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中级接触网工知识试卷注意事项1.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
1~50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
满分50分):1. 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该刚体( )。
(A)一定平衡(B)一定不平衡(C)不一定平衡(D)暂时平衡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 )。
(A)各力大小相等(B)各力在同一直线上(C)各力在某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为零(D)力系的合力为零3. 将危险应力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所得的应力称为( )。
(A)工作应力(B)许用应力(C)极限应力(D)安全应力4. 圆轴扭转时,截面上的内力是( )。
(A)剪应力(B)力矩(C)弯矩(D)扭矩5. 一段导线其阻值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并成一条新导线,其阻值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定6. 某一正弦交流电,在0.01s时间内变化了2周,它的频率是( )。
(A) 100Hz (B) 200Hz(C) 50Hz (D) 1/50Hz7. 有两个电容器,C1=30μF,耐压12V,C2=50μF,耐压12V,若将他们串联后接到24V电压上,则( )。
(A)两电容都能正常工作(B)两电容都被击穿(C) C1被击穿,C2正常(D) C2被击穿,C1正常8. 判断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用( )。
(A)右手定则(B)左手定则(C)安培定律(D)楞次定律9. 一有源二端网络,测得其开路电压为100V,短路电流为10A,当外加10Ω电阻时,则电阻上的电流为( )。
(A) 10A (B) 5A (C) 20A (D) 50A10. 剪切虎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
(A)△L=NL/EA (B)σ=Eε(C)τ=Gγ(D)τ=Eγ11. 构件受到剪切作用时,其剪切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别是( )。
(A)内力为剪力,应力为正应力(B)内力为轴力,应力正应力(C)内力为剪力,应力为剪应力(D)内力为轴力,应力为剪应力12.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称为( )。
(A)轴力(B)正应力(C)剪力(D)剪应力13.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
(A)矢量(B)标量(C)几何量(D)代数量14. 由线圈中磁通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 )。
(A)磁通的变化量(B)磁场强度(C)磁通变化率(D)变化所用时间15.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叫节点电流定律,说的是( )。
(A)流入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B)流出某节点电流的和为零(C)流入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D)一个回路中各处电流相等16. 在距运行的接触网( )m内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先向电调申请停电,方可作业。
(A) 3 (B) 4 (C) 5 (D) 617. Y形弹性吊弦用于( )处。
(A)中间柱正定位(B)中间柱反定位(C)转换柱(D)软横跨18. 固定定位器的定位管宜呈水平状态,偏差为( )。
(A)30+mm (B)50+mm(C)100+mm (D)±100mm19. 接触网第一工作票为白底( )字体和格,用于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
(A)绿色(B)红色(C)黑色(D)黄色20. 电连接线应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施工允许偏差为( )。
(A)±0.3m (B)±0.4m(C)±0.5m (D)±0.6m21. 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间的两接触线水平间距为( )mm。
(A) 100 (B) 200 (C) 300 (D) 50022. 接触网第三种工作票为白底( )字体和格,用于接触网远离带电体作业。
(A)绿色(B)红色(C)黑色(D)黄色23. 浇制基础混凝土前,应在坑底先铺( )mm厚的石子。
(A) 50 (B) 100 (C) 150 (D) 20024. 接触线在区间与车站正线上,每个锚段接头数不应大于( )个。
(A) 2 (B) 3 (C) 4 (D) 525. 接触线在站场侧线,每个锚段接头数不应大于( )个。
(A) 2 (B) 3 (C) 4 (D) 526. 道岔处两工作支接触线在间距( )mm处应等高。
(A) 300 (B) 400 (C) 500 (D) 60027. 每个接触网工区应以比较熟练的工人为骨干组成抢修组,组长由工长或安全技术等级不低于( )级的人员担当。
(A) 2 (B) 3 (C) 4 (D) 528. 停电作业临时接地线应用截面( )mm2及以上的多股裸软铜线。
(A) 15 (B) 20 (C) 25 (D) 22.529. 外径48mm腕臂与( )型绝缘子配套。
(A) XP-70 (B) XP-70T(C) QBN2-25 (D) QBN2-25D30. 钢柱弯曲度不应大于( )。
