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网络基础知识笔记

构建网络基础知识笔记

构建大型企业网络基本知识一、IP地址规划1、子网划分后IP地址可以分为:有类地址(例:A类、B类、C类)、无类地址(子网划分后的地址)2、IP: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的十进制表示例: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1010(二进制)——192.168.1.10(十进制)3、子网掩码:是一个网络部分全一的二进制数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255.255.255.04、网络地址:是一个IP地址网络部分不变,主机部分全零的二进制数例:11000000.10101000.0000001.0000000——192.168.1.05、广播地址:是一个IP地址网络部分不变,主机部分全1的二进制数例:11000000.10101000.0000001.11111111——192.168.1.2556、求192.168.1.178/28的子网掩码、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255.255.255.240网络地址:192.168.1.176广播地址:192.168.1.1917、IP地址可用范围:去掉广播地址和网络地址。

8、经过子网划分后,原ip地址有由三部分组成,既网络部分、子网部分、主机部分。

(注:一般不使用/31的掩码,而/32的掩码一般使用在配置Loopback接口地址作为设置管理地址,这样可以节约地址。

)9、子网划分后子网数和主机数的计算公式:子网数=2n ,其中n代表子网部分位数。

主机数=2N-2 , 其中N代表主机部分位数。

10、三组数:128 64 32 16 8 4 2 1 子网掩码:128 192 224 240 248 252 254 255广播地址:255 127 63 31 15 7 3 1二、VLAN1、中文名称:虚拟局域网2、英文名称: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3、作用:分割广播域防止广播风暴,vlan除了灵活性和扩展性等特点外还能控制广播域、增强网络安全性和简化网络管理。

4、原理:vlan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一个vlan相当于一个交换网络。

5、种类:a、静态VLAN(基于端口的,目前常见的。

)b、动态VLAN(实现方法很多,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基于MAC的)6、配置:a、数据库配置模式:sw#vlan d //进入vlan模式sw(vlan)#vlan 2 name cisco //创建VLAN2并命名为ciscosw(vlan)#exit //退出b、全局配置模式:sw(confige)#vlan 2sw(confige-vlan)#name cisco //为vlan2改名ciscosw(congfig-vlan)#exit(注:常用的配置vlan的方法是全局模式配置的。

)c、删除vlan:sw(vlan)#no vlan 2 //删除vlan2或sw(config)#no vlan 20 //删除vlan20d、配置静态vlan,将端口加入到vlan中:sw(conf)#int f0/0 //进入要加入vlan的端口(若是多端口sw(conf)#int range f0/1 – 6 //把1-6号端口都加入到vlan1中) sw(conf-if)#sw mo acc //定义二层端口模式sw(conf-if)#sw acc vlan 2 //把f0/0端口加入到vlan2中e、查看vlan信息sw#show vlan brief //查看所有vlan信息sw#show vlan id 2 //查看vlan2信息三、Trunk1、中文名称:虚拟中继链路2、英文名称:virture trunk3、作用:使不同vlan之间可以通信。

4、原理:在不同数据的vlan上打上不同的vlan标识。

5、标识的分类:a、ISL(交换机间链路):cisco专有协议。

b、IEEE 802.1q:公有标记,其他厂商可用。

c、Native vlan:兼容与不支持vlan的交换机混合部署只有802.1q支持。

6、配置:sw(conf)#int f0/24 //进入f0/24端口sw(con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配置此端口为trunksw(conf-if)#switchport trunk allowd vlan remove 2 //在trunk中移除vlan2(既不能传输vlan数据)7、验证:sw#show int f0/24 switchport //查看四、以太网通道1、中文名称:以太网通道2、英文名称:Ethernetchannel3、作用:实现负载均衡,提高链路带宽。

4、原理:通过捆绑多条以太链路来提高链路带宽,最多可捆绑八条物理链路。

5、以太链路捆绑要求:a、参与捆绑端口必须属于同一vlan。

b、如果一端口为中继则其他参与捆绑的端口也必须为中继。

c、所有参与捆绑的端口的物理参数设置必须相同应有同样的速度和全/半双工。

(注:总之就是绑定端口一切都要相同。

)6、以太网通道分为:a、cisco专用以太网通道(PAgP:端口聚合协议)。

b、IEEE 802.3ad的标准协议(LACP:链路聚合控制协议)7、协议模式:PAgP协议的四种模式:开启(on)、关闭(off)、自动(auto)、企望(desirable)。

