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技术条件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维护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日常维护、定期维护的周期、作业内容和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12V的轮式起重机产品使用的起动、点火、照明用排气式(富液、少失水)蓄电池(以下无专门说明均简称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08.1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GB/T 5008.2 起动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
JB/T 10052 铅酸蓄电池用电解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常维护
对蓄电池清洁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的维护作业。
3.2
定期维护
根据蓄电池使用环境和情况,对易耗及关键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作业。
3.3
存储维护
根据轮式起重机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情况,对长时间不使用的蓄电池进行检查和维护作业。
3.4
术语、符号
排气式蓄电池——排气式蓄电池是电池盖上有能析出气体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开孔的二次电池。
4 安全注意事项
4.1 加酸后的蓄电池内有腐蚀性较强的硫酸,请远离儿童。
配酸、加酸和检查等操作时请采取防护措施。
如酸溅到皮肤、眼睛或衣物上,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请即时送医院治疗。
4.2 不要将蓄电池的正、负极短路或接反,否则可能造成电击火灾事故。
4.3 蓄电池连接请用与合适的导线,连接端子应牢固,否则会发热起火或产生火灾。
4.4 蓄电池充电和使用时,有大量的氢氧气体产生。
不能接近明火或高温热源,否则可能造成爆炸或事故。
4.5 高温季节严禁电池在阳光下直接曝晒。
4.6 废旧蓄电池禁止随意丢弃,应交经销商回收并妥善处理。
5 维护
5.1 维护环境及注意事项
5.1.1 检查前,车辆应停于水平、坚实的路面上,发动机熄火并使用驻车制动;严禁车辆启动或行
驶时进行更换。
更换周期以上次保养与更换的时间起计。
5.1.2 对蓄电池进行维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当对排气式(富液)蓄电池电解液进行补充
时必须断开蓄电池所有连线;
——连接蓄电池的顺序:先接蓄电池正极连线,后接负极连线;
——断开蓄电池的顺序:先断蓄电池负极连线,后断开正极连线。
b)搬运蓄电池时,倾斜不要超过40°;禁止
将蓄电池倒置或侧向放置搬运。
搬运时要预
防蓄电池二次损伤;
c)禁止将漏液的蓄电池装车;
d)安装时禁止对端柱敲击,扭动;
e)安装蓄电池时,确保上车所有电器设备处于
“关”状态;
f)对排气式(富液)蓄电池补充电解液时,严
禁补充酸性液体,否则会导致蓄电池报废;
g)对蓄电池测量用的仪表(如密度计、温度计、
电压表、电流表、车上的显示仪表)进行检
查和校验,以免由于仪表不准确,导致蓄电
池维护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
5.2 日常维护
5.2.1 蓄电池出现故障时,应排除故障(如充电不足,使用寿命到期)后使用。
5.2.2 保持蓄电池表面的清洁。
表面有灰尘和酸液应及时擦拭,擦拭时可先用沾有苏打水的擦布擦拭一遍,后用清水擦洗干净。
5.2.3 车辆正常起动不超过3秒~5秒。
若5秒还没有起动,应等待10秒之后再次起动。
5.2.4 使用过程中,严禁过放电、欠充电或过充电。
5.2.5 车辆存放时,先关闭车上电器设备,最后关闭发动机;发动机没有运转时,尽量不使用电器设备。
5.2.6 每周定期检查蓄电池排气孔,保证通气良好。
排气式(富液)蓄电池排气孔位于加液盖上,加液盖位置见图1。
加液
盖及
图1
