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情绪情感
2)情绪会相互传染
积极情绪会传染:看视频——宝宝 消极情绪也会传染: 美国洛杉矶大学医学院的心理学家斯梅尔经长期 研究发现,原来心情舒畅、开朗的人,若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抑郁难解的 人相处,不久也会变得情绪沮丧起来。
2、心境的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
1)几小时、几天、几周、几月或更长。 2)取决于:
1、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当激情到来的时候,如疾风骤雨,使得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 的控制力。
《儒林外史》——范进; 人在暴怒之下,双目圆睁,咬牙切齿,甚至拳脚相加
2、激情在宣泄之后,人又会很快平息下来,甚至出现精力 衰竭的状态。
3、激情常由生活中那些对个体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引起。 4、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心境:一种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 态。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 适应性反应。
1、具有弥散性
1)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 待一切事物。
人逢喜事精神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件喜事让我们很长时间保持着 愉快的心情); 对花落泪、对月伤情(当我们心情郁闷时,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灰暗 的)
心理学
四种基本情绪:愤怒、喜悦、悲伤、恐惧
小知识:
中国古代:中医五行学说
怒 恐 喜
悲
思
生理反应: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 张麻木,体温变化, 行为反应:握拳、磨牙、脸红或苍白、战斗或逃跑 愤怒的神经反应时间少于两秒钟,这就是为什么别人 总是建议您在生气时先从1数到10 愤怒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生气时心理反应强烈,内分泌活动复杂,且具有毒性 长期易怒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相较于吸烟和肥胖, 更容易早逝
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性质(失去亲人,重大成就) 人格特征(性格开朗的人往往事过境迁,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容易 耿耿于怀 )
她的人生充满伤怀和幽怨
抑郁的心境导致看待一切事物都 是消极的、压抑的; 将抑郁心情传给他人; 这种抑郁持续其一生
有的人一生历尽坎坷,却总是豁达、 开朗,以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生活; 有的人总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或觉得别人都对自己不友好,故总 是保持着抑郁愁闷的心境。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 态。
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 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 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
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 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都是应激的表现。
生理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行为反应:战斗或逃避,个体之间有区别
齐达内,法国足球球坛巨星。 2006 年世界杯法国对意大利 的最后决赛局,法国队形势 大好的情况下,因对方球员 言语顶撞,在冲动之下,齐 达内在球场公然头顶意大利 球员马特拉齐,被裁判红牌 罚下。使法国队失去了场上 决胜优势,将大力神杯拱手 让给 了意大利队。而他的 完美谢幕战,和辉煌的足球 生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这 样的结局令球迷们扼腕痛惜。
积极的激情
是与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相联系,它能激励人们排除艰险, 攻克难关,成为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
如:战士战场冲锋陷阵;画家创作尽情挥洒,浑然忘我。
消极的激情
使人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不能预见 行为的后果,不能评价自己的行为,有时造成难以想象的 危害。(齐达内)
生活中应该理智地控制激情,使其往积极的方面发展。
同样面对春天:
忧思——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 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伤感——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 欢快——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不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反应
考试也是一种应激
考前不同症状:失眠、焦虑、植物神经紊 乱、尿频 讨论:如何应对考前紧张?
关于情绪的类别,长期以来说法不一
我国古代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说——礼记; 喜、怒、哀、乐、爱、恶“六情说”——白虎通; 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提出了八种基本情绪:悲痛、恐惧、惊 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憎恨; 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 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 等。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是什么? 人们会有哪些情绪?
为什么会体验到某种情绪?
进入 外界刺激
加工
对外界事过程而产生的,个 体对于外界事物的态度。
思考: 情绪由?引发 又是由?决定
情绪由刺激引发 由需要和愿望决定
包括外部刺激(环境、事件)和内部刺激(生理、 心理) 同样的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个体需要,就会产生 否定的态度,进而产生消极的体验:痛苦、 忧愁、憎恨、恐惧
失去亲人(悲痛) 无端遭到攻击(愤怒) 工作失误(内疚、苦恼)
进入 外界刺激
加工
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人的性格、经历等因素决定了其对刺激的加工方式,从而形成 对事物的态度。 通过改变加工方式,我们可以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和自己的情绪。
积极的应激和消极的应激:
积极的应激—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动员全 身的力量,集中智慧,作出决定。 如,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拆弹专家 消极的应激—惊慌失措、一筹莫展。 如,灾难性事件中呆愣当场,慌不择路
面对应激情境,个体采用不同策略:
1、去除应激源 2、增加对应激的抵抗力 3、运用心理防卫机制 4、用缓解紧张的方法 5、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 6、寻求专业性帮助
伤心的原因
失去亲人或朋友、失去爱情、失去人生目标、考试失败
思考: 情绪由?引发 又是由?决定
情绪由刺激引发 由需要和愿望决定
当客观事物满足个体需要,就会产生肯定 的态度,进而产生积极的体验:爱、满意、 愉快
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满意) 生活中遇到知己。(欣慰) 看到助人为乐的行为。(敬慕) 找到志同道合的情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