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金华市区多湖区块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工程(电大街-东市街)-宋濂路招标文件。
2、本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图集。
3、参照的技术规范及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141-200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4)浙江省城市园林绿化技术规程(DB33/T1009-2001);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1)其它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4、金华市建设局颁发的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及文件5、本工程现场踏勘情况及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第二章工程概况及计划目标一、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本工程为金华市区多湖区块城中村改造配套道路工程(电大街-东市街)-宋濂路,本标段以东市街为起点,经栖凤街,终点至电大街,施工总长度782.23米。
道路宽度24米=3米人行道+18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雨水管管径D300-D800,污水管管径D300-D400.检查井全部为落底井。
2、工程内容:施工内容包括池塘清淤、路基回填、沟槽土方开挖及回填、管道施工、检查井安砌、路面基层、面层、人街道花岗岩施工、苗木采购、种植、养护、黄土回填;交通标志标杆、信号灯、管线预埋等。
按城市次干路进行设计,为新建道路。
二、计划目标1、质量目标:达到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合格等级验收标准,除对工程内在质量严格控制外,还必须提高外观质量,要求外观美好,线型流畅通顺。
2、工期目标:本工程按招标公告要求在300日历天内完成。
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无重大伤亡事故,无等级火险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1.5%以下,达到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一、工前准备1、组建管理人员进场,负责整个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管理人员与建设单位进行进场交接手续,组织劳动力按需分批进场,进行施工及生活用房的搭建,组织场地等前期工作,并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2、安排施工用各种机具设备分批调度进场,根据平面布置部位设置场地并接通用电、用水。
3、办妥各项有关施工证件手续,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条例办法,做到有准备开工,按规范施工。
4、计划主材来源,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料供货,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5、根据设计规范要求,认真组织施工放样。
二、技术准备1、技术资料准备:在开工前及时收集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地质资料、建筑红线图、施工许可证、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材料工本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
2、施工技术准备:组织落实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图纸熟悉,施工图会审及技术交底工作、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及措施部署,安排出分段分期的施工计划目标和措施。
三、物资准备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用量计划,分批进行取样试验,落实货源,提前订货,安排运输和储备,使能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四、劳动力组织准备建立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设立现场项目部,明确任务和项目部的职责范围,调集精干施工队伍进场。
五、人员培训准备所有管理人员,特殊工种操作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工人进场后必须报公司组织培训,实行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
六、砼施工前期准备针对本工程所用的砼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做好试验工作。
七、各项管理制度准备建立并健全图纸自审和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材料检查制度、工程技术档案制度、技术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和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组织管理体系1、目标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和在规定工期内完成。
具体计划如下:(1)组织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班子,加强对本工程的全面管理,从质量、安全进度上进行监督和管理,公司工程部落实专职人员进行驻施工现场实行配合管理和检查。
(2)配备项目部专职施工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和领导,创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样板工程。
(3)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加强原材料采购和保管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
(4)建立以班组为主的施工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实施分项管理,落实生产岗位现任制与经济密切挂钩。
2、组织管理机构为保证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结合本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层次及建设单位的要求,项目内设现场项目部。
