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1. 你认为土地在农业的地位如何?
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和自然基础。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作为生存空间,土地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 作为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人的劳动只有同合并于土地的自然力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财富。

因此,没有土地,人们就不可能生存和进行任何生产活动。

(1)农业是直接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部门,植物生产对十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必须使用大面积的土地,在广阔的地域上进行。

(2)在农业中,土地不仅是一个立足点和活动场所,并且还以其自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首先具有和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2. 什么是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 你认为应如何提高农业的集约经营水平?
(1)土地的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概念
①粗放经营是指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进行粗耕粗作,广种薄收,主要靠扩大农田面积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及收入的经营方式。

②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2)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提高,应当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有区别,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

在充分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和资金的集约。

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农业仍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机会成本较低,充分地利用这些农业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果树、蔬菜、花卉、畜牧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增加和改善农产品供给。

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主要措施有:
a. 实行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以及用其他先进农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

b. 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包括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改良土壤,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林场、草地、渔场、农副产品加工厂、仓库、晒场、道路及购置某些农业机器设备等。

③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普遍采用良种,增加使用化肥和有机肥数量. 不断提高肥料的质量。

用现代技术防治病虫害和杂草,合理密植,改进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等。

④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适当的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是中国开展土地集约的一条重要途径。

⑤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主要措施有:
a. 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改变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为农、林、牧、渔密切结合的农业结构; 不断提高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经济作物、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在生产结构中的比重。

b. 逐步实现农业的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

c. 改革与完善农村经济政策,特别是土地制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

d. 改善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果。

3.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你认为在中国应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户(或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2)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农业的产业特性,在短期内全面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慎重,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循序渐进。

①要为实行十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a. 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应鼓励通过转包、转让、人股等多种形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其他农业经营单位集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b.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通过大力发展二、二产业,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措施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c. 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对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各类组织形式,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工商、信贷、法律等有关方面的支持与保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有关方面的服务与支持。

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日的规模
a. 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日集中
要本着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推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使土地向一些生产项目集中。

b.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通过加工企业和销售市场带动种、养、加、贸一体化经营,促进分下、分业和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实现生产经营全程化、效益增值连续性和农业经营质的飞跃。

c. 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从而为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使分散的农户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

d. 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农业开发活动具有基本建设的特征,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按照适度规模的原则进行生产布局和要素配置,才能取得较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效果。

③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发展种田大户,联合办农场,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办集体农场,城市的工商企业也可到农村办农场或农业车间。

4.农村上地承包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如保护承包经营权?
承包的原则:
(1)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3)承包方案应当经大部分成员同意。

(4)承包程序合法。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1)关于承包地收回的规定。

承包地的收回,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方依法承包的农村土地,并对承包方在承包地上的投人给予相应补偿的行为。

(2)关于承包地调整的规定。

承包地的调整,是指在承包期内依法变更承包方承包的农村土地的行为。

(3) 女在承包地收回过程中权利的规定。

妇女在土地承包中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得到保护。

(4)承包权和承包收益的继承。

土地承包权的继承,是对以户为单位的农村家庭来说的。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原则有哪些?
(1)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2)原则:平等、自愿、有偿原则;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有先原则
6.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水资源通过隆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
(2)水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自然状太,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龙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3)水资源生产对象的主体,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

(4)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5)永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

7.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

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和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矛盾?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和生存趋向如何?
看法:大规模流动人口进城就业并逐步迁徙定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短期内靠发展大中城市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现实;、
经济增长要确立就业优先的目标,拓宽城乡就业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