5.2.7 每周定期检查排气式(富液)蓄电池电解液面,如有下降,适当补加蒸馏水(禁止补加矿泉水、自来水等),保持液面适当。
普通充电后,电液液面高度应符合蓄电池制造厂规定。
绝对不能添加任何硫酸液及其它液体,同时避免杂质掉入蓄电池内。
加完水后擦拭洒落在蓄电池盖上的水珠,保持蓄电池表面干燥。
5.2.8 每周定期检查排气式(少失水)蓄电池电池盖上电池电量指示器,根据电量指示器的状态及时充电或更换。
5.3 定期维护
5.3.1 车辆正常使用应做到:
a)每半月定期检查连结条、极柱及输出连线的
接触情况和牢固程度,彻底清除金属部位
(如接线端子)的氧化物和锈蚀,并更换金
属部位的凡士林油。
蓄电池极柱及连接线金
属部位保养点应涂工业凡士林LF40。
蓄电
池极柱及连接线金属部位保养见图2;
蓄电
池极
柱及
图2
b)每月定期应用蒸馏水擦拭蓄电池表面(含外
壳),直至不呈酸性为止;
c)每月定期检查车载发电机的充电电压应在
规定范围内(27.6 V~28.80V)。
关闭发动
机及车上所有电器设备,测量静态漏电电
流,应小于30mA。
5.3.2 车辆长时间存放,每15天左右启车运行。
若车辆存放超过15天,为保持蓄电池的正常充电技术状态,应做到:
a)断开蓄电池正、负极连线,防止由于静态漏
电电流引起蓄电池亏电。
b)制订常规日程表,每20天~45天给蓄电池
充一次电。
c)当发现蓄电池“+”、“-”两极开路电压低
于12.45伏或蓄电池电解液比重小于
1.25g/cm³(25℃)时,进行蓄电池检查,
充电或更换蓄电池。
5.4 存储维护
5.4.1 注意事项
存储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a)请在阴凉、通风、清洁、干燥的仓库储存,
温度不宜超过5℃~40℃;
b)远离儿童, 远离热源、禁止烟火,避免阳光
直射;
c)叠放层数≤5层,确保正、负端柱不会短
路;
d)在搬运、储存时,倾斜不能超过40度,轻拿
轻放;
e)不得倒置和卧放,不得受任何机械撞击和重
压;
f)储存时应充满电,为弥补自放电损失应定期
对电池进行补充电;
g)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批次的电池禁止
混充电;
h)充电环境要求阴凉、通风、干燥、清洁,温
度不宜超过25℃;
i)充电时远离火花,禁止烟火,避免阳光直射;j)蓄电池外壳破裂或漏酸的蓄电池不能补充电;
k)严格检查液面是否正常,不能超过最高液面线,也不能低于最低液面线,排气式(富液)蓄电池液面位置见图3。
同时避免杂质掉入蓄电池内,保持蓄电池表面干燥。
排气式(富液)蓄电池补充电时需拧开顶部加液盖。
排气式(少失水)蓄电池补充电时应保证通气孔畅通;
注:图中max指最高液面线,min指最低液面线。
图3
l)充电时极性连接正确,接触可靠,充电回路良好;
m)充电过程中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0℃,当电解液温度接近40℃时减半电流或停止充
电或放入水中冷却;
n)若喷酸、发烫、缺液都应停止充电,查找原因;
o)严禁过充电。
5.4.2 维护
5.4.2.1充满电的新电池,储存期限取决于环境温度。
使用遵循先入先出原则。
环境温度25℃下,排气式(富液)蓄电池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开路电压,排气式(少失水)蓄电池每6个月检查一次开路电压。
电压≥12.45V,容量较足,电压<12.45V,应补充电。
5.4.2.2充电方法分为恒流充电方法和恒压充电方法。
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时间设定应符合蓄电池制造厂规定。
5.4.2.3充电完毕现象
检测开路电压,电压≥12.65V,停止充电3小时以上无明显变化。
5.4.3 蓄电池更换
5.4.3.1需2只电池同时更换,且2只电池的厂家、型号、批次相同,尽量减小电压差异。
5.4.3.2 安装前,测量每只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得低于12.45V。
5.4.3.3 确保极性正确,连接牢固,禁止敲击、扭动。
5.4.3.4 车辆更换蓄电池后,前几次运行尽量保持发动机运行时间大于10分钟,以确保蓄电池充满电。
5.4.3.5 蓄电池安装时,应先在极柱上涂少量凡士林以防腐蚀。
将电池的正极与发电机的正极相连,负极与发电机的负极相连,连接应牢固可靠,严禁敲打端柱。
连接好后紧固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