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答题规范要求------浅谈提高数学解答题得分能力长子一中和黎明距离2012年高考仅剩80多天了,大多同学的数学成绩逐渐趋于稳定,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那就是“会儿不对,对而不全”。
在剩余不多的时间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使同学们能将自己的数学能力转换成自己理想的数学分数,我想对所有考生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想从高考数学阅卷的角度简单谈谈数学试卷的得分。
2010年山西省参加高考的考生有364233人。
2011年高考山西省报名人数为341985人,比2010年高考人数减少了19984人。
所有考生的阅卷工作将在6月11日- 6月19日共计10日内结束。
所以很多阅卷老师的感受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
一、高考阅卷流程2012年,山西省首次使用网上电脑评卷,那么什么是网上电脑评卷?流程如何?虽然山西省是首次使用,但是我国其他还有28个省市早就使用了网上电脑评卷,他们的经验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的。
高考阅卷的主要流程是:(1)培训。
在正式评卷前,对参加评卷的教师进行集训,认真学习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办法、评卷纪律、注意事项等;(2)试评。
由题组长组织本题评卷教师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试评,通过试评,了解考生对试题解答的具体情况,在评分标准范围内,制定各题的评分细则,形成文字材料,报学科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执行,以确保全组正确掌握评分标准。
共有一天的试评时间,试评的结果最后全部归零;(3)评卷。
阅卷的顺序先阅六个大题,然后阅填空题。
这样是为了控制各小组人员一起结束阅卷。
每大题配有一个专家组,专家组负责调研试卷,从学生的试卷解法中提炼出本题的各类解法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细则。
专家组还要负责培训本大题的改卷人员。
每大题大概有3~5小组,每小组有一位小组长,负责三评和回答改卷人员提出的问题。
改卷的规则是:每张考生的试卷发给两个改卷老师批阅,称为一评和二评,如果一评和二评得分误差在要求之内,考生所得分是一评和二评得分的平均值,如果一评和二评得分误差不在要求之内,该考生的试卷发给小组长批改(称为三评),如果小组长的得分与一评和二评其中之一的得分在误差之内,则其这两者得分的均值为考生的得分,否则改试卷发给专家组评分(称为四评),专家组为终审判决。
在评卷过程中,各题组长专门负责对评过的试卷随机进行抽查,对错评、漏评、标准宽严不当的、记分错误的,都及时通知评卷人员注意并改正,以确保证评卷质量;在阅卷中期,进度至上,由于标准答案已熟悉,处理意外答卷的能力增强,因此阅卷速度自然很快,基本上十多秒钟阅一份卷,此时阅卷老师首先看结果,答案正确,条件结论过渡自然、清晰,书写工整、大气,一目了然,一般就给满分;答案不正确,再看过程,找得分点,但只要有数学思想、方法、公式,都能得分。
但高考改卷任务比较繁重,每人每天要批改2000~3000份。
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十几秒时间。
对于书写不规范的试卷,有些批卷老师为了提高批卷速度和降低三评率,给中间分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会导致学生少得2~3分。
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反之,如果思路模糊,字迹潦草,多处涂改,很容易使阅卷教师产生该考生数学能力一般的印象从而影响得分。
(4)复查。
分为自查和互查。
二、考生试卷的问题结合高考阅卷和平时阅卷,可以发现很多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1、粗枝大叶,审题马虎。
2、字迹潦草,条理不清。
3、计算错误多,表述欠规范。
三、如何取得理想的分数那么如何在高考考场有效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数学能力充分体现,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应试心理①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运用正向语言进行自我暗示。
如:“我知道我能应付这个考试”;“记住,放松,慢慢地,小心地做”;“我已经尽力了,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太棒了,我又做完一题”;“他是很不错,可我也有进步,我也很不错”等等。
二是相信自己的学习潜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别的同学行我也行”;“只要努力,方法得当,自己成绩也能提高。
”三是在考场上找美好的事物,鼓励自己。
“今天天气真好,预示着我能考好。
”“桌面比其他人的平整,运气太好了。
”②保持适度紧张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体验,属于正常现象。
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
但是,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
有人发现,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会干扰和分散你的思维过程,引起效率的降低。
这一规律被称之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③关于题目难易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在考试过程中一般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是自己熟悉的,总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遇到难题时,不必慌张,影响心情。
正确的方法是:先放下这些题目,去做一下其他的考题,把考试中其他的题目全部做完之后,再把这些题当作一般的练习题来做,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集中精力重点突破。