(A) 1/500 (B) 1/750(C) 1/900 (D) 1/12031. 钢筋混凝土支柱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层。
(A) 3 (B) 4 (C) 5 (D) 632. 限界门杆身弯曲度不超过杆全长的千分之( )。
(A)一(B)二(C)三(D)四33. 管型避雷器距支柱净距不小于( )m。
(A) 1 (B) 2 (C) 3 (D) 434. 钢筋混凝土柱埋深的允许施工偏差为( )(从轨面算)。
(A)±200mm (B)±100mm(C)±300mm (D)±250mm35. 临时接地线应挂在接触网停电作业范围两端,各端距作业地点不得大于( )m。
(A) 500 (B) 450 (C) 400 (D) 30036. "断"、"合"标设在距邻近分相绝缘体近端( )m处。
(A) 25 (B) 30 (C) 35 (D) 4537. 软横跨跨越股道数不宜大于( )股。
(A) 9 (B) 7 (C) 6 (D) 838. 接触网送电前,应检查距接触网带电部分小于( )m的树木是否砍伐。
(A) 5 (B) 4 (C) 3 (D) 239. 直线区段半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情况取( )m为一个锚段。
(A) 1500 (B) 1600(C) 1800 (D) 200040. 架空"33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
(A) 2m (B) 3m (C) 4m (D) 5m41. 在任何情况下,接触线的拉出值不宜大于( )mm。
(A) 300 (B) 400 (C) 450 (D) 50042. 行车防护中( )手旗表示注意或降低行车速度。
(A)绿色(B)红色(C)黑色(D)黄色43. 放线时,架线车以( )匀速前进。
(A) 5m/h (B) 10m/h(C) 5km/h (D) 10km/h44. 同一锚段内接触线各接头间距不应小于( )m。
(A) 100 (B) 150 (C) 200 (D) 25045. 在"AT"供电方式中,牵引变电所送出的电压为( )kV。
(A) 25 (B) 27.5 (C) 50 (D) 5546. 杵座楔形线夹用于( )终锚。
(A)回流线(B)接触线(C)承力索(D)下锚拉线47. 吸上线常用( )(mm)的扁钢制成。
(A) 50×8 (B) 80×5(C) 50×4 (D) 40×548. 供电线和回流线在同一截面处,只有( )股损伤,其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时,可免于处理。
(A) 1 (B) 2 (C) 3 (D) 449. 搬运炸药与拿雷管人同一路行走时,应相距( )m以上。
(A) 10 (B) 50 (C) 100 (D) 50050. 验电接地是接触网( )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A)带电体附近作业(B)远离带电体作业(C)带电作业(D)停电作业~75题。
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每题2分。
满分50分):( )51.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功率计算。
( )52. 在闭合回路中,列回路方程时,其回路方向可以任意假设。
( )53. 功率越大的电器,需要的电压一定大。
( )54.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被限制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 )55. 光滑约束反力的方向是沿着接触面的公法线,而背离物体。
( )56. 布置简单链形悬挂吊弦时,第一根吊弦距悬挂点的距离为8.5m。
( )57. 供电线、加强线、AF线对地电压一般按27.5kV考虑。
( )58. 回流线、保护线对地电压按1000V考虑。
( )59. 结构高度是指接触网支持结构的高度。
( )60. 在悬挂点处承力索至接触线水平面的距离称为结构高度。
( )61. 锚板位置应在转换柱与锚柱中心连线的延长线上。
( )62. 中心锚结的作用是两端补偿时防止接触悬挂向一侧滑动,缩小事故范围。
( )63. 环节吊弦可用GJ-10镀锌钢绞线制成,每根吊弦不得少于两节,环的直径为线径的5~10倍。
( )64. "AT"表示自耦变压器。
( )65. 电分相两侧由不同电源供电,电压一定不同相。
( )66. 受电弓滑板的最大工作范围950mm。
( )67. 软横跨下部定位索至接触线的距离为160mm。
( )68. 钢柱的方向由基础决定,所以不能调整。
( )69. 钢柱的倾斜可以通过垫垫片的方法进行调整。
( )70. 软横跨上部定位索至纵向承力索距离为300mm。
( )71. 开挖区间接触网杆坑过程中当列车通过时可以不中断作业。
( )72. 回流线的作用是将轨道回路内的牵引电流吸回牵引变电所。
( )73.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150mm。
( )74. 整平就是把经纬仪的水平度盘置于铅垂位置。
( )75. 在任何情况下,接触线拉出值不宜大于500mm。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中级接触网工知识试卷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
评分标准:各小题答对给1.分;答错或漏答不给分,也不扣分。
1. C2. D3. B4. D5. B6. B7. B8. A9. B 10. C 11. C 12. B13. D 14. C 15. C 16. C17. A 18. A 19. A 20. C21. A 22. C 23. B 24. A25. B 26. C 27. C 28. C29. C 30. B 31. A 32. B33. A 34. B 35. C 36. B37. D 38. C 39. B 40. D 41. C 42. B 43. A 44. B45. D 46. D 47. C 48. B49. D 50. C二、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