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

卢沟桥烽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时间顺序初步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我军的英勇无畏及捍卫家安全时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罪行。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齐读课题。

烽火什么意思?描写战争的文章,读的时候要气势宏伟,悲壮有力。

教师范读,齐读。

2、看,这就是卢沟桥现在的照片,从它的桥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坑坑洼洼,它就是卢沟桥烽火的见证,让我们把思绪拉到74年前,了解一下卢沟桥烽火发生的背景,你知道吗?
4、提到背景,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中华民族感到耻辱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军队炸毁了沈阳近郊的一段铁路,不但诬陷是中国军队炸毁的,还诬陷中国军队袭击日军。

于是他们炮轰沈阳军事重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

更让人羞耻的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却下了“绝对不抵抗”的命令,使得卑劣的日军在一夜之间就占领了沈阳城,四个多月就侵占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

日寇的虎狼之心并没有满足,他们又接着逐步蚕食华北,妄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

于是,日本又策划了蓄谋已久的挑衅,发动了本文所描写的“卢沟桥烽火”。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准课后的生字,读通课文。

5、检查音、义、形。

(学生自读、个别读,齐读)
6、PPT 第一段:读一读第一段,看看“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为什么会选择侵占卢沟桥呢?(学生自读,教师作图)我们来看一下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是怎样的?
7、我们来看一看文中描写卢沟桥烽火具体过程的是2——几自然段,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呢?请迅速找出战争进程的时间。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
(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大家发现了吗?都是在夜里)8、请大家看看卢沟桥在各个时间分别在谁的手中。

板书: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9日凌晨
日军日军日军我军
10、让我们来具体看一看当时的战况。

PPT2——3段
11、认真读一读这两段,看看这一段中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12、看看这一句话你理解吗?(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为什么这样说呢?
(蓄谋已久是什么意思?
这代指什么?
为什么说日军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是蓄谋已久的行为?
挑衅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看出日军的行为是在挑衅?
蓄谋已久的挑衅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板书:侵略)
13、日军偷袭卢沟桥得逞了,这样能满足他们的虎狼之心吗?他们又有哪些卑劣的行为?
(PPT出示第4段。

请用横线画出日军行为的句子。


15、请学生读所划的句子。

16、读了之后,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日军呢?(不文明卑鄙无耻禽兽不如丧心病狂)
日军丧心病狂的行为归结到一点: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板书:侵略)
谁愿意来读一下,日军的丧心病狂。

17、面对日军丧心病狂的侵略,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请用波浪线划出相关语句。

18、请学生读句子,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我们的官兵呢?(不畏强敌奋勇抗击视死如归奋不顾身勇敢)
(我军的英勇行为,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那就是“爱国”板书)谁来读一下描写我军英勇战斗的句子。

19、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我军的英勇表现吗?
可以用上下面的词语。

第二天凌晨发动进攻吃了亏拉来大炮端着“哇哇”吼叫扑来
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人仰马翻明晃晃冒着刀光闪闪哭爹喊
娘狼狈而逃
20、学生练习复述。

检查复述。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课文叙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经,歌赞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点明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

在课上,我采用了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语言材料,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先让学生根据课后作业3(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的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圈画出关键词语,感受敌我双方的表现,激发强烈的爱憎情感。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通过学习,谁来说说这次事变的真正的原因。

2、用上“侵占、吞食、妄图、咽喉要道”说说事变的原因。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

所以,课文中说,(出示):这是一次蓄意已久的挑衅行为。

“蓄意”什么意思?挑衅又是指什么?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1、快速浏览2—5自然段,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从这些时间可以看出这场激战发生在夜晚,比较句子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

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当天晚上
4、学生自读、交流合作。

5、对照表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讲述时尽量用上课文上的词语。

6、学生各自练说。

指名说。

评议。

三、采用引读法学习6---7小节:
1、师引:日寇……,就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浪子野心。

侵占平津就必然侵占华北,控制了华北就必然妄想吞灭整个中国。


2、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3、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4、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1)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从此,…………。

(2)“序幕”是什么意思?
(3)“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几个词语替换一下吗?(红红火火、蓬蓬勃勃)
(4)总结: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

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

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军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

四、升华认识:(齐读课题)
同学们,由卢沟桥的烽火,由日寇的蛮横,不可一世,你有什么想说的?
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

中华儿女永远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齐读),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多行不义必自毙!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头目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和平与发展——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心声,这是时代的最强音。

希望大家将来能为维护中日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
六、布置作业:
1、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中其他的重要历史事件。

板书:
5、卢沟桥烽火
敌军我军
1937年7月7日蓄意挑衅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内发动进攻同仇敌忾
当天晚上猝不及防两面夹击
教学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