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污泥膨胀的控制
(重庆市铜梁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余智江)摘要:
铜梁排水公司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污水,为了预防污泥膨胀,在进水端增加厌氧生物选择池,但也同样存在一致困扰人们最大的难题——污泥膨胀产生褐色泡沫(图一)并导致二沉池有大量漂浮污泥,出水为黄色。

污泥膨胀有两种方法进行控制:加药临时控制与厌氧闷曝,公司分采取了两种方法进行控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两种方法的施行过程与重点。

关键词:丝状菌污泥膨胀褐色泡沫
Abstract:
Tongliang drainage company by Orbal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of sewage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ludge expansion, at the inlet end of increased anaerobic biological selection pool, but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ce of troubled people the biggest difficult problem -- bulking sludge produced in brown foam (Figure 1 ) and led to the two sink the pond has a large floating sludge, water yellow. Sludge bulking control has two kinds of method: adding temporary control of anaerobic and aeration, the
company adopted two ways to control,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e following two methods are described with empha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Key words: filamentous sludge bulking brown foam
图一
一、污泥膨胀的发生过程
铜梁排水公司设计水量为3万m3/d,厌氧停留时间1.5h 氧化沟停留时间14h,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期间发生污泥膨胀,膨胀期间污泥龄控制在35天左右,回流比90%~120%,污泥浓度在3300~4500mg/L,污泥负荷平均为:0.0585 ,水力停留时间16h,自2010年1月以来,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很好,污泥沉降性能较好,例如8月,
平均 SV 30 40, MLSS:2554 mg/L , 污泥体积指数 156,在2010.9月25日进水负荷突然上升到0.1069,导致26日发生中度污泥膨胀产生褐色泡沫,厚度10CM ,mlss :3602 mg/L 、内沟SV 3090、 SVI 249 ,镜检发现大量丝状菌繁殖(图二)(丝状菌丰度F 级,菌胶团C 级),确定为丝状菌膨胀并产生黄褐色泡沫,导致脱泥、污泥回流效率低,二沉池表面漂浮大量污泥,出水为黄色。

图二 二、污泥膨胀产生褐色泡沫的原因分析
污泥膨胀产生泡沫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F/M 、PH 、溶解氧、营养物、温度、污泥龄等数值。

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其中的主要原因加以控制,才能有效的消除影响。

通过对膨胀前的水质、水量、PH 、污泥龄等进行分析。

认为是生化池长期处于低溶解氧、溶解氧含量变化幅度大下运行造成的污泥膨胀。

理论依据是:长期低溶解氧下,絮凝体中的菌胶团细菌得不到足够的氧,而交织在絮凝体中的球衣菌却形成长长的丝状体从絮粒中伸出来,以增加几何面积,充分吸收环境中的氧,而丝状体的伸出,造成活性污泥絮团间的吸附能力不足以抵消丝状菌产生的支撑膨胀力,导
致沉降困难造成污泥膨胀。

溶解氧变化幅度大,以1#沟内沟为例,每日溶解氧有16小时是在0.8mg/L以下,有8小时是在2.5 mg/L左右。

溶解氧低时,丝状体从絮粒中伸出吸附氧,在溶解氧高时,水中营养物质少,因为丝状菌几何面积比菌胶团大,所以,丝状菌大量吸附水中营养物质,并逐步取代菌胶团在环境中的优势地位。

两种原因直接造成丝状菌膨胀。

三、根据铜排公司氧化沟污泥膨胀产生褐色泡沫的现状,采用了加药临时控制与厌氧闷曝进行,具体实施如下
①加药控制
1、因为丝状菌的高比面积高于菌胶团,而且对于营养物质的吸附能力相当大,对毒物的吸附能力也很大,所以丝状菌对于应急环境的恶化的能力总体而言是低于菌胶团的,特别是高PH值方面,所以我们决定投加Ca(OH)2,应用高PH 值灭杀丝状菌。

