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与财政总预算管理知识分析概念.pptx
财务会计与财政总预算管理知识分析概念.pptx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概念
财政总预算会计(简称财政总行和各项财政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我国的预算法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具 有编制本级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的职 能。这样便在法律上明确了财政部门在政府这一宏观经 济组织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0 412
21 414
科目名称 一般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 专用基金收入 补助收入 上解收入 调入资金
5. 做好预算会计的事务管理工作。参与预算会计人 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定及核发会计证工作。
问题:财政机关的会计就是总预算会计吗?
财政部门既要核算本级政府的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 财政总会计(总预算会计设在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 )
财政部门还需核算本单位日常收支——行政单位会计
以天津市财政局为例,核算本级政府收支的总预算会计 设在财政局的预算处(国库、预算已然分立省份的则设 在国库处) ,而核算本财政局自身的人员和公用经费收 支的行政单位会计一般设在行政处(县、乡财政没有行 政科这一机构编制,多由办公室兼任本单位会计)。
第二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负债的核算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理解并掌握以下问题: 掌握什么是财政总预算会计; 熟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 掌握财政总预算会计资产的核算; 掌握财政总预算会计负债的核算。
第一节 财政总预算会计概述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概念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原则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 四、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
4. 完整性原则(相对完整性)。完整性原则是总预 算会计特有的核算原则。在政府预算理论中,完 整性主要是指“政府预算必须包括它的全部财政 收支项目,以反映它的全部财政活动内容”。财 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4条规定:“财政部门管理 的各项财政资金(包括一般预算资金、纳入预算 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专用基金等),都应当纳入 总预算会计核算管理。”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点
1.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资金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不 是以核算整个主体的经营为目的,而是以核算某 一特定领域的资金为目的。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只 核算财政资金的收支和结余的专业会计。
2. 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财政资金,并没有 核算全部政府资产和权益。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 没有设长期资产类,如固定资产、递延资产等账 户。对于建设投资,在款项拨付后,就直接记为 “支出”。
类别 负 债 类 净 资 产 类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编号 211 212 222 301 305 307 321
科目名称 暂存款 与上级往来 借入款 预算结余 基金预算结余 专用基金结余 预算周转金
类别 序号 编号
16 401 收 17 405 入 18 407 类 19 411
2. 调度财政资金。妥善解决财政资金库存和用款单 位需求的矛盾,合理调度资金。
3. 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 。通过会计核算和 反映,提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对总预算、部 门预算和单位预算的执行实施会计监督。
4. 组织和指导本行政区域预算会计工作。 包括:制 定或审定本行政区域预算会计有关具体核算办法 的补充规定、人员的培训等。
四、会计科目
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 政总预算会计的科目包括:
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
表2-1:财政总会计的会计科目
类别 序号 编号
1 101
2 102
资3
104
产4
105
类
5 111
6 112
7 121
8 122
科目名称 国库存款 其他财政存款 有价证券 在途款 暂付款 与下级往来 预拨经费 基建拨款
7. 明晰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7条规定:“总 预算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 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8. 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基础。财政总预算会 计制度第18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以 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9. 限制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9条 规定:“凡是有指定用途的资金,必须按 规定用途使用。”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原则
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规定了以下9条核算原则: 1. 客观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1条规定:“总
预算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如实反映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和结果。” 2. 相关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2条规定: “总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预算法的要求,适应 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上级财政部门及本级政府对财 政管理的需要。” 3. 可比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3条规定: “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 行。”
5. 一贯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5条规定:“总 预算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 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 会计报表的影响在预算执行报告中说明。”
6. 及时性原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16条规定:“总 预算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做到日清月结。” 对会计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监 督作用。
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政府预算的会计核算 职能都由相应的财政部门担当,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 也相应地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
根据我国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4条,财政 总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 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基 本任务具体如下:
1. 处理总预算会计的日常核算事务。办理财政各项收 支、资金调拨及往来款项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组 织年度政府决算、行政事业单位决算的编审和汇总 工作,进行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年终结算工作。
3. 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支出的确认上具有“以拨代支”的 特点。通常支出的确认是以“耗用”为标准,即当某 些资料或资金被实际耗用掉时,才记为支出。但财政 总预算会计却不同,它将拨付给单位的资金拨款直接 记为“支出”。我国采用这一假定,是认为:对财政 已经拨付给预算单位的钱,从时间上来看,它们最终 必然会转化为支出,即使暂时单位存在结余,也仅仅 是“时间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