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1围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容。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瓷GB/T 4734-1996 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孔密度:蜂窝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3:200目,4:300目,5:600目,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表2 孔密度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5.1外观质量蜂窝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蜂窝瓷的尺寸偏差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蜂窝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蜂窝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表4 尺寸偏差表5 物理性能表6 化学组成6检测方法蜂窝瓷的物理检测方法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检测方法实施。

6.1外观质量试验产品的外观缺陷用激光测径仪、游标卡尺、高度尺、直角尺和目测检查判断。

6.2尺寸偏差试验6.2.1孔密度偏差在产品端面中心部位的x、y轴上各数20个孔,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所占长度尺寸,精确至0.01mm,计算出孔密度及偏差。

6.2.2孔壁厚偏差在产品端面中心部位的x、y轴上各取等距的五个点,用投影放大仪或工具显微镜测量,或在各点沿孔道方面割开,取其中间部位孔壁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精确至0.001mm,取十点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偏差结果。

6.2.3外径偏差在产品两个端面上互成45度方位,用游标卡尺各测量四次,分别计算偏差,取绝对值大的为外径偏差。

6.2.4高度偏差在产品两端面部位用游标尺直接测量的高度值,计算其偏差结果。

6.2.5长宽偏差在产品对边中间部位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计算偏差结果。

6.2.6平行度偏差以产品一面为基准,沿外缘用游标卡尺或高度尺测量另一端面的高度值,其最大、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偏差。

6.2.7垂直度偏差将产品一端面置于平板上,移动直角尺触到产品外壁,用塞尺测量产品另一端面以下6.4mm 处与直角尺间的最大间隙,即为垂直度偏差。

6.3抗压强度试验6.3.1装置试验装置为工程瓷抗压试验仪,应具有20KN以上压力量程,并能调节控制以一定的加载速度连续均衡地增加负荷,其测量精度须达到±1%。

6.3.2试样在产品上沿A轴方向和B轴方向割取边长为25㎜正方体试样,其尺寸允许偏差±1㎜,数量至少五块。

试样两受压面必须加工研磨平整并互相平行,试样上无裂纹、孔壁缺损等影响强度的外观缺陷。

6.3.3程序测量试样受压面尺寸,精确至0.02mm,测量并记录其壁厚和孔密度。

将试样置于试验机下压板正中位置,压力负荷方向为试样轴向方向,在试样与上下压板之间垫有1~2mm厚的马粪纸缓冲垫衬。

以每秒5~10N的加载速度连续均衡地增加负荷,读取试样破坏时的压力负荷值。

6.3.4结果计算按式(1)计算抗压强度:Rc= P (1)A式中:Rc——试样抗压强度,MPa;P——试样破坏时的负荷,N;A——试样受压面积,㎜2。

至少试验五块试样,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试验结果,小数点后取一位有效数。

6.4吸水率和体积密度试验6.4.1装置采用以下仪器装置做吸水率和体积密度试验;a)感量为1g的天平;b)容量适当,供浸泡样品用;c)电热干燥箱。

6.4.2试样取所须检测规格的产品不少于3件作为待检样品。

6.4.3程序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升温至105℃±5℃,烘干至恒重,并自然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1g。

将试样放入容器,加水完全淹没试样,浸泡30分钟。

从水中取出试样,先轻轻撒去孔道积水,再用多层湿布擦去试样表面过剩水分,立即用吹气枪沿产品孔道方向吹尽水份,吹气时压力设定为0.5 MPa,迅速称量。

6.4.4结果计算按式(2)、(3)计算吸水率和体积密度:A = m2-m1×100 (2)m1R= m1 (3)V式中:A——试样吸水率,%;R——试茁壮成长体积密度,g/㎝3;m1——干燥试样的称量值,g;m2——饱含水的试样在空气中的称量值,g;V——试样的外形体积,㎝3。

体积密度也可直接选取规整产品试验,至少试验三块试样,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吸水率取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体积密度取小数点后二位有效数字。

6.5热膨胀系数试验6.5.1装置选用试验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测量温度围,升温速率可调节在2~10℃/min,炉恒温带大于试样长度,温差不超过±5℃,测温精度±2℃,位移测量精度为1μm的热膨胀仪。

