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淮山种植方法与制作流程

山地淮山种植方法与制作流程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属于淮山种植领域,本技术使用牛屎和树叶发酵好的肥料进行混合回填,使得回填的泥土更加松散,使得淮山生产更加快,并且淮山更长,使得在收淮山时只要轻轻挖泥土,淮山就会出现,并且淮山周围的泥土不接板,使得收淮山更不容易出现断节,使得收成的淮山更好出售,提高农民的收益。

权利要求书1.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种繁育:品种选择抗病虫、高产、优质的淮山品种;步骤2:翻耕、整地起畦:种植前30~40天翻耕,杀灭病菌虫,翻耕深度为55cm~65cm;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整地起畦,畦一边高一边低,坡度为25度,畦面宽80cm,畦面高的一边高度35cm;步骤3:将需要种植位置的泥土深挖坑深70cm-75cm,坑的直径为5cm-10cm;步骤4:把挖出的泥土与牛屎、鸡屎、猪屎和树叶发酵好的肥料进行混合回填,泥土与发酵好的肥料的体积比例为7:3;步骤5:步骤4中回填的深度为65cm,在回填的泥土上依次铺设淮山苗渣和砂质土;步骤6:砂质土的砂质含量为40%,再盖地膜,在地膜上标记埋设定向槽的位置,在定向槽的一端的上方3cm处,打破地膜种下淮山种薯块片,然后再在地膜上覆土10cm,种植密度为每亩种植2000~2200株;步骤7:、引蔓整枝,中耕培土,除草,追肥和浇水;步骤8:控苗:在6-7月份,当大部主蔓顶部基本停止生长,开始出现开花抽蕾时,表明淮山进行了薯块迅速膨大期,此时喷施一次芽不长进行控苗,促进薯块膨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种繁育中的繁育材料为块茎繁育,将淮山块茎切成重量为0.15kg的块薯,在切口处涂上熟石灰粉或草木灰,再涂上沙土,并置于室内存放2天,待切口愈合后催芽、栽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肥料的发酵过程为,把新鲜的牛屎、鸡屎、猪屎与树叶进行混合,牛屎、鸡屎、猪屎和树叶混合体积比例为3:3:1:4,把混合好的混合物静置5天,在静置的过程中,每隔一天拿新鲜的牛尿进行浇洒,新鲜的牛尿与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5,最后把混合物放在空地进行太阳晒干,完成肥料发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的牛屎为5小时-8小时离开牛体的牛屎,新鲜的牛尿为3小时-5小时离开牛体的牛屎。

技术说明书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淮山种植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的成品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

有关资料表明,淮山中富含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等,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硬化,对维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安神,宁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薯蓣皂是合成女性荷尔蒙的先驱物质,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而新鲜块茎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质、消化酵素等,可预防心血管脂肪沉积,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食品的需求量增大,淮山需求量供不应求,价格逐步上涨,因而,发展种植淮山无疑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

淮山种植要求湿润、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条件,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最适合淮山的生长发育,且淮山块茎生长是向地底生长,有的可长达一米,在加上淮山块茎质地脆嫩,所以采收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淮山病虫害如炭疽病、叶斑病、茎蔓腐病和红蜘蛛、斜纹夜蛾等严重,大大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淮山的品质。

申请公布号为CN 104770176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淮山的种植方法,该方法为选种繁育、整地起畦,畦一边高一边低,其倾斜坡度为10-15度,畦面宽150cm,畦面高的一边高度为28cm~31cm;采用定向槽种植、搭架;引蔓整枝、中耕培土;肥水管理: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防治地下害虫及炭疽病为主;控苗;采收。

该方法只是采用了定向的种植的方式,使得淮山采收的时候更加简单,但是由于土质会受到定向种植的影响,在采收的时候会使得淮山很容易出现断节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种植方法使得淮山在采收时更加好,不出现断节的情况。

技术内容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淮山采收容易断节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种繁育:品种选择抗病虫、高产、优质的淮山品种;步骤2:翻耕、整地起畦:种植前30~40天翻耕,杀灭病菌虫,翻耕深度为55cm~65cm;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整地起畦,畦一边高一边低,坡度为25度,畦面宽80cm,畦面高的一边高度35cm;步骤3:将需要种植位置的泥土深挖坑深70cm-75cm,坑的直径为5cm-10cm;步骤4:把挖出的泥土与牛屎、鸡屎、猪屎和树叶发酵好的肥料进行混合回填,泥土与发酵好的肥料的体积比例为7:3;步骤5:步骤4中回填的深度为65cm,在回填的泥土上依次铺设淮山苗渣和砂质土;步骤6:砂质土的砂质含量为40%,再盖地膜,在地膜上标记埋设定向槽的位置,在定向槽的一端的上方3cm处,打破地膜种下淮山种薯块片,然后再在地膜上覆土10cm,种植密度为每亩种植2000~2200株;步骤7:、引蔓整枝,中耕培土,除草,追肥和浇水;步骤8:控苗:在6-7月份,当大部主蔓顶部基本停止生长,开始出现开花抽蕾时,表明淮山进行了薯块迅速膨大期,此时喷施一次芽不长进行控苗,促进薯块膨大。

