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
摘要新时期下,我国正在全力倡导构建绿色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为响应号召,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景区正积极向绿色、生态景观发展。

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为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园林景观在设计时融入生态理念则具有了必要的现实意义,既不失景观美感,同时也可维持园区内部的生态平衡。

对此,本文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出发,深入探讨了生态理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型;分析研究
1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1 满足社会人文生态需求
园林景观的设计首先应满足社会人文生态的需求,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高升,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日益加快,一系列的压力也随之而来,园林景区除了具备基本的旅游功能,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绝佳的游憩空间,深切满足人们内心回归大自然的渴望,通过塑造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不仅能够给予人们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愉悦身心,极尽彰显人文社会的风范[1]。

1.2 突显地域文化特征
每个地域都拥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即相当于地区的灵魂,因此园林景观的设计切不可盲目追求新意,而忽略了真正的文化内涵。

其中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地区的社会习俗、文化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例如我国悠久的关陇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所以园林景观在设计时必须尊重且传承地域文化,向人们展示出地域生态园林景观独特的灵魂美。

1.3 维持园林景观生态平衡
生態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即是要维持内部的生态平衡,唯有如此,才可推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进程,并尽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伟大战略计划。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通过充分调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功能,以维持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有助于阻止生态环境恶化,且引领生态系统逐渐向协调平衡的方向演变[2]。

1.4 保护园林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时所要遵守的核心原则,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为景区挑选引进品种优良且适应力较强的植物,以丰富园林景区的植物种类,增强内部生态稳定性,并显著降低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也可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促进园林的生态和谐以及可持续性发展。

2 生态性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生态性的设计理念早已得到落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理念的实现也不再是空谈,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师在实际工作中体现生态性首先要注重生态的内在与本质,其次要重视自然的发展过程,提倡资源与物质的循环使用,加强设计的园林景观的自我保持能力,最后要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技术,将上述概念运用到实际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2.1 平衡性与注重改善理念的体现
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平衡或均衡的理念是体现生态性的核心,生态平衡体现的是研究个体与环境的联系,注重两者质检的相互作用,目前较为常见的园林景观改造就是在一些废弃工厂区域进行设计,侧重于改善当地的污染环境并注重美观。

设计师在实际工作时需要将改善原有生态条件为工作的前提,从垂直与水平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在垂直方向注重不同植物的分层关系,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水平方面,注重面积与分布的问题,将整体的布局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融,并且在设计中,要符合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重视与环境之间的均衡[3]。

2.2 体现风景协调性的设计
不同的植物种类在每个季节所呈现的姿态也不尽相同,为了随时展现园林景区的美观和生机,就需要注重风景协调性。

设计人员需要切实掌握植物群落的特点,结合生态发展指标,合理搭配植物种类,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均能绽放光彩。

其间需要始终秉持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避免因过度追求新意而反其道行之,注重保护景区建设的生态多样性,同时结合社会人文需求,在设计中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分区规划,使不同的植物群落区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景观的需求,从而增强生态园林景观的实用性,推进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

2.3 以节约能源为核心
从上文中的分析可知,植物的培养是体现园林生态性的核心。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植物在生长、保养阶段都需要用很多水,而这些水只有一部分被植物所吸收,大部分的水都流入了下水道,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

所以,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与节省水资源成为生态性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问题。

首先,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植株的特性,在园林中乔灌木、草木等植物对水资源的需求都有所不同。

以草坪为例,草坪的耗水量十分巨大,在园林设计中草坪的设计面积一般较高,为水资源的消耗带来了一定隐患。

所以,从生态节能的观点出发,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草坪的覆盖面积,注重提高乔灌木等耗水量较小的植物的覆盖面积。

此外,在园林的水喷洒系统中,应尽可能选用小孔的洒水喷头,对待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功率的选择,合理安排每类植物供水时长。

若园林设计师选用滴灌的方法,则应根据当地的天气进行灌溉。

在此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尽量避免在干旱时期对植物进行剪枝或上肥工作,否则会加快植物生长速度,加大植物的用
水量。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在其他资源上都要做到节约,秉承着设计工作以节约能源为核心,这样才可以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4]。

3 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体现生态化是目前园林设计的大趋势,设计者要注重内在生命力体现,而不是简单地去体现“绿色”,“绿色”的园林设计不一定具有生态性。

上文中说道,在实际设计中要注重均衡、协调、再生、可持续等理念,这些方面的核心在笔者看来就是生命力的体现。

设计者们可以参考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植被,借此体现园林设计的内涵,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方案中要避免因过于强调效果图而忽视了实际性,过分依赖电脑视图而忽视了现实。

参考文献
[1] 张晓彤.浅谈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学原理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5,(24):62-63.
[2] 张玮,苏静,王慧.园林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北京农业,2015,(22):87-88.
[3] 余声.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31):165-166.
[4] 陈华生.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2012,(05):68-6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