标准试样采用石英玻璃。

6.5.2试样从产品上距产品边缘15㎜以上位置,沿孔道方向割取截面为3孔×3孔或4孔×4孔,尺寸约为5㎜×5㎜×50㎜的长方形体试样一块,两端面平整,互相平行并垂直于孔道,试样需烘干,表面无裂纹,尺寸允许偏差±1㎜。

6.5.3程序测量试样在室温下的长度,精确至0.02㎜,并记录室温。

将试样安置在仪器石英托管中,试样两端用石英玻璃小园片垫上,静置5min;测量热电偶的热端置于试样的长度的中央,安放好加热电炉,从室温开始以4~5℃/min的速率升温至试验最高温度;试验过程自动记录或每隔100℃读取一次试样的伸长量。

6.5.4结果计算按式(4)计算试样室温至试验最高温度的平均热膨胀系数:a =ΔL+Es (4)(t1-t0)L0式中:a——试样在试验温度区域的平均热膨胀系数,℃-1,取二位有效数;L0——试验室温下试样长度,㎜;ΔL——从t0至t1温度区域膨胀仪显示长度的相对变化;t0——试验的起始室温度,℃;t1——试验最高温度,℃;Es——膨胀仪测量系统在试验温度区域(t0至t1)的修正值,℃-1。

6.6软化温度试验6.6.1装置试验装置采用一台能达到最高试验温度,带摄像的高温显微镜。

6.6.2试样从产品上割取4孔或9孔,尺寸约为5~10㎜的立方体试一块,其外形平整,棱角清晰无缺陷。

6.6.3程序将试样安置在测装置上,热电偶的热端靠近试样,并使孔道方向与观察方向一致,摄下室温时的试样图像。

以不大于10℃/min的速率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观察或摄像记录试样在各温度的变形情况。

6.6.4试验结果根据试验过程中的观察情况和试样图像分析,把试样初始变形时的温度作为试验结果。

6.7抗热稳定性6.7.1试样取所测规格的产品3件,要求产品表面无裂痕,破损等外观缺陷,敲击音响为清脆钢音。

6.7.2程序将试样烘干后放入加热炉中加热,炉腔升温速度为5~10℃/分钟,加热至测定温度,保持恒温,将待测产品放入马弗炉中加热,保温30分钟,迅速取出,端面平放在耐火材料支架上,在室温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用目测及金属棒敲击查看试样有无裂纹和破损。

按上述方法共检测三次无裂纹和破损为合格。

6.8化学组成分析按照《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GB/T 4734-1996 规定的步骤进行分析。

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常规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7.1.1常规检验所有产品出厂前必须作常规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5.1、5.2规定的要求,以及5.3物理性能中的吸水率、热稳定性。

7.1.2型式检验产品的型式检验通常每半年进行一次,或遇特殊情况可缩短或延长检验周期,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常规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

抽样及判定方法按本标准中7.2和7.3的规定进行。

7.2组批与抽样7.2.1以相同工艺条件生产下的同一规格产品的发货数量作为一检验批。

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表7中各检验项目所需的样本。

表7 抽样方法7.2.2物理性能试验项目所需样本可从同一检批中或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试验合格样本中随机抽取,每只产品制一个试样。

7.3判定规则7.3.1产品的物理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表5的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按7.3.2和7.3.3进行复验一次,如果有两项以上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2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复验,复验结果符合表5的要求,同判该项性能为合格。

7.3.3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热稳定性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若符合表5的要求,则判该项性能合格。

7.3.4化学组成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若符合表6的要求,则判该项性能合格。

7.3.5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试验结果按表7规定判定,若第一次样本中验出的不符合表3、表4要求的样品数小于或等于A1时,则判该批该试验项合格,若大于或等于R1时,则判该项不合格,若大于A1小于R1时,则抽第二次样本进行试验。

若两次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总和小于或等于A2,则判该批该试验项合格,若大于或等于R2,则判该批该试验项不合格。

7.3.6产品的各试验项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3.7凡因外观质量或尺寸偏差超差被判为不合格的该批产品,允许供方逐件检验后重新组批交付验收。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在产品的外包装箱箱上应有下列醒目耐久标志;a)产品名称;b)产品规格、数量;c)制造厂名;d)产品商标;e)产品执行标准号;f)生产批量、出厂日期或编号;g)防潮、易碎图样;h)“瓷制品,小心轻放”字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