经过化验室的镜检,以钟虫作为附着累原生动物观察为判断标准,当此类原生动物仅仅出现不活动状态、并未消失,丝状菌大部分折断,我们认为PH状态恰到好处,所以我们确定PH调整值在9.6效果最好而且系统容易恢复。

为了对应丝状菌受到抑制物质的打击后,做出变异的趋势,抑制灭杀活动开始前,回流污泥不进入1#系统,避免丝状菌通过回流污泥进入系统,再次接种到生化系统。

2011.2月1日,我们决定对1# 氧化沟系列投加Ca(OH)2,1#氧化沟停止进水,按照化验室的实验数据分别同时对外沟、中沟、内沟投加Ca(OH)2,并随时监控沟内PH值为9.6,每一小时做一次SV30,观察沉降性能,并且每半个小时观察池中丝状菌的折断现象,直至丝状菌级数为C级,高PH值时间最好控制在24h以内,泡沫16小时后消失,SV30为39 ,SVI 为,97.5。

2、为了减少高PH值对系统的造成的伤害和利于沉降,灭杀丝状菌后,加入适量絮凝剂,中和氧化沟的PH值。

3、为了灭杀丝状菌更彻底,在PH调整到 7左右时,厌氧6小时。

厌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反应:
NO-3+有机物——N2+N2O+OH-
控制氧化沟PH值大于7.00小于7.60呈弱碱性,推流曝气机全开,镜检观察丝状菌没有增加后,开始进水。

开始进水时,不能马上加大污泥负荷,防止丝状菌再次膨胀。

若污泥负荷过大,丝状菌大量繁殖到F级别,可以立马投加
Ca(OH)2,进行杀灭。

②厌氧闷曝
1、2月6日开始对2#氧化沟停止进水,待氧化沟内有大量污泥上浮后,大概需要36小时,然后推流器、曝气机全开,闷曝50小时后,氧化沟内污泥变为棕黄色,镜检丝状菌丰度为C级,观察沟内泡沫基本消除后,开始进水,进水前12小时为200m3/h,然后逐步增大,直至恢复正常进水。

需要注意的是
(1)厌氧要彻底,必须要有大量块状死污泥上浮后才可以进行曝气,因为厌氧条件下,发生反硝化反应使氧化沟呈微碱性,能有效抑制丝状菌生长。

(2)必须在增加水量的同时,每隔0.5h观察丝状菌的丰度,一次性进水过多,丝状菌丰度会从C直接增长为F级。

(3)开始进水后,必须保证生化池DO的浓度梯度,DO 内沟1.00 mg/L~2.00mg/L、中沟1.00 mg/L~1.50 mg/L、外沟0.05 mg/L~0.40 mg/L。

四、结论
1、只有控制DO内沟1.00 mg/L~2.00mg/L、中沟1.00 mg/L~1.50 mg/L、外沟0.05 mg/L~0.40 mg/L并减小溶解氧的变化幅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丝状菌膨胀的问题。

2、污泥膨胀采取闷曝的方法比加药控制优点是:好控制、对系统的冲击小、能更快的恢复生产,有条件的环境下,尽
量采用厌氧闷曝的方法控制丝状菌膨胀。

3、在丝状菌微膨胀时,可以让中沟,内沟,适当的进行反硝化反应,维持氧化沟的弱碱性,减小丝状菌的活性,可以达到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目的。

4、丝状菌导致污泥膨胀产生褐色泡沫,可以加大排泥,控制氧化沟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在丝状菌的世代周期以下。

5、投加适量絮凝剂及Ca(OH)2可有效地控制氧化沟的污泥膨胀,且Ca(OH)2成本低,投加简单,但Ca(OH)2应分次投加,且一次投加量不易过大,以免严重破坏微生物生存与生长环境,从而导致水质恶化。

参考文献
【1】张建丰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
【2】区岳州胡勇有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3】李军杨秀山彭永臻微生物与水处理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