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

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二○一六年十月主编:李天来副主编:迟道才高云卜丽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王秋兵王铁良冯玉龙冯辉白龙刘利民刘鸣达吕杰许童羽何俊仕吴元华吴东立张本华张勇张艳李建东李桂红汪景宽陈启军周广柱周永斌周静孟宪军岳喜庆胡建民赵天宏徐正进郭维东崔润东傅俊范校对:周加野彭博李益清出版说明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学位授予有章可循,切实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并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合格评估与质量监督和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提供参考依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特组织制定了《沈阳农业大学学位授予标准》(以下简称《学位标准》)。

《学位标准》分为学校统一要求的博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基本标准以及各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位授予具体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研究制定完成的,是我校各类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基本准则。

其中,学位授予基本标准是由校学位办牵头制定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由一级学科带头人所在学院负责牵头制定,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由各学科带头人(负责人)牵头制定,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学位授予标准由各专业学位负责人所在学院牵头制定。

学校各学院(所)、各学科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根据本学院(所)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特点,按照保证质量、体现特色、突出能力的要求,综合考虑研究生的培养实际,在反复研究并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学校提出的基本标准,从政治思想素质标准、基本知识及技能素质标准、基本能力素质标准、科技创新研究素质标准(技术创新素质标准)、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本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具体学位授予标准。

《学位标准》是全校各研究生培养(管理)单位所有专家辛勤工作的成果,也是广大研究生指导教师与管理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此,仅向参加《学位标准》制定工作的所有学院(所)、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管理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学位标准》是首次制定,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2016年10月目录1. 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1)1.1 农业工程学科(0828)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6)1.2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11)1.3 作物学学科(0901)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15)1.4 园艺学学科(0902)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19)1.5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24)1.6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29)1.7 兽医学学科(0906)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34)1.8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1203)博士学位授予标准 (39)2. 沈阳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44)2.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030505)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48)2.2 大气科学学科(0706)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52)2.3 生物学学科(0710)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56)2.4 生态学学科(0713)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61)2.5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080203)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65)2.6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081203)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69)2.7 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73)2.8 农业工程学科(0828)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77)2.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0830)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81)2.10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0832)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85)2.11 风景园林学学科(0834)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89)2.12 作物学学科(0901)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94)2.13 园艺学学科(0902)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98)2.14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0903)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02)2.15 植物保护学科(0904)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06)2.16 畜牧学学科(0905)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10)2.17 兽医学学科(0906)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14)2.18 林学学科(0907)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18)2.19 草学学科(0909)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22)2.20 工商管理学科(1202)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26)2.21 农林经济管理学科(1203)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30)2.2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120403)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35)2.23 土地资源管理学科(120405)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39)3. 沈阳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43)3.1 电气工程领域(085207)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47)3.2 计算机技术领域(08521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51)3.3 水利工程领域(08521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55)3.4 农业工程领域(085227)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59)3.5 食品工程领域(085231)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163)3.6 生物工程领域(085238)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67)3.7 作物领域(09510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72)3.8 园艺领域(095102)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76)3.9 农业资源利用领域(095103)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80)3.10 植物保护领域(095104)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84)3.11 养殖领域(095105)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88)3.12 草业领域(095106)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92)3.13 林业领域(095107)农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196)3.14 渔业领域(095108)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01)3.15 农业机械化领域(095109)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05)3.16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095110)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09)3.17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095111)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13)3.18 农业信息化领域(095112)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17)3.19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095113)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21)3.20 设施农业领域(095114)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25)3.21 种业领域(095115)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29)3.22 兽医硕士(0952)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33)3.23 风景园林硕士(0953)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37)3.24 会计硕士(1253)专业学位授予标准 (243)1. 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标准一、政治思想素质标准能够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服务国家需求的使命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

具有追求真理、不畏艰辛的精神,能做到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团结协作。

二、基本知识及技能素质标准(一)基本知识素质必须掌握所在一级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人类现代生活、学习和工作所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试验知识,掌握两门以上语言和写作知识,掌握材料和信息的查询知识,掌握交流与交往知识。

(二)基本技术与技能素质1.基本技术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相关实验仪器操作技术、实验技术、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技术和所在研究领域的新技术。

2.基本技能必须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能、室内外的实验技能、科学的学习方法、管理方法、调查方法和研究方法等。

三、基本能力素质标准具有运用现代手段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和学习的能力;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提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问题、正确确定科学问题(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关键技术、独立制定科研课题的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组织协调、科研协作、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执行和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学术鉴别力,包括对本学科的基本问题、研究过程和已有成果的评价能力;具有开展创新性思考、创新性研究并获取创新性学术成果的能力;具备借鉴和引用其他学者的方法和思路,综合分析相关方法和经验,结合博士学位论文实现在研究方法上取得创新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字能力、沟通能力、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具有正确进行试验设计(或指定科学的调研方案)、试验实施、试验分析等能力。

四、科技创新研究素质标准具有收集整理科技资料能力、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科技创新研究方法运用能力、科技结果分析能力、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学术论文报告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即具有独立撰写反映本学科新成果和交叉学科学术内涵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能力。

五、博士学位授予基本要求1.政治思想要求无政治思想问题,无违法行为和严重违纪问题,无学术不端行为。

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3年)总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16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硕士博士连读研究生(基本学制5年)总学分不少于51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45学分,培养环节6学分)。

3.外语水平要求要求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博士生必须通过博士外语学位考试(通过国家外语6级统一考试合格者可免试学位考试)。

第一外语是非英语的,必须选修英语,达到研究生二级英语结业要求。

4.学位论文字数要求自然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7万字,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

留学生以英文撰写的,一般每4个印刷符号折算为1个汉字。

5.学位论文水平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或本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论文应体现作者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体现作者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的创造性成果,体现作者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基本要求如下:(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本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解决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的前瞻性、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

围绕选题内容阅读国内外近十年内的100篇以上权威文献(外文文献50篇以上),并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及其难点,理清研究思路、目标及技术路线。

(3)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正式投入研究之前,须有5人以上博士导师组成论证小组对博士生开题报告进行论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