戏:三位同学起立,中间的同学作为对称轴,左边的同学做一个姿势,右边的同学也做一个姿势,使得左右两边成对称关系。
(2)抢答: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例如:0,1,A ,口,工等,请举例。
看谁举的例子最多。
(让学生到黑板上写)
(3)课本上练习
5.反思与回顾
(1)本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3)本节课我们共同欣赏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案,通过图形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两个概念,请大家回忆一下,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教学说明:让学生谈谈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存在的疑问。
]
区别:
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联系:
都能沿着某条直线折叠重合。
这条直线都对称轴。
6.作业习题15.1 1,2,3,4
(做在书上)
7.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