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专业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知识试题库题库使用说明:1.卷头格式:200 年月掘进专业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知识试题_________矿_________井(区科) 姓名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资格证号:□□□□□□□□□2.题型、格式及分数分布: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0分)30个空。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5分)5道小题。
三.选择题:(每题2分,计6分)3道小题。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4分)2道题。
五.问答题:(15分)2~3道题。
六.应用题:(40分)1道题3.题库内容: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分)1.掘进工作面临时轨的质量标准化是:无杂拌道,轨枕无浮离、空吊板现象,轨枕间距不大于( 1.0)M,连接件齐全坚固有效,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高低差不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
2.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掘进工作面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三图一表。
这三图一表是指:(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三视图)、(爆破说明书)和(避灾路线图)。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应按(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划分。
其质量检验评定均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4.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定级时,检查点不应少于(3)个,点间距不应大于(20)M。
有中线的巷道巷宽应检测(6)个测点;有腰线的巷道巷高至少应检测(2)个测点,其中拱形断面的巷道还应增加检测(2)个拱肩部位的巷道高度值。
5.掘进文明生产中第六项施工图板增加(临时支护平剖面图),第七项掘进安全措施中(1)安全间距:设备最突出部分离临时轨外侧的距离不小于(0.5 )M;(2)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必须对(顶板离层)进行监测,第九项顶板管理:掘进工作面的空顶距离要明确统一,放炮前的空顶距<(支护间距+0.3m)。
放炮后的距离(空顶)<(支护间距+循环进度+0.3m)。
(原规定为等于,不严密,故改为小于)6.掘进责任事故每死亡一人,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降一级扣(10 )分。
7.预应力锚索支护工程中,允许偏差项目执行:①孔距(±150mm)②孔深(0~+200mm)③外露长度(≤350mm)并有施工记录。
8.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和选点标准。
选点方法:⑴梯型巷道:①上宽点,从顶板下(100~200mm)选点;②墙脚点以(轨道水平)选点;③墙中,以腰线为准,无腰线,取(中间部分)。
⑵巷道中出现不同的形式支护方式在选点时,必须在不同的支护段(选点丈量)。
⑶喷浆巷道中,按规定选点,对喷层厚度每一个点选3个检查孔,即(两帮各一个,拱中一个);光爆巷道眼痕率:全岩巷道,优良(≥70%),合格(≥50%);循环台阶:不大于(120)mm。
⑷在遇有软岩或破碎带、支护为喷浆支护的巷道,将超挖部分做的补充规定,以规程规定的扩大断面尺寸,做为设计规格尺寸来检验评定,其规定长度超过( 3.0)M以上由技术部门修改原施工断面后,再按标准规定定级。
⑸关于锚喷巷道中,锚索、锚杆的检查,都以施工单位的记录为准,锚索必须每根记录(深度及测试强度),锚杆逐根(监测强度),并有记录。
9.基岩掘进工程质量标准保证项目标准规定:基岩爆破法掘进必须采用(光面爆破),爆破(图表)齐全,爆破(参数)选择合理。
光面爆破的施工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基岩掘进的临时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10.掘进工作面文明生产标准共(10)项,(39)小项,每项(4)分。
每小项的分值从(0.5)分至(2)分不等。
每项按小项检查标准分别考核评分,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该(小项)不得分。
11.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对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要求是:掘进工作面(控顶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空顶作业),架棚支护的炮掘工作面距迎头(10)M内必须采取加固措施,掘进巷道内无(空帮、空顶)现象,失修的巷道能及时处理。
12.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掘进施工班组应对其操作的(每道工序),每一(作业循环)作为一个检查点,按照本标准附录A(表A.2)检查点的测点要求,自行(认真检查),并做好施工(检查记录)。
13.锚杆支护工程标准的质量保证项目标准规定: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结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卷)、(树脂卷)和(砂浆锚固材料)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4.煤巷锚杆支护巷道一侧超宽大于(0.4M),必须补打锚杆、巷道(失修率)不超过规定。
15.管线吊挂整齐、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电缆按监测、通讯、信号、低压、高压顺序(自上而下)分档吊挂,垂度适当,电缆钩固定(上下平直),高差不超过(30mm),管路距离底板应符合(规程)规定,铺设要平直,固定管路的(横担)要长度一致,水平成线,杜绝跑冒滴漏。
16.图牌板制作应规格统一、悬挂整齐、牌板应挂在(人行道)一侧,上平面距离底板高度不超过(2M ),距离迎头岩巷不超过(200M)煤巷不超过(500M)。
17.浮煤(矸)不超过(轨枕)上平面,水沟距离耙装机不超过(5M),水沟保持畅通。
18.掘进通风方法分为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和使用(局部通风设备)通风。
19.一般常用的炮眼布置有(单排眼)、(双排眼)、(三排眼)三种。
20.掘进中的岩巷允许风速最高为(4m/s)。
21.矿井建立爆破材料(领退)制度、电雷管(编号)制度和爆炸材料(丢失处理)办法。
22.高、突矿井采掘工作面放炮必须执行(停电)制度。
