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浅析
摘要: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条件。
中小企业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是最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
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无论对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2011年,我国受理的三种专利申请量为163.3万件,同比增长33.6%。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同比增长 34.5%,占到全球总量的1/4。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58.5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2.2万件;三种专利授权量共96.1万件,同比增长17.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17.2万件,同比增长27.4%,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0.8万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38.1万件。
然而,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状况仍存在很多问题。
其一,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和资源条件,知识产权研发和创造能力低下,致使核心竞争力缺乏;过多的“贴牌生产”限制了企业发明专利和自主品牌的开发。
其二,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科技合作中存在的产权不清阻碍了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利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实施比率和商品化程度不高。
其三,在知识
产权保护方面,不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被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小企业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拿来主义”盛行。
其四,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缺乏规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若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知识产权制度。
下面就中小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做一些初步的研讨。
一是中小企业应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和创新意识,培育知识产权文化。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培训和引进知识产权人才,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企业常规战略管理。
中小企业应重点抓好专利和商标工作,特别是在专利及其产品化方面下功夫,牢牢把握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努力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充分发挥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即使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配备了相应的知识产权负责人员,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事务时,仍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就需要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行处理。
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机构拥有合理的人员构成,长期从事知识产权领域的研究与实务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从战略构想、制度设计、运行监控到人员培训、权利保护等的体系化服务,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省时省力的一条捷径。
当然,由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因此
选择适合的服务机构非常重要。
这就要求企业自身要配备知识产权负责人员,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行甄别,选择能够促进本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服务机构作为合作伙伴。
二是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方式。
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支持知识产权质押、出资入股、融资担保。
探索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股权债权融资方式,支持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以知识产权投资基金、集合信托基金、融资担保基金等为基础的投融资平台和工具。
鼓励开展与知识产权有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融资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相较于大企业维权的烦恼,小微企业更多是被专利知识产权转化卡壳。
近年来,小微企业在河南省专利申请上唱主角,但应用和转化率却低于10%。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近两年河南省的知识产权专利质押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专利质押近4亿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全国7个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重点推广区之一。
今年上半年,河南科信电缆股份公司获得周口农村信用联社单笔1.9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下全国单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数额之最。
2012年,河南省多措并举,“专利运用促进产业化”工作取得了成绩。
在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方面,重点开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需求调查分析,共征集到500多个项目,初步建立项目数据库;联合银行、评估、代理、保险等中介机构搭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筛选优秀项目与银行对接,成功实现质押融资贷款发放,同时设立
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资金,用于质押融资企业贷款贴息和评估补贴。
全国约2000家小微企业享受了公益性的托管服务,诞生了一批如大唐电信、神华集团等专利优势企业。
三是构建政府推动机制。
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理顺国家和省(市)两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县区级企业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构。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着眼于解决制约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资金短缺、管理不善、技术落后、信息闭塞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出台促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的政策措施,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开发、运营、保护和管理能力。
此外,还应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市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并支持中介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工作的服务;引导并支持产学研合作,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引导相关要素向中小企业聚集。
一年来,我国积极推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稳步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推动建立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推动建立产业专利联盟;围绕国家重点发展政策加强专利审查服务,积极推动专利分析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
///2012-11-30/148534035.html
[2]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
///dfzz/neimenggu/xwdt/wbdt/201211/t201211 29_775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