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用药的普及知识宣传

安全用药的普及知识宣传

.
安全用药的普及知识宣传
为安全使用药物,在药品说明书上经常出现慎用、忌用、禁用字样,一字之差,含义却大不相同,作为患者应正确理解和掌握。

“慎用”是指该药可以谨慎使用,但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用药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通常需要慎用的大多是指小儿、老人、孕妇以及心脏、肝脏、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

因为这些人体内药物代谢功能(包括解毒、排毒)较差,所以,机体对某些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故不要轻易使用。

但慎用并不等于不能使用,家庭遇到慎用药品时,应当咨询医生后使用为好。

“忌用”是指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该药。

提醒某些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可能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后果。

如咳必清,是抑制咳嗽中枢的镇咳药,咳嗽痰多时就应忌用,否则痰咳不出来,会加重病情;又如非那根,怀孕3个月的妇女应忌用,一旦服用可能引起胎儿畸形等。

但有的忌用药品如病情急需,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理作用类同,不良反应较小的药品代替,如果非使用该药不可,应联合使用其他对抗其副作用的药品,减少不良反应,尽量做到安全。

在家庭用药时,凡遇到忌用药品最好不用。

“禁用”是指禁止使用。

某些病人如使用该药会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或中毒。

如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的病人应禁用心得安;青光眼的病人应禁用阿托品;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就应禁用青霉素,否则将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所以,凡属禁用的药品,绝不能抱侥幸心理贸然使用。

“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一、先用食疗尔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

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二、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得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三、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用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四、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

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

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五、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它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

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整理版文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