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验讲义(2015-04)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实验讲义
序批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也称间歇式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即SBR工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一.实验目的
1.应熟练掌握SBR活性污泥法工艺各工序操作要点;
2.熟练掌握活性污泥浓度、COD和SV%的测定方法;
3.了解SBR活性污泥工艺曝气池的内部构造和主要组成;
4.了解有机负荷对有机物去除率及活性污泥增长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SBR工艺作为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其去除有机物的机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同。

但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序批操作。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水质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身,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
1、理想的推流过程(流态上属于完全混合式,有机物降解方面是随时间上的推流)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序批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进水反应沉淀闲置
图1 SBR工艺曝气池运行工序示意图
SBR实验装置:由原水箱、SBR反应池、PLC控制器和触摸屏组成。

原水箱、SBR反应池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水池,长×宽×高=180mm×180mm×400mm。

有效水深:350mm,有效容积11.3升)。

反应器主要设备:
1.原水箱、SBR反应池搅拌为潜水搅拌器,功率为2.5W;
2.进水系统由进水泵和浮球液位计组成;
3.曝气系统由供养泵及微孔曝气器组成;
4.排水、排泥系统设置固定排水管,当沉淀工序结束后,上清液经排水管排出,剩余污泥由池底定期排出。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SBR实验演示装置1台;所需药剂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碳酸钠等若干。

2.SVI、悬浮固体浓度测定装置及设备:
100ml量桶4支(用于取混合液);布氏漏斗及500ml抽滤瓶1套;镊子1支;洗
瓶1个;滤纸若干片;水环真空泵1台;250ml烧杯4个;陶瓷干燥皿1个;鼓风
烘箱1台;分析天平1台。

3.COD测定装置及设备:
快速COD测定仪一台;COD消解装置一台;消解用试管若干;COD快速测定所需
药剂若干;刻度滴管0.5ml、1ml、2ml、5ml、10ml各1支;吸耳球1个;100ml
容量瓶2个;
4.氨氮测定装置
分光光度计一台;pH计一台;20mm比色皿;50ml具塞比色管1盒;100ml、250ml
烧杯各2个;250ml、500ml、1000ml容量瓶各2个。

四.操作步骤
1、设备的启动和运行
首先,熟悉SBR实验演示装置所有设备的作用及管路的连接,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开始实验装置的启动和运行。

(1)管路、设备检查及清水试验
在装置开始运行前先对装置中的管路、设备进行运行检查。

连接好设备后在原水箱、反应器内加注清水,检查是否有漏水情况;手动运行各设备,检查设备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响,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曝气装置释放的气泡是否均匀。

经检查,如设备正常则可进行连续运行检查。

根据实验目的,在触摸屏上分别设定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排水时间及循环次数等运行参数,使装置连续运行。

(2)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
取市政污水厂回流泵房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将污泥倒入SBR实验装置的反应池中,污泥体积占反应池有效体积的1/3~2/3,加入自来水至最高有效液位。

将SBR装置的控制选择为手动控制,打开曝气装置,空曝气1~2天。

然后在原水箱配置低COD浓度(COD:100~150mg/L)的实验用水,也可直接采用稀释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处理程度控制SBR反应池缺氧搅拌时间、曝气时间、循环次数等运行参数,使设备连续运行。

根据污泥沉降性能和出水水质情况,逐步增大进水COD浓度和进水水量,直到污泥性质稳定可以直接进入正常浓度污水(COD:250~400mg/L)。

污泥驯化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活性污泥适应将要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二是使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装置运行稳定的标志是:1)污泥浓度基本稳定;2)有机物去除率基本稳定;3)污泥沉降迅速。

2、SBR自动控制设定
SBR法的运行分五个阶段,即:进水阶段,反应阶段,沉淀阶段,排水(泥)水阶段和等待进水阶段。

设定各运行阶段不同的操作运行时间,观察不同运行状况下SBR各个阶段的运行情况。

可使用清水观察实验装置运行情况。

(1)常规活性污泥法运行
设定进水时间(1min)、搅拌时间(1min)、曝气时间(2min)、沉淀时间(1min)、排水时间(1min)。

(2)预曝气活性污泥法
设定进水时间(1min)、预曝气时间(与进水同步1min)、曝气时间(2min)、沉淀时间(1min)、排水时间(1min)。

(3)缺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设定进水时间(1min)、缺氧曝气与搅拌时间(与进水同步1min,曝气量控制溶解氧<0.5mg/L)、曝气时间(2min)、沉淀时间(1min)、排水时间(1min)。

(4)厌氧-缺氧-曝气活性污泥法
设定进水时间(1min)、搅拌时间(与进水同步1min,单独搅拌1min)、缺氧曝气与搅拌时间(1min,曝气量控制溶解氧<0.5mg/L)、曝气(2min)、沉淀(1min)、排水时间(1min)。

3、常规曝气SBR好氧活性污泥法运行实验
设定SBR运行程序为:进水时间(5min)、搅拌时间(与进水同步5min)、曝气时间(30min)、沉淀时间(30min)、排水时间(5min)。

将驯化完成的活性污泥倒入SBR反应器,进入负荷运行实验。

4、污泥性质及处理水质分析
设备进水之前取上一周期反应后的污泥100ml,测定污泥相关性质,对稳定运行后的反应器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分析。

(1)SV%及SVI指数测定
通常沉降性能的指标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来表示,沉降比SV%即100mL曝气池出水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后,沉淀后的污泥体积和混合液的体积(100mL)之比值。

污泥指数(SVI)的全称为污泥容积指数,是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即:
SV%=混合液30min 静沉后污泥容积(mL )/100
污泥指数(SVI)=
)/(10%L g MLSS SV (2) 污泥浓度测定
将布式漏斗、抽滤瓶及真空泵准备好后,将0.45μm 的微滤膜(已在烘箱内105℃下烘
干衡重,并称量重量)放入布式漏斗中,用玻璃棒蘸蒸馏水将微滤膜浸湿,使其与布式漏斗
完全贴合。

打开真空泵,并将从反应器内的混合液100ml 缓慢倒入漏斗内,并用蒸馏水将量
桶完全冲净,保证所有悬浮固体完全被微滤膜截留。

将微滤膜连同污泥从漏斗中取出放入通
风烘箱中在105℃下烘干2小时,取出称量并记录重量,再将其放入烘箱中继续烘干,直至
微滤膜重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记录重量。

(3) COD 测定
取测定污泥浓度剩下的抽滤液及反应器沉淀阶段上清液各20ml ,按照COD 测定方法进
行测定分析,计算反应器对废水中COD 的处理效果。

(4)氨氮测定
取测定污泥浓度剩下的抽滤液及反应器沉淀阶段上清液各20ml ,按照氨氮测定方法进
行测定分析,计算反应器对废水中氨氮的处理效果。

五. 注意事项
1、 检查原水箱的液位;
2、 进行COD 实验时注意药品不要滴洒到皮肤上;
3、 使用烘箱时要防止烫伤。

六.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 SV%测定及污泥浓度测定
通常沉降性能的指标用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来表示,沉降比SV%即100mL 曝气池出
水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 后,沉淀后的污泥体积和混合液的体积(100mL )之比值。

2、 COD 、氨氮及去除率测定
3、 实验结果分析
计算取水样的COD去除率,以mg(COD)/mg(MLSS)·d计算反应器的污泥负荷。


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