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关于戴尔案例的思考题:
1、PC刚刚兴起时,个人电脑的销售模式是怎样的?有哪些缺点?
答:(1)、PC刚兴起的时候,所有的个人电脑都是由生产厂家制造完后,交由若干代理商、分销渠道网络推介给广大用户的。
(2)、这种销售模式的缺点大致如下:其中的经销层次如果过多,难免会使用户对产品的意见不能很快地反馈给制造厂商。
意见不能及时反馈则导致厂商对市场变化不敏感,不能更快地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产品。
2、戴尔公司最初创立并一直坚持的经营理念是什么?即:戴尔公司的成功主要缘自于什么?
答:戴尔公司一直以来坚持的经营理念也是它成功的原因是:直线订购,按需配置。
即:按照客户要求制造计算机,满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
避开给产品增值较少的中间商,向最终用户客户直接发货。
这种直销的方式使戴尔公司能够更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而迅速地作出回应,开创了PC直销的先河。
Internet兴起引发的“网上直销”方式的诞生更使戴尔公司获得巨大的成功。
同时,戴尔公司致力于倾听客户需求,提供客户所信赖和注重的创新技术与服务,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
与产品配套的良好的服务意识也促使了戴尔公司获得巨大的成功。
3、戴尔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是如何将自己的技术优势与“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结合在一起?
答:戴尔公司制造的每一个系统都是根据客户的个别要求量身订制的。
它也是首个向客户提供免费直拨电话技术支持,且第二个工作日到场服务的计算机供应商。
其"亚太客户中心"内配备有精通多种语言的技术支持工程师,能够通过电话解决80%以上来电客户的技术问题。
而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戴尔所付运的每套系统都有一个与其详细技术规格相联的产品编号。
此外,戴尔承诺将成为全球最环保的科技公司,并致力于继续倾听并开发具有创新性的简易科技来帮助人们改善生活。
这些都体现出戴尔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将自己的技术优势与“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紧密结合。
4、戴尔公司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启示?
IBM、惠普等公司的销售途径都是以渠道商为主,而戴尔则打破这一销售传统,运
用直销的方式大大降低了产品价格,提供最佳的技术方案,从而获得了巨大的竞争力。
这一点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这不仅仅是要学习它直线销售的经营理念,更是要学习勇于创新、打破传统的精神态度。
同时,戴尔公司为先进的技术配套了良好的服务。
其“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同样值得中国企业学习,这能够为中国企业获得更好的信誉,甚至更多的订单。
然而,戴尔公司企图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硬件王国”,这样盲目的扩张或许会使它丧尸固有的竞争优势。
因而中国企业在向全新的领域扩张的时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市场的环境等多种因素慎重考虑,不可以冒然扩张。
关于阿凡达案例的思考题:
一、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分析《阿凡达》在制作、发行的过程中面临的营销环境
(1)、从宏观的角度分析《阿凡达》的营销环境:
有利的因素:
1、经济环境: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资金以后,对于消费的需求已不满足于物质方面,而更加地追求精神方面的消费。
2、政策环境:当今各国都主张扶持文化产业。
就我国而言,政府业已出台各种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国民的精神世界。
3、文化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各国人民对知识文化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电影的理解也不断加深。
近些年来,“到影院观影”也成为年轻人之间的新风尚。
4、科学技术环境:电影的拍摄技术也不断进步,电影的后期制作技术的进步也为电影增光添彩。
《阿凡达》以2D\3D\IMAX等多种制式上映,其中3D和IMAX制式的画面更是生动逼真,震撼人心,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往观看。
同时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影的宣传、放送都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人们不仅可以到影院观影,更可以在家购买、观看正版影片。
5、人口环境:当今世界人口基数巨大。
基于这个基数,电影爱好者的人数也不容小觑。
不利的因素:
1、经济环境:2008年全球范围内爆发金融危机。
而电影《阿凡达》与2010年上映,此时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结束。
迫于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对于消费更加理性化,即花钱的时候更加谨慎。
因而也可能减少在电影方面的支出,从而影响票房。
(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阿凡达》的营销环境:
有利的因素:
1、题材吸睛。
电影《阿凡达》所选的题材正是有关于“资源”、“未来”、“人类生存”的。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枯竭。
这正是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吸引人的题材可能会促使《阿凡达》获得更高的票房。
不利的因素:
1、电影制作周期长,前期投资巨大。
《阿凡达》作为一部大制作电影,上映前的投资巨大。
包括参演明星的片酬、电影的后期制作费用等。
制作时间较长,资金回收的周期较长。
寻求投资就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2、销售竞争激烈,销售渠道狭窄,周期较短。
在《阿凡达》上映的同个档期内,另有多部电影同时上映。
有很大一部分顾客选择观看了其中一部之后就不会再观看别的电影,因而销售竞争十分激烈。
而电影上映以后的销售周期通常较短,一个周期后,会有新的电影取而代之。
而短期内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脱颖而出,对于营销来说是一个比较大而难的问题。
3、播放设备和电影制作效果的悬殊差距。
2005年的时候全美的3D屏幕仅有200多块,没有办法满足他在视觉展示方面一展宏图的目的。
二、卡梅隆如何变营销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他做了哪些营销努力?
答:
(1)、电影《阿凡达》的制作周期较长且前期的投资较大。
卡梅隆从索尼公司那里得到技术支持,并通过制作30秒试播放画面的方式从福克斯公司拉来巨额投资解决了资金问题。
销售竞争固然激烈,然而所谓“酒深不怕巷子深”,消费者喜欢高质量、有特色的文化产品。
这部电影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顾客的视觉、听觉、精神等各方面的需求,吸引人们前去观看
2005年,卡梅隆出席电影院年度大会的时候,呼吁电影院改革放映系统,增设3D 屏幕。
通过以上努力,卡梅隆将营销环境中的不利的因素转换成为了有利的因素。
(2)、而在营销方面,卡梅隆也做出了许多努力,设想出了许多营销对策。
他同电
影的投资方福克斯公司采用了简单直接的推介方式:在影迷之中频繁推出预告片,吊足人们胃口;影片上映之前先推出阿凡达的电子游戏,为影片造势。
直至影片上映,为人们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
他们共同构成的文化影响力造就了影片《阿凡达》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