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数据库复习
三类关系
基本关系(基本表或基表)
实际存在的表,是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
查询表
查询结果对应的表
视图表
由基本表或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不对
应实际存储的数据
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
R U D DOM F 关系名 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 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 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
一 选择题(30%) 二 简答题(30%) 三 综合题(40%)
平时作业和考勤占30%,最后期末考试占 70%
四个基本概念
• 数据(Data) • 数据库(Database)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数据库系统(DBS)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其它功能
)
极小函数依赖集
(1)逐一检查F中各函数依赖FDi:X→Y,若Y=A1A2 …Ak,k > 2, 则用 { X→Aj |j=1,2,…, k} 来取代X→Y。 (2)逐一检查F中各函数依赖FDi:X→A,令G=F-{X→A}, 若AXG+, 则从F中去掉此函数依赖。
(3)逐一取出F中各函数依赖FDi:X→A,设X=B1B2…Bm, 逐一考查Bi (i=l,2,…,m),若A (X-Bi )F+ , 则以X-Bi 取代X。
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 模式、内模式、外模式
• 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 • 二级映象在 DBMS 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
系和转换1)外模式/模式映像;2 )模式/内模
式映像
• 这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
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关系数据库
一些基本概念:
域、笛卡尔积、元组、分量、基数、属性 码:候选码、全码、主码、超键码 主属性、非主属性
单表查询
• 查询仅涉及一个表:
一、 选择表中的若干列 二、 选择表中的若干元组 三、 ORDER BY子句
四、 聚集函数
五、 GROUP BY子句
常用的查询条件
查询条件
谓 词
比 较
确定范围 确定集合 字符匹配 空 值
=,>,<,>=,<=,!=,<>,!>,!<;NOT+上述 比较运算符
数据库完整备份、差异式备份、事务日志备份、文件及文 件组备份
数据库恢复
基本知识点
• 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像 SQL语言特点 数据库安全性?常用方法和技术 • 数据库的完整性?常用的方法 • 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 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 • 数据库设计的哪个阶段涉及下列文档
数据定义
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 索引的建立与删除 视图的建立与删除
数据查询
SELECT [ALL|DISTINCT] <目标列表达式> [,<目标列表达式>] … FROM <表名或视图名>[, <表名或视图名> ] … [ WHERE <条件表达式> ] [ GROUP BY <列名1> [ HAVING <条件表达式> ] ] [ ORDER BY <列名2> [ ASC|DESC ] ];
例 R(A,B,C,D) 函数依赖:AB C, CD, DA
键码为AB或BC或BD (i)违背BCNF的函数依赖:
C D, D A, (ii)一种分解: C+=ACD,分解为ACD和BC,BC符合BCNF,但是 ACD不符合BCNF(因为D A),ACD进一步分解 为DA和DC 最终分解为:BC、AD和CD (iii)所有的函数依赖满足3NF条件,关系模式 R(A,B,C,D)不用分解。
推论
根据A1,A2,A3这三条推理规则可以得到下 面三条推理规则:
– 合并规则:由X→Y,X→Z,有X→YZ。
(A2, A3)
– 伪传递规则:由X→Y,WY→Z,有XW→Z。
(A2, A3)
– 分解规则:由X→Y及 ZY,有X→Z。
(A1, A3)
函数依赖的闭包
属性集X关于函数依赖集F 的闭包,求取方法 作用:1)判断是否为候选码;2)某个函数依 赖是否成立 (X→Y能 由F 根据Armstrong公理导出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Y XF+
数据库安全性
•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
– 用户标识和鉴别 – 存取控制 – 视图 – 审计 – 数据加密
• 授权与回收:grant revoke • 数据库角色
数据库完整性
为维护数据库的完整性,DBMS必须:
1.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
2.提供完整性检查的方法 3.违约处理
(2)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
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 系。
(3)并发(Concurrency)控制
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
错误的结果。
(4)数据库恢复(Recovery)
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 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条件 概念模型: 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
•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 数据库
–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 应用系统
– 数据库管理员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 数据结构化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 数据独立性高
•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DBMS提供的数据控制功能
(1)数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
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
<、≤、= 、 <> •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非
与、或
连接
一般连接 等值连接 自然连接 外连接 左外连接 右外连接
例题和课后作业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 SQL的特点
1.综合统一
2.高度非过程化 3.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 5.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 • • • 什么是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有什么优点? 什么是触发器? 触发器什么时候激活?
在对表进行操作时(UPDATE、INSERT 或 DELETE)激 活
数据库备份和还原
• 四个系统数据库(master、model、msdb、 tempdb)都起什么作用? • 数据库备份的四种方式的区别:
数据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主码
参照完整性:外码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NOT NULL、 UNIQUE、
CHECK、触发器,rule
关系数据理论
• 函数依赖
• 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 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
• 传递函数依赖
• 主码、候选码、超键码、全码、主属性、
外码
第一范式(1NF):
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 基本数据项,则R∈1NF 第二范式(2NF):
每个非平凡函数依赖的左边必须包含键码 (超键码)
Armstrong公理系统
– A1.自反律(Reflexivity):若Y X U,
则X →Y为F所蕴含。 – A2.增广律(Augmentation):若X→Y为F 所蕴含,且Z U,则XZ→YZ为F所蕴含。 – A3.传递律(Transitivity):若X→Y及Y→Z 为F所蕴含,则X→Z为F所蕴含。
BETWEEN AND,NOT BETWEEN AND IN,NOT IN LIKE,NOT LIKE IS NULL,IS NOT NULL
多重条件(逻辑运算) AND,OR,NOT
多表查询
一、等值与非等值连接查询 二、自身连接 三、外连接 四、复合条件连接
嵌套查询
一、带有IN谓词的子查询
二、 带有比较运算符的子查询
三、 带有ANY(SOME)或ALL谓词的子查询
四、 带有EXISTS谓词的子查询
集合交操作INTERSECT – 差操作EXCEPT
数据更新
• 插入数据:插入元组、插入子查询结果 • 数据更新 • 删除数据
视 图
定义视图:
查询视图:
更新视图:
视图的作用:1)2)3)4)5)
若R∈1NF,且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 于码,则R∈2NF
第三范式(3NF):
若R∈3NF,则每一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也 不传递依赖于码。 关系 R 满足第三范式的另一种表述 对于任何非平凡函数依赖 X A, 或者 : 1. X 是超键码 或者 2. A是某个键码的组成部分。
BC范式(BCNF)
联系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 E-R图的绘制(实体及其属性、联系及其属性)
数据模型: 了解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
掌握关系模型: 数据结构:最基本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 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 是关系(查询、插入、删除、更新) 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 户定义的完整性
数据字典?E-R图?
视图的定义和作用 主码、候选码、外码、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定义、优点) 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
基本知识点
• • • •
• • • • • •
E-R图绘制(联系的种类 1:1,1:m,m:n) 关系代数表示查询(选择、投影、连接等) create table,主键、外键的定义 SQL查询(select子句、 from子句、where子句、 order by 子句、group by子句、having 子句)聚合函数的使用 grant /revoke/deny insert delete update create index create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