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单元及其强化处理方法
生活饮用水
原水
地表水
混凝
沉淀
过滤
消毒
自来水
处理对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 处理对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常规给水处理流程
混凝要素分析
胶体粒子+混凝剂水解产物胶体粒子+混凝剂水解产物->矾花?
水中的胶体粒子(包括微小悬浮物) 水中的胶体粒子(包括微小悬浮物)的性质 混凝剂在水中的水解产物 混凝剂水解产物与胶体粒子相互作用形成 稳定的矾花
22
絮凝
絮凝是指细小矾花逐渐长大的物理过程。 絮凝是指细小矾花逐渐长大的物理过程。在 絮凝过程中,通过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 絮凝过程中,通过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 沉淀物的网捕等作用, 沉淀物的网捕等作用,细小的矾花相互碰撞 凝聚逐渐长大,最后可以长大到0.6 1mm, 0.6~ 凝聚逐渐长大,最后可以长大到0.6~1mm, 这些大矾花颗粒具有明显的沉速, 这些大矾花颗粒具有明显的沉速,在后续的 沉淀池中被有效去除。 沉淀池中被有效去除。 絮凝过程要求对水体的搅拌强度适当, 絮凝过程要求对水体的搅拌强度适当,并随 着矾花颗粒的长大搅拌强度从强到弱。 着矾花颗粒的长大搅拌强度从强到弱。絮凝 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0 30分钟 10- 分钟。 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一般在10-30分钟。 在自来水厂中进行絮凝过程的设备称为反应 池,或絮凝反应池。 或絮凝反应池。
Al + 3H 2 O = Al(OH)3 ↓ +3H
2.缩聚反应
3+
+
2[Al(OH)(H2 O) 5 ]2+ = [Al2 (OH) 2 (H 2 O)8 ]4+ + 2H 2 O
13
水的混凝机理与混凝过程
混凝机理: 混凝机理: 压缩双电层 吸附电中和 吸附架桥 沉淀物的卷扫或网捕
14
压缩双电层
23
混凝动力学
对混凝过程的主要控制条件是搅拌强度与反应 时间,其主要参数为速度梯度和水力停留时间。 时间,其主要参数为速度梯度和水力停留时间。 对于在絮凝过程中已经长大的矾花絮体, 对于在絮凝过程中已经长大的矾花絮体,因颗 粒较大,布朗运动已经不起作用, 粒较大,布朗运动已经不起作用,颗粒将随着 水流运动。在这种运动中, 水流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如果相邻水层间存 在着速度差, 在着速度差,则处于相邻水层中位置较后但速 度较快的颗粒就可以碰上另一水层中前面的颗 此种理论称为“同向絮凝”理论 粒。此种理论称为“同向絮凝”理论。
胶体的特性
颗粒尺寸很小
胶体颗粒的粒径很小,粒径大小在1~100nm 胶体颗粒的粒径很小,粒径大小在1 (也有认为上限为1000nm,即1µm的)。 也有认为上限为1000nm,即1µm的
稳定而不沉淀
因胶体颗粒的尺寸极小,在水分子的撞击下做不 因胶体颗粒的尺寸极小, 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 规则运动,即布朗运动,即使在静止的水中也不 会产生沉淀。 会产生沉淀。
-1
µ――水的动力粘度,Pa·s ――水的动力粘度 Pa· 水的动力粘度,
V――体积,m3 ――体积, ――体积
26
混凝动力学-水力搅拌 混凝动力学-
G=
ρ gh µT
式中: 式中:
G――速度梯度,s-1 速度梯度 梯度, ρ――水的密度(约为 1000kg/m3) ――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 h――流过水池的水头损失(m) 流过水池的水头损失( ) µ――水的动力粘度,Pa·s ――水的动力粘度 Pa· 水的动力粘度, T――水力停留时间(s) 水力停留时间( ) g――重力加速度(9.81m/s2) ――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21
凝聚
在凝聚过程中, 在凝聚过程中,向水中加入的混凝剂发生了水 解和聚合反应, 解和聚合反应,产生带正电的水解与高价聚合 离子和带正电的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胶体, 离子和带正电的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胶体,它 们会对水中的胶体产生压缩双电层、 们会对水中的胶体产生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 和的作用,使水中粘土胶体的电动电位下降, 和的作用,使水中粘土胶体的电动电位下降, 胶体脱稳,并开始生成细小的矾花(通常<5μ 胶体脱稳,并开始生成细小的矾花(通常<5μ m)。 凝聚过程要求对水进行快速搅拌, 凝聚过程要求对水进行快速搅拌,以使水解反 应迅速进行, 应迅速进行,并使反应产物与胶体颗粒充分接 凝聚过程需要的时间较短,一般在2 触。凝聚过程需要的时间较短,一般在2分钟 以内就可完成。 以内就可完成。在自来水厂中进行凝聚过程的 设备称为混合池或混合器。 设备称为混合池或混合器。
4
胶体的基本性质
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结构 胶体的稳定与凝聚
5
水中杂质分类
分散颗粒 颗粒尺寸 典型物质 溶液体系 溶解物 <0.1nm(毫微米) 无机离子、小分 子有机物等 真溶液(透明) 胶体颗粒 悬浮物 1~100(1000)nm >0.1(1)μm 细小粘土颗粒、高 粘土、粉砂、 分子有机物、腐殖 细菌等 酸、病毒、细菌等 胶体溶液(混浊)
24
混凝动力学-同向絮凝 混凝动力学-
25
混凝动力学-机械搅拌 混凝动力学-
1000η1η 2 N G= µV
