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茶树栽培简史

第一章 茶树栽培简史


回国时(805年)携回茶仔。印度尼西亚于1731年从我
国运入茶籽。印度第一次栽茶始于公元1780年,由东印
度公司船主从广州带回茶籽种植于不丹和加尔各答植物
园。斯里兰卡的华尔夫于公元1867年从我国游历回国, 带回几株茶树栽于普塞拉华的咖啡园中。前苏联1848年 又在黑海沿岸的外高加索种茶,1883年又从湖北羊楼洞 运去大量种苗,种植于格鲁吉亚。
1.茶树原产地的分歧
(1)一元论 主张茶树原产于中国,其理由中 国是利用和栽培茶树最早的国家; (2)二元论 科恩· 司徒(CohenStuart, 1919)认为,茶树在形态上的不同可以分为 二个原产地。一为大叶种,原产于中国西藏 高原的东部一带(包括四川、云南),以及越 南、缅甸、泰国、印度阿萨姆等地;一为小 叶种,原产于中国东部和东南部。
如《神农本草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
里的荼即为茶,传说远古时代,神农氏为拯救人民,
采集百草尝试,以发现治病救人的草药。一日,神 农采集草药尝试,遇毒晕倒于茶树下,碰巧茶树叶
片上的露水滴入神农口中,起死回生,神农得救,
因而发现茶的药用价值。二日,神农尝百草遇毒,
必需品。而马在古代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交
通工具,还是作战工具。双方的需求促进了“茶马交 易”的盛行。至元、清两个朝代是外蒙古族和满族统 治,他们不缺马,而且禁止汉人养马,所以“茶马交 易”衰落。
(2)茶的国外传播
我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是在南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公 元483--493年),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边疆贸易时,茶 叶是首先输出的商品之一。向国外最早传播种茶技术的 是日本,公元804年,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学佛,
6.茶的起源时间与大地构造变化相吻合6.茶的 起源时间与大地构造变化相吻合 从经地质学家、植物学家考证,我国云贵高原的 许多地区没有受到第四纪大地环境变化的影响。 没有受到冰川的侵袭,因而保存有很多世纪古代 的动植物(孑遗植物),山茶科的茶树也得以保 存下来。茶树对土壤要求的特性来说,云、贵高 原和临近诸省的山地土壤类型,大多以砾石、页 岩和花岗岩为母质的红色酸性土壤,也可以作为 茶树原产地的佐证。
(二) 茶树原产地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
的国家。

神农氏发现茶树只鉴别和断定茶有药用价值,至 今已有4~5千年的历史了。真正使茶面为“国 饮”的是数千年来无数的无名氏不断的栽培更新 改进,以最初是采集自野生叶子以生食或煮食作 为药用,后来逐渐发展用作解酒、祭品和饮料。 秦汉以后饮茶之风逐渐传开,后来随着消费增加, 逐渐发展为人工栽培。
1.茶树原产地的分歧
(3)多元论 威廉· 乌克斯(Willian Wkers, 1935)主张,凡是自然条件适合而又有野生植 被的地方都是茶树的原产地,它包括泰国北部、 缅甸东部、越南、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 (4)折衷论 艾登(T.Eden,1958)宣称,茶 树原产依洛瓦江发源处的中心地带,或者更在 这个中心带以北的无名高地。
世界各国“茶”的语音也都导源于我国广东语系

(陆路)和福建语系(海路)。如日本“cha”、朝鲜
“cha”、蒙古“chai”、比利时“cha”、伊朗 “cha”、土耳其“chay”、希腊“ts· ai”、阿尔巴 尼亚“cai”、阿拉伯“chay”、波兰“chai”、葡萄 牙“cha”等均属广东语系;而马来西亚“the”、 斯里兰卡“chey”、南印度“tey”、荷兰“thee”、 英国“tea”;德国“tee”、法国“the”、 意大利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制作茶叶的国家。 我国茶叶加工历史悠久,在周武王时 ,巴蜀 所产之茶列为贡品,三国时期,我国都有用茶叶 制作茶饼的记载。在唐朝,人们创造了蒸青技术, 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炒青技术.我国劳动人们在制 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地改进和提 高制茶技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各类茶叶 ,这 也是世界上其它国家无法相比的。 6.茶的起源时间与大地构造变化相吻合
唐朝,饮茶已相当普及,所谓“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之说,在茶叶传播中,佛教和道教起到相当的作用。
汉代佛教自西域传人我国,到了南北朝时更为盛 行,佛教提倡坐禅,饮茶可镇定精神,夜间饮茶 可以驱睡,盛行以茶代酒。因此,一些名山大川 僧道寺院所在的山地和封建庄园都开始种茶。我 国许多名茶,相当部分都是佛教和道教徒最初种 植的,都产于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它对茶的传
算,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人工栽培茶树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
山茶。最早种茶旧址是在蒙山之顶的上清峰,
据《四川通志》记载,“在西汉甘露年代,
即公元前53—50年….名山县之西十五里有
蒙山,其山五顶…… ,其中顶最高,名为上
清峰,至顶上略开一坪,直一丈二尺,横二
丈余,即种“仙茶”之处”。至今已有二千
一年生植物,味苦,到8世纪,才知道荼与茶不同,
遂改名为茶。
依现代称茶的语音,总括起来有两个系统,一为
荼(tu—te);一为木贾(jia)、茶。荼音涂(tu), 大都是少数民族称茶的音符之一,如贵州彝族称 茶为(ba-tu);又如福建莆仙人称吃茶为食荼(situ)。侗族称设,苗族称木贾,布依族称舛。