返回来时,回忆一下自己曾经做过的例题,或者回忆一下相关的知识,寻找突破口,以退为进;或者去检查一下前面已经做完的与之相关的或类似的题目,看能否从中找到提示,切忌不要赌一时之气,不顾时间和其他的题,无原则地蛮干。
如果遇到试题容易,自己做起来很顺手,也绝对不敢得意忘形,草率行事。
正所谓“你难他难大家难,我不畏难;你易他易谁都易,我要仔细。
”2、认真审清题意这是做好高考题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全面、认真地审清关键词语、图形和符号,审清题目中所给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及其各种等价变形,恰当理解条件与结论间的关系,合理设计好解题程序。
因此,审题要慢,书写过程时可以适当提高速度。
例1、(湖北省高考题)已知椭圆22x y 1169+=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若P 、F 1、F 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A. 95B. 3C.D. 94由于在平时的练习中,经常做到“直角三角形F 1PF 2”的问题,所以不少考生以为“P 为直角顶点”代入计算,花了不少时间以后才发现没有答案,而忘了P 、F 1、F 2都可能是直角顶点,应该先计算简单情形。
例2、(全国二卷)已知函数322()43f x x x x =-++,则过点(0,0)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 如果不注意审题,很容易会将点(0,0)当成切点,其实不然点(0,0)既可以是切点,也可能不是切点。
例3 、(重庆高考题)毛泽东在《送瘟神》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
又知地球的体积大约是火星的8倍,则火星的大圆周长约为______________万里.本题需要考生从已知条件 “坐地日行八万里”,读出“地球的大圆周长约是八万里”。
例4、(省实验中学模拟)已知点C 到点F ()0,1-的距离比到直线0=x 的距离大1,求点C 的轨迹方程。
本题条件即为“点C 与F ()0,1-的距离等于它与直线1=x 的距离”,由抛物线定义可知,所求轨迹是以F 为焦点,以1=x 为准线,顶点在()0,0的抛物线x y 42-=。
上述解法似乎天衣无缝,但我们仔细观察动点C 的位置,就会发现以上解法具有片面性,思维上有局限性。
它忽视了点C 可能在y 轴右边的事实:当x >0时,轨迹C 的方程为x y (0=>)0。
至此,真正理清了题意,获得了比较完整的解法:设C 的坐标为()y x ,,则1)1(22+=++x y x ,从而使x x y 222+-=, (1)当x ≤0时,x y 42-=为抛物线;(2)当x >0时,0=y 是一条射线。
例5、 设函数)34lg()(2++=ax ax x f (1) 若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 若函数)(x f 的值域是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乍一看,此题两问是一回事?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这是两道数学情景貌似相同,但数学过程本质大相径庭的试题。
欲准确解答,一定要分清形势,因为这种形似质异的试题,通常仅异在只言片语之间,稍有不慎,便会陷入误区,所以必须提醒学生细心审题,以防上当。
3、注意答题规范化审清题意,找到解题思路后,就可以认真快速地书写解题过程了。
有这样一句话“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所以解答过程要写的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要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或式子准确表达你的解答过程,必要的步骤一定要写清楚,并准确求得结果或得出正确结论。
这是使你的试卷保值的重要保证。
①三角问题规范表达例1.例: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扇形AOC 。
小区的两个出口设置在点A 及点C 处,小区里有两条笔直的小路AD,AC ,且拐弯处的转角为120 .已知某人从C 沿CD 走到D 用了10分钟,从D 沿DA 走到A 用了6分钟。
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求该扇形的半径OA 的长(精确到1米)。
②立体几何问题规范表达通常分作、证,计算三部分给分,各段中间又按要点给分.证明主要写清两点:①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推理的依据(课本中的定理、公理);②什么是空间角和距离及理由(紧扣定义). 特别要注意没有写清角、距离要被扣分. ③计算过程的书写:计算一般是解三角形,要写清三角形,三角形中的使用条件及解出的结果. 用等积法解题,要找出等积关系并计算,都是分段得分的。
③解析几何问题规范表达4、注重考试技巧掌握必要的考试技巧在考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考试技巧掌握的好,就可以使得考生的数学水平充分发挥,甚至往往会产生“得分>能力”的效果。
①通览试卷,先易后难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然后稳操前面几个易题熟题,让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快意,从而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振奋精神,鼓舞信心,很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
遇到感觉生疏困难的题目,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从易到难,但是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这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
②敢于放弃,跳步解答解题过程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
这时,我们要敢于放弃,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