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高考物理选择题题型练习八

浙江高考物理选择题题型练习八

选择题题型练(八)一、选择题Ⅰ(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9·金华十校高三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D .在t 0时刻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知加速度之比为a 1a 2=v 0t 0∶v 02t 0=21,位移之比x 1x 2=12,速度方向始终为正方向,平均速度均为0+v 02,故选C.2.(2019·辽宁辽阳市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 和3m 的两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且固定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的两端.现在质量为2m 的小球上沿弹簧轴线方向施加大小为F 的水平拉力,使两球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形变在弹性限度内)( )A.F 5kB.2F 5kC.3F 5kD.F k答案 C解析 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a =F5m ,隔离对质量为3m 的小球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弹=3ma =3F 5,Δx =F 弹k =3F5k,故A 、B 、D 错误,C 正确.3.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 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F 1增大,F 2减小B .F 1增大,F 2增大C .F 1减小,F 2减小D .F 1减小,F 2增大答案 B解析作出球在某位置时的受力分析图,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F1的方向不变,F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变大,画力的动态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1、F2均增大,选项B正确.4.如图所示,物块在水平圆盘上,与圆盘一起绕固定轴匀速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处于平衡状态B.物块受三个力作用C.在角速度一定时,物块到转轴的距离越远,物块越不容易脱离圆盘D.在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一定时,物块运动周期越小,物块越不容易脱离圆盘答案 B解析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块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圆盘向上的支持力及指向圆心的摩擦力,合力提供向心力,A错误,B正确;根据向心力公式F n=mrω2可知,当ω一定时,半径越大,所需的向心力越大,物块越容易脱离圆盘,C 错误;ω=2πT,则F n =mr ⎝ ⎛⎭⎪⎫2πT 2,可知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一定时,周期越小,所需的向心力越大,物块越容易脱离圆盘,D 错误.5.我国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u =311sin100πt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标有“输入电压100~240V,50Hz”的旅行充电器接在该交流电上可以正常工作B .标有“输入电压100~240V,100Hz”的旅行充电器接在该交流电上可以正常工作C .该交流电只能给标有311V 的用电器供电D .该交流电给某纯电阻用电器供电与用311V 的恒压直流电给该用电器供电,效果相同 答案 A解析 由u =311sin100πt (V)可知,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311V ,有效值为3112V≈220V,ω=100πrad/s,所以T =0.02s ,频率为50Hz ,故A 正确,B 、C 错误;该交流电给某纯电阻用电器供电与用220V 的恒压直流电给该用电器供电,效果相同,故D 错误.6.(2019·超级全能生2月联考)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空间内有与xOy 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图中未画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坐标原点O 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N 斜向下运动,直线ON 与y 轴负方向成θ角(θ<45°),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E =mg tan θq 时,电场强度最小 B .当E =mg sin θq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 .当E =mg q时,电场强度最大 D .当E =mg tan θq时,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所受合力必沿ON 方向,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分析可知当电场力垂直ON 时,场强最小,即Eq =mg sin θ,且此时电场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故A 错误,B 正确;本题符合要求的场强,最大是无穷大,故C 错误;当Eq =mg tan θ时,如图所示,电场力有两种方向,一种做正功,一种做负功,故D 错误.7.如图所示,AB 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 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 ,BC 的长度也是R .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与两个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它由轨道顶端A 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 处静止.那么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12μmgR B.12mgR C .mgR D .(1-μ)mgR答案 D解析 设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AB ,对物体从A 到C 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 -W AB -μmgR =0,故W AB =mgR -μmgR =(1-μ)mgR .故D 正确.8.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的上方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细导线做成的圆环,圆环的圆心与匀强磁场的上边界的距离为h .将圆环由静止释放,圆环刚进入磁场的瞬间和完全进入磁场的瞬间,速度均为v .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导体圆环的电阻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圆环刚进入磁场的瞬间,速度v =2g (h -R )B .圆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热量为2mgRC .圆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πBR 2rD .圆环进入磁场的过程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解析 圆环从题图所示位置开始运动到刚进入磁场时,下落的高度为h -R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到v 2=2g (h -R ),解得v =2g (h -R ),故选项A 正确;圆环刚进入磁场的瞬间和完全进入磁场的瞬间,速度相等,根据功能关系可以知道重力做的功等于圆环电阻产生的热量,大小为2mgR ,故选项B 正确;圆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某个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 =I ·Δt =Er·Δt =ΔΦr=B πR 2r,故选项C 正确;圆环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受到的安培力F =B 2L 2vr,随有效长度L 发生改变,圆环受力不能平衡,因此圆环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D 错误.二、选择题Ⅱ(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9.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 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 A .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 倍 B .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 倍 C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 倍 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 答案 AC解析 设电子的质量为m ,速率为v ,电荷量为q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 =mv 2R ①T =2πRv②由①②得:R =mv qB,T =2πm qB,所以R 2R 1=k ,T 2T 1=k根据a =qvB m ,ω=v R ,可知a 2a 1=1k ,ω2ω1=1k所以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10.(2019·宁波市3月模拟)如图甲所示,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a 、b 分别从上方垂直入射后,在相同条件下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分别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薄片的厚度减小一些,干涉条纹的间距会变宽B .单色光a 的光子动量比单色光b 的光子动量大C .若单色光a 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单色光b 照射该金属时也能发生光电效应D .在玻璃中传播时,单色光a 比单色光b 的传播速度小 答案 AC解析 薄片厚度减小,劈角变小,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A 对;由乙图知a 光的条纹间距大,则λa >λb ,由光子动量p =h λ知a 光子动量小,B 错;由E =h cλ知a 光子的能量也小,a 光若能产生光电效应,光子能量更大的b 光也能产生光电效应,C 对;由λa >λb ,则n a <n b ,又v =cn,则v a >v b ,即a 光传播速度大,D 错. 11.(2019·宁波市3月模拟)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的远距离输电线路中,提高输送电压时,电路中输送的电流也会增大B .图乙所示的射线测厚装置系统是利用了γ射线的穿透能力C .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紫色是由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D .图丁所示的核反应堆是用镉棒来控制核反应速度 答案 BCD12.(2019·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3月联合调研)如图所示,地球赤道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a 和b 均绕地球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卫星a 、b 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 1、T 2,且T 2=8T 1,关于两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a 的动能一定大于卫星b 的动能B .卫星a 、b 运动轨道半径之比为1︰4C .卫星b 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D .卫星a 、b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 答案 BD解析 根据G Mm r 2=m v 2r ,则v =GM r ,可知v a >v b ,由于卫星a 和b 的质量未知,根据E k =12mv 2可知,无法判断二者动能的关系,故选项A 错误;根据G Mm r 2=m 4π2T 2r ,可知:r =3GMT 24π2,则半径之比为:r ar b=3T 12T 22=14,故选项B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为卫星在地面附近旋转的速度,即做半径最小的圆周运动,根据v =GMr可知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的环绕速度,则卫星b 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故选项C 错误;由于半径之比为r a r b =14,根据G Mmr 2=m v 2r,则v =GM r ,可知:v av b=r b r a =21,故选项D 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