LACP协议的四种模式:开启(on)、关闭(off)、被动(passive)、主动(actice)。

8、配置:PAgP以太网通道:sw(conf)#int range f0/1-2 //捆绑1、2端口sw(conf-if-range)#channel-protocol pagp //使用pagp协议sw(conf-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desirable //以太网通道号为1(范围在1-49),模式为disirable(还可以是 on、off、auto)LACP以太网通道和PAgP以太网通道配置类似,只要吧第二行pagp协议换为LACP 和第三行模式换一下就行了。

9、查看:sw#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 //查以太网状态sw#show etherchennel port //查通道协商模式五、VTP1、中文名称: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2、英文名称:VLAN Trunking protocol3、作用:统一管理vlan4、原理:VTP是一种消息协议,它使用第二层协议。

在交换机间传递vlan信息,且被称为VTP通告。

既在一台交换机上集中修改vlan,它会自动与其他交换机相互传递信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

5、VTP的模式:服务器模式(server)、客户机模式(client)和透明模式(Transparent)。

6、vtp通告内容:域名、版本号、配置修改编号(从0开始,改变一次加1,低编号交换机学习高编号交换机)、每个已知vlan的参数。

(注:vtp修订号初始化为0的两种方法:a、将交换机模式改为透明模式在改回。

b、将交换机域名更改一次在改回.)7、vtp通告类型:a、汇总通告b、子集通告c、通告请求8、vtp域要求:a、相同的vtp域名b、catalyst交换机必须相邻c、所有catalyst交换机间必须启动中继9、vtp修剪(vtp pruning):减少中继链路上不必要扩散的流量,从而提高中继链路宽带利用率。

10、配置:sw(conf)#vtp domain test //配置vtp域名为testsw(conf)#vtp mode server //配置为服务器模式(当为client时为客户端模式)sw(conf)#int range f0/21 – 24 //配置Trunk接口#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port mode trunksw(conf)#vtp pruning //vtp修剪sw(conf)#vtp version 2 //使用vtp版本2六、三层交换1、中文名称:三层交换2、作用:替代单臂路由,实现不同vlan间通信。

3、原理:一次路由多次交换,通过硬件来交换和路由选择数据包4、配置:sw(config)#ip routing //启动路由功能sw(conf-if)#no swithport //配置路由接口,可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点到点连接。

a)三层交换配置DHCP中继sw-3l(conf)#int vlan 2#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ip helper-address 192.168.100.100 //配置DHCP中继#no shsw-3l(conf)#int vlan 3#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ip helper-address 192.168.100.100 //配置DHCP中继#no shsw-3l(conf)#int vlan 100#ip add 192.168.100.1 255.255.255.0#no sh七、STP(PVST+、MST)1、中文名称:生成树协议2、英文名称:spanning tree protocol3、作用:防止广播风暴,备份线路。

4、原理:把一个环形结构改变成树形结构。

Stp协议就是用来将物理上存在环路的网络,通过一种算法,在逻辑上阻塞一些端口,5、生成树算法步骤:a、选择跟网桥b、选择跟端口(非根网桥上)c、选择指定端口(每条链路上)八、HSRP1、中文名称:热备份路由协议2、英文名称: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3、作用:为IP网络提供了容错和增强的路由选择功能,实现网络冗余。

4、原理:产生一个虚拟IP和虚拟MAC地址实现故障切换。

5、HSRP组成员:活跃路由器、备份路由器、虚拟路由器和其他路由器。

6、配置:活跃路由器:3sw(conf)#int vlan 20 //进入vlan203sw(conf-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三层交换IP为192.168.1.13sw(conf-if)#standby 2 ip 192.168.2.254 //配置虚拟IP地址为192.168.2.2543sw(conf-if)#standby 2 priority 150 //配置优先级为150|3sw(conf-if)#standy 2 preempt //配置占先权3sw(conf-if)#standby 2 trunk fastEthernet 0/1 100 //配置端口跟踪九、ACL1、中文名称:访问控制列表2、英文名称:Access Control List3、作用:包过滤4、原理:根据三四层包头进行过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