三、施工组织管理模式三、施工总体安排 本工程工期为300日历天,为保质、保期完成工程的全部工程量,我们将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四、施工总平面布置一)临时设施根据平面图纸和现场踏勘及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便于管理的方案进场布置生活用房及办公用房。
二)施工用水采用在施工场地外接自来水。
三)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从就近接入施工现场,施工现场还配备1台柴油发电机,以备停电时急用。
四)施工交通组织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施工前做好预先交通组织秩序,积极做好材料运输道路所经过地段村民的思想工作,使运输道路畅通。
在工程危险位置应设立安全防护设施,并设置警告牌。
四、 主要机械设备的选用和设置1、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见设备附表,进场后所有机械设备均按表逐步到位,定点施工。
2、主要机械设备布置在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需要按项目施工区临时调配布置,确保工程按期完工,保证质量。
(1)排水管线施工土方开挖:每个施工段,每天投入挖机1台。
管道安装:采用商品砼,插入式振捣器1台,平板式振动器1台。
(2)道路施工路基及垫层回填时,每天投入汽车10辆,压路机1辆,铲车1辆,需要时可增加挖掘机及铲车各1辆,浇筑水泥稳定层时,每天投入2台振动式压路机,1辆洒水车,10辆1T自卸运输车。
(4)绿化施工投入挖机2台吊运苗木,回填栽植土。
五、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工期要求,施工段的划分优先考虑机械作业,加快工程进度,采用平行交叉作业,相互穿插的施工方案。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一、管道工程1、管道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沟槽开挖——基础——管道安装——管座和接口——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回填2、施工方法(1)现场管材堆放管材运到现场后,按要求抽检合格后,将堆放在平坦且无尖锐石头或其它可能造成损害的物品的地段,塞上垫木以防滚动,垫木尺寸厚30㎝,宽20㎝。
(2)测量放样1)平整施工用地后,以事先布置好的控制点为依据,正确定出管道中心轴线及井位,并做好井位控制桩。
2)根据管道中心轴线放出管道基础边线及开挖范围,此范围以满足沟槽工作面宽度、排水沟设置及槽坡稳定等要求为准,经计算确定。
3、沟槽开挖1)沟槽断面形式采用直槽形式,沟槽底部宽度按以下要求确定:槽底宽度=工作面*2+管道基础宽度+25㎝排水沟,沟槽放坡视具体情况而定。
2)开沟后尽快进行基础等工作的实施,沟槽开挖距离和晾槽时间尽量短,努力做到当天开挖的沟槽当天就能完成垫层和基础施工,对槽坡地质较差的地段要进行支护。
4、下管及稳管1)下管前先对沟槽和基础按施工图要求(平面、高程)进行核对,检查沟槽是否合格,槽壁稳定与否,合格后尽快下管,减少晾槽时间,并保证槽底无积水,有积水时用水泵进行排水。
2)下管前对管材再次进行认真检查,从外观方面,管接头应平整,无裂缝等现象,尺寸误差符合要求。
同时对管端要进行清理并检查是否损伤。
橡胶圈清理干净,完全无脏物。
3)下管时采用两点式进行起吊,合格的管子用钢丝带垫木块在管子两端离管端0.207L处分别系牢,然后用挖掘机或铲车起吊下管。
要轻、稳、准,管子放下时,注意避免产生强烈的撞击,同时不能对管道基础产生扰动。
4)在沟槽内按设计要求的高程和中心位置稳定管道,复测合格后再进行管道连接。
3、管道连接1)连接前必须检验,符合标准要求,并且橡胶圈外观无气泡、裂缝、皱皮和变形现象。
2)连接前,将管端的工作面和管接头橡胶圈上污物用水刷洗干净,然后用布擦干。
3)与检查井相接处的短管连接①在与检查井相接而井位无法调整,采用短管进行连接。
要求短管接口与基础沉降缝位置一致,短管要求2m以上。
②当管道连接好后,应复测管内口底标高,如不符合要求,采用垫砂或扒砂作调整,直至合格。
6、检查井砌筑1)按检查井中心保护桩重新定出检查井中心位置,然后放出井底板大小,根据井底设计标高对槽底进行人工修整。
2)立模浇筑底板前先在井底铺10㎝碎石垫层。
模板采用定制木模,立模时采用木桩支撑,支撑须保证支模的直顺,保证井底板尺寸。
3)浇筑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密实,然后用铁板抹平。
4)待井底板砼强度达到4.5mpa以上再进行砌砖。
砌砖前,将所要砌筑的砖块浇水润湿。
砌砖采用挤浆法砌筑,保证砂浆饱满度并杜绝通缝现象。
在施工检查井与管子接触部位采用拱圈砌筑,并保证与管子接触面座浆饱满,以防漏水,井室外粉刷时一次成形,内粉刷收口段及井筒与井盖连接处分二次粉刷。
7、闭水及回填1)待井室粉刷成型,砌筑封头,待养护7d后,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2)沟槽回填前先排除沟槽内积水,并清除浮土杂物等,然后将管道两侧拱腋下均匀回填,回填时人工用铲子捣实。
接着在管子两侧同时进行分层回填至管中心轴位置,边回填边采用水冲法进行密实,密实度至少大于90%,以形成完全支撑。
采用水冲法进行回填时,做到边冲水边用水泵抽水,以防沟槽满水。
3)管顶以上50㎝范围内,采用统砂进行回填。
4)井室四周回填前,先将井盖板座浆盖好,回填时在井室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采用木夯进行人工夯实,夯实密度大于90%二、道路工程(一)施工顺序及方法1、施工顺序a准备工作——b清表——c基层——d面层2、施工方法a准备工作1)放样:施工前必须清理施工现场,采用经纬仪、钢尺放出路基的具体位置界限。
2)现场布置:妥善修筑临时便道,并做好各种安全标志。
b清表清除原地面杂物,移植道路范围内的苗木,保护地上地下管线。
c基层1)水泥稳定层的制作在拌和基地设750L搅拌机3台,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水泥稳定层拌和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搅拌机拌和站挂牌施工,并在现场设计量设施,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混合料进入搅拌机,每盘搅拌时间不小于30S,以保证均匀。
2)摊铺摊铺前先检查塘渣基层并洒水湿润,需分两次排铺、碾压,机动翻斗车运至工地后及时摊铺,及时碾压。
摊铺时采用人工操作,摊铺时避免出现粗骨料集中,并加设一定的虚铺厚度,摊铺严格遵循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并控制好摊铺表面基本平整。
3)碾压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以无明显轮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