茶树原产地是指茶树演化、形成、生长的 原始地区。 我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有关茶树源产地的问题,一百多年来,国 际学术界展开了一场大的争论,根据地处 我国西南的云、贵、川高原气候和生态条 件,以及地质的变化和古历史的考证,经 过深入研究后,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是茶的故乡。 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 茶的故乡,主要证据有:


2.世界各国对茶字的称谓起源于中国。 茶的名称因各地语音不同,称呼各异。或 因茶树不同,或因制成茶叶后茶名不同,地 方方言翻成汉字,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同音 汉字。

(3)我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山茶科植物,发现

最早最多野生大茶树。 现今已发现的山茶科二十三属三百八十多种中, 就有十五属二百六十多种原产于我国,而茶属中 一百多种,其中有半数以上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发 现的。云南茶种占世界茶种的 80%,在茶树形 态结构上有着从原始到进化的各种过渡类型,有 三分之二的种为原始型,这是原产地植物的最显 著特点。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我国 就有关于在西南地区发现野生大茶树的记载。近 几十年来,在我国西南地区更不断地发现古老的 野生大茶树。
2.茶树原产于中国
一百多年来,经过深入研究后,从各个方面 获得大量资料,证明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 但茶树原产我国何地,众说不一,归纳起 来主要有云南南部说、川滇黔毗邻山区说和 川东鄂西说。
2.茶树原产于中国
(1)云南南部说 主要立论根据为,云南茶 种占世界茶种的 80%,在茶树形态结构上 有着从原始到进化的各种过渡类型,并呈现 连续变异,滇东南有世界47.5%的种,有 三分之二的种为原始型,这是原产地植物的 最显著特点;

( 4 ) 世界各产茶国的茶树都是直接或
间接由中国引种的 世界各产茶国的茶树及栽培制作技术均由 我国传去。向国外最早传播种茶技术的是 在唐朝(公元805年)传日本,日本僧人从 中国带回茶籽在贺滋县种植。828年,传到 朝鲜,1618年传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于 1731年从我国运入茶籽。印度第一次栽茶 始于公元1780年。斯里兰卡的华尔夫于公 元1867年从我国带回几株茶树栽于普塞拉 华的咖啡园中。
“te”、丹麦“re”、瑞典“te”、芬兰“tee'’等均
属福建语系(闽南话)。
3.茶的最早栽培
据考证,人工栽培茶树记载,始于东晋的常琚于公元
347年所写的《华阳国志· 巴志》中说,周武王于公元
前1066年联合当时居于四川、云南等地的“方国部
落”共同伐纣之后,巴蜀所产之茶列为贡品,即有茶 叶生产的记载。另据《华阳国志》载:“土植五 谷,…丹漆茶密….皆纳贡之”,“园有芳弱、香 茗”。从园有香茗来论,可能是人工栽培的,依此推
饮茶之风逐渐传开。秦朝已把茶叶作为饮料。后
陆羽系统编著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 经》,叙述了茶的历史、种植、加工、生产工具 陆羽被后人尊称之为“茶圣”。
来因消费增加,逐渐发展为人工栽培。到了唐朝,
和饮茶风俗等内容,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2.茶的名称
茶的名称因各地语音不同,称呼各异。或因茶树不同,
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陆羽《茶经》问世,宣传茶的作用,茶的效用扩大,
成为百病之药,为人民所喜爱,饮茶之风更加普及民
间,自江南传到北方和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等 地的游牧民族,并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封建皇朝 视茶为重要财源,以茶换马,也促进了茶的发展。从 宋开始饮茶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茶成为其生活
多年历史。
4.茶的传播 (1)茶的国内传播 当茶叶作为商品后才能广泛传播。而作为饮料的记载, 在西汉时期(公元前59年)王褒所著《僮约》(买 卖奴隶的契约文书),其中谈到他从寡妇家中买进一 个仆役,规定她除了炒菜,煮饭之外,还需“烹茶”, 还中提到,“脍鱼庖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 氏担荷”等,前一句反映西汉当时成都一带,不但饮 茶已成风尚,茶叶当时已成品为贵族的家常了事,而 且说明地主贵族还专门有专业的饮茶用具,后一句反 映了成都附近的茶叶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成为商 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一类 的茶叶市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或因制成茶叶后茶名不同,地方方言翻成汉字,便产 设(she)、茗、舛(chuan)、诧(cha)、游冬、皋芦、 荼等十多种。据《茶考》考证,许多不同的茶字,除
生了各种不同的同音汉字。主要有搽、茶、木贾(jia)、
茗字外(茗可能指成品茶),在语音上都有一定联系。
古汉语只有“荼”字,没有“茶”字,荼为中原地区
在树下烧水,树上的叶片飘入水锅中,过后神农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