23.实行爆破作业的采掘工作面,必须采用(湿式)打眼和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要(洒水)和(冲洗岩帮),掘进工作面实行(放炮)喷雾。
24.巷道冒顶主要发生在(掘进工作面迎头处)、巷道维修更换支架处及巷道交叉处。
25.破碎顶板容易发生局部漏顶现象,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支护,经常发生工作面(漏垮型冒顶)事故。
26.《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七条: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和煤必须(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27.巷道中的周边眼按其所在位置,可分为(顶眼)、(帮眼)和(底眼)。
28.一般情况下,掏槽眼的装药量(最大),周边眼的装药量(最小)。
29.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0.掘进工作面掏槽眼的深度比其他炮眼要加深(200~300 mm)。
31.由下向上掘进25°以上的倾斜巷道时,必须将(溜煤道)与人行道分开,防止(煤矸)滑落伤人。
32.《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上、下接触爆炸材料的人员,必须穿(棉布或抗静电)衣服。
严禁穿(化纤)衣服,防止(静电)积累。
3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筒内运送爆炸材料时,必须事先通知(绞车)司机和井上、下(把钩工)。
34.两台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必须同时与工作面(联锁),当任何一台发生故障停止运转时,必须立即切断工作面(电源)。
35.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36.《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中关于掘进工作面恢复供电时规定:低瓦斯矿井的掘进巷道中,当瓦斯浓度超过( 1.5%)时,应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形电气设备的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 1.0%)时方可恢复供电;高瓦斯矿井的掘进巷道中,当瓦斯浓度超过( 1.0% )时,应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形电气设备的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恢复供电。
36.《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中关于掘进工作面恢复供电时规定: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通风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 )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1.5%),而且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方可开启局部通风机。
37.《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中关于掘进工作面恢复供电时规定: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瓦斯浓度超过( 0.5%)时,应切断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当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恢复供电;掘进机附近瓦斯浓度超过( 1.5% )时,应切断掘进机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 1.0%)时,方可恢复供电。
38.采掘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进入串联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
39.有瓦斯涌出的掘进工作面,抽出式通风筒的吸风口应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40.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主要有:(瓦斯爆炸)火焰、(违章爆破)火焰、(明火)、(电火花)、(摩擦火花)等。
二.判断题(正确在括号里划“√”、错误划“×”,每题分共计分)1.一般巷道在贯通相距20M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
(√)2.严禁使用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
(√)3.一台局部通风机不得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4.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取独立通风系统。
(×)5.井下掘进巷道不得采用扩散通风。
(√)6.井下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
(√)7.对于装有风电闭锁装置的掘进工作面,电气设备的总开关与局部通风机开关是闭锁起来的。
(√)8.井下巷道风流中氧气浓度小于17%时,不准人员入内。
(√)9.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10.井下爆破时产生的的有害气体主要有:NO2、CO、CO2、和SO2等。
(√)11.巷道贯通时,为加快进度,两个掘进工作面可以同时向前掘进。
(×)12.安装锚杆前,必须检查锚孔的孔位、孔深、孔径及锚杆部件,必须符合规定。
(√)13.打锚杆眼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14.局部冒顶事故的特点是范围小,每次伤亡人数不多,事故发生地点大多在有人工作的部位。
(√)15.打锚杆眼前,首先要敲帮问顶,如处理活矸可能发生危险,要设永久支护。
(×)16.在煤层中采用单巷掘进时,必须有预防瓦斯、透水、冒顶、堵人等措施。
(√)17.轴流式通风机可采取反转反风。
(√)18.爆破时,掐风筒长度不得超过15M。
(×)19.放炮后,警戒人员由放炮员撤回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工作。
(×)20.通电拒爆,爆破工必须立即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原因。
(×)21.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2台放炮器放炮。
(√)22.在有瓦斯与煤尘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二级以上的煤矿许用炸药。
(×)23.爆破后,待工作面炮烟排净,放炮员、瓦检员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瞎残炮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