式中: 式中: G――速度梯度, s 速度梯度, N――电机功率,kW ――电机功率 ――电机功率, η1 ——搅拌设备机械效率,约为 0.75 ——搅拌设备机械效率 搅拌设备机械效率, η2 ——传动系统的效率,0.6~0.9 ——传动系统的效率 0.6~ 传动系统的效率,
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 两性型 非离子型
30
混凝剂
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混凝剂应混凝效果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 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混凝剂应混凝效果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价格 低廉。饮用水常用的混凝剂是铝盐、铁盐及其聚合物,主要有: 低廉。饮用水常用的混凝剂是铝盐、铁盐及其聚合物 ,主要有:
(1)硫酸铝 )
27
混凝动力学-参数范围 混凝动力学-
混凝过程的动力学控制参数如下: 混凝过程的动力学控制参数如下: 对于混合池: 对于混合池: G=500~1000 s-1 T=10~30s, (<2 min) = 对于絮凝反应池: 对于絮凝反应池: G=20~70 s-1 GT=104~105
1. G值间接代表了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颗粒的碰撞次数, G值越大单位时间颗粒碰撞的次数越多。 2. GT值间接代表了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 28
使水产生混浊
胶体物质的颗粒能够产生光的散射(丁道尔现 胶体物质的颗粒能够产生光的散射( ),因此含有胶体颗粒的水的透明度会下降 因此含有胶体颗粒的水的透明度会下降。 象),因此含有胶体颗粒的水的透明度会下降。
7
胶体的特性
胶体颗粒表面带有电荷
相同种类的胶体带有相同的电荷。 相同种类的胶体带有相同的电荷。带负电 荷的胶体有:粘土颗粒、细菌等; 荷的胶体有:粘土颗粒、细菌等;带正电 荷的胶体有:氢氧化铝胶体、 荷的胶体有: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铁胶 体等。 体等。
内容
基本定义、作用 基本定义、 混凝过程的要素分析 混凝过程及混凝动力学 药剂与设备、 药剂与设备、构筑物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强化混凝的技术措施 混凝的其它问题和相应的 技术措施
29
混凝剂
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化学成分分类:
无机盐类混凝剂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按基团带电情况分类
12
混凝剂在水中的反应(以铝盐为例) 混凝剂在水中的反应(以铝盐为例)
1.水解反应
[Al(H2 O) 6 ]3+ + H 2 O = [Al(OH)(H2 O)5 ]2+ + H 3O + [Al(OH)(H2 O)5 ]2+ + H 2 O = [Al(OH)2 (H 2 O) 4 ]+ + H 3O + [Al(OH)2 (H 2 O) 4 ]+ + H 2 O = Al(OH)3 (H 2 O)3 ↓ + H 3O +
3)胶体颗粒表面分子的电离 )
如细菌表面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都会部分电离, 如细菌表面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都会部分电离,但 因羧基的电离远多于氨基,从而使细菌的表面带负电。 因羧基的电离远多于氨基,从而使细菌的表面带负电。
9
胶 体 的 双 电 层 结 构
胶 体 的 稳 定 与 凝 聚
混凝剂
给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是铝盐、 铁盐及其聚合物,主要有: 硫酸铝; 聚合氯化铝; 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聚合硫酸铁;
内容
基本定义、作用 基本定义、 混凝过程的要素分析 混凝过程及混凝动力学 药剂与设备、 药剂与设备、构筑物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强化混凝的技术措施 混凝的其它问题和相应的 技术措施
2
定义、 定义、作用
混凝指的是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 混凝指的是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 物的聚集过程。 物的聚集过程。 混凝是传统给水处理的基本单元之一。 混凝是传统给水处理的基本单元之一。 对于后续工艺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 用。
8
胶体表面带电的原因
1)胶体颗粒表面对水中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胶体颗粒的表面会优先吸附与其含有共同成分的离 子,如氢氧化铁胶体颗粒优先吸附水中的含铁的阳离子 使胶体颗粒带正电; 使胶体颗粒带正电;
2)胶体颗粒表面的溶解
如粘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如粘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颗粒的表面部分溶 产生硅酸( 解,产生硅酸(H2SiO3),硅酸部分电离形成带负电的硅 酸根( ),粘土颗粒吸附硅酸根使泥土颗粒带负 酸根(HSiO3-),粘土颗粒吸附硅酸根使泥土颗粒带负 电;
19
内容
基本定义、作用 基本定义、 混凝过程的要素分析 混凝过程及混凝动力学 药剂与设备、 药剂与设备、构筑物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强化混凝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