所述步骤1中,选种繁育中的繁育材料为块茎繁育,将淮山块茎切成重量为0.15kg的块薯,在切口处涂上熟石灰粉或草木灰,再涂上沙土,并置于室内存放2天,待切口愈合后催芽、栽植。

所述步骤4中肥料的发酵过程为,把新鲜的牛屎、鸡屎、猪屎与树叶进行混合,牛屎、鸡屎、猪屎和树叶混合体积比例为3:3:1:4,把混合好的混合物静置5天,在静置的过程中,每隔一天拿新鲜的牛尿进行浇洒,新鲜的牛尿与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5,最后把混合物放在空地进行太阳晒干,完成肥料发酵。

所述新鲜的牛屎为5小时-8小时离开牛体的牛屎,新鲜的牛尿为3小时-5小时离开牛体的牛屎。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牛屎和树叶发酵好的肥料进行混合回填,使得回填的泥土更加松散,使得淮山生产更加快,并且淮山更长,使得在收淮山时只要轻轻挖泥土,淮山就会出现,并且淮山周围的泥土不接板,使得收淮山更不容易出现断节,使得收成的淮山更好出售,提高农民的收益。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一种山地淮山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种繁育:品种选择抗病虫、高产、优质的淮山品种。

选种繁育中的繁育材料为块茎繁育,将淮山块茎切成重量为0.15kg的块薯,在切口处涂上熟石灰粉或草木灰,再涂上沙土,并置于室内存放2天,待切口愈合后催芽、栽植。

步骤2:翻耕、整地起畦:种植前30~40天翻耕,杀灭病菌虫,翻耕深度为55cm~65cm;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整地起畦,畦一边高一边低,坡度为25度,畦面宽80cm,畦面高的一边高度35cm。

步骤3:把挖出的泥土与牛屎、鸡屎、猪屎和树叶发酵好的肥料进行混合回填,泥土与发酵好的肥料的体积比例为7:3。

坑一般为圆形,但是其他的方形均是可以的,根据人们施工的简单程度进行选择。

步骤4:把挖出的泥土与牛屎和树叶发酵好的肥料进行混合回填,泥土与发酵好的肥料的体积比例为7:3。

肥料的发酵过程为,把新鲜的牛屎、鸡屎、猪屎与树叶进行混合,牛屎、鸡屎、猪屎和树叶混合体积比例为3:3:1:4,把混合好的混合物静置5天,在静置的过程中,每隔一天拿新鲜的牛尿进行浇洒,新鲜的牛尿与混合物的体积比为1;5,最后把混合物放在空地进行太阳晒干,完成肥料发酵。

新鲜的牛屎为5小时-8小时离开牛体的牛屎,新鲜的牛尿为3小时-5小时离开牛体的牛屎。

步骤5:步骤4中回填的深度为65cm,在回填的泥土上依次铺设淮山苗渣和砂质土。

铺设淮山苗渣和砂质土使得在淮山生产的过程中雨水冲刷不会直接把泥土的间的空隙冲掉,使得淮山生产的周围泥土长期保持疏松的状态,更好的收淮山。

步骤6:砂质土的砂质含量为40%,再盖地膜,在地膜上标记埋设定向槽的位置,在定向槽的一端的上方3cm处,打破地膜种下淮山种薯块片,然后再在地膜上覆土10cm,种植密度为每亩种植2000~2200株。

步骤7:、引蔓整枝,中耕培土,除草,追肥和浇水。

,对于炭疽病的防治,是用使百克、使百功、金霉唑和65%代森锰锌与水混合,配成500-600倍液后喷雾或用使百克、使百功、金霉唑与70%甲基托布津与水混合,配成800倍液后喷雾,每7-10天喷一次。

对于茎蔓腐病的防治,4—5月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灵与水配成500倍液灌根,每7天灌一次;对于红蜘蛛的防治,用炔螨特乳油和水配成2000倍液后喷雾,每7-10天喷一次。

对于斜纹夜蛾的防治,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与水配成1000倍液喷雾,每三天喷一次。

对于蛴螬的防治,用50%辛硫磷乳剂200毫升,加水4公斤,拌细炉灰40公斤,围棵撒于薯的根际,并立即培土埋严,随后浇水。

步骤8:控苗:在6-7月份,当大部主蔓顶部基本停止生长,开始出现开花抽蕾时,表明淮山进行了薯块迅速膨大期,此时喷施一次芽不长进行控苗,促进薯块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