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经络与腧穴课件
❖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 四肢部交接。②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 相互衔接的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如此构成一个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径路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三)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 手足三阴三阳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的互相 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手 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为表里,手少阳三 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 与手太阴肺经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 阴肾经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为 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 2.骨度分寸定位法 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 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 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无论男女、老幼、 高矮、胖瘦,均可按此标准在其自身测量。
人体各部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头 面 部
躯 干 部
四 肢 部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说明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 眉间至前发际 大椎穴至后发际 两额角之间 耳后两乳突之间
❖ 二、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两大部分组成。经脉可分 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皮肤、筋肉。
络脉包括别络、浮络、孙络。别络是较大的和主 要的络脉,共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与督、任脉 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别 络”。
二、经络系统
第2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两乳头之间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肘横纹至腕横纹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髁上缘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高点 臀横纹至腘横纹 腘横纹至外踝高点
12 直寸 用于量头部的纵向距离 3 直寸 用于量头前部的横向距离 3 直寸 用于量头后部的横向距离 9 横寸 9 横寸
中医学基础
经络与腧穴
第3章 经络与腧穴
❖ 学习目标
说出经络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和经络系统的组 成。
描述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表里关系 和流注次序。
知道奇经八脉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第1节 经络和经络系统
❖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 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第1节 经络和经络系统
9
直寸 用于量胸部的纵向距离
8
直寸 用于量上腹部的纵向距离
5
直寸 用于量下腹部的纵向距离
8
横寸 用于量胸腹部的横向距离
3
横寸 用于量背腰部的横向距离
9 直寸 用于手三阴、手三阳经的骨度分寸 12 直寸 同上 18 直寸 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 13 直寸 用于足三阳经穴的骨度分寸 14 直寸 同上 16 直寸
第4节 腧穴
❖ 一、腧穴的概念及命名 ❖ 腧穴是分布在经络循行线上脏腑经络之气输
注于体表的处所,是针灸疗法施术的特定部 位。
二、 腧穴的分类
❖ 人体腧穴大体上归纳为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经穴
❖ 经穴,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共361 个,有明确的固定位置和专用名称。
❖ 奇经八脉
(一)十二经脉名称与分布规律
阴经 (属脏)
阳经 (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手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上肢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太阴脾经
阳阴胃经
足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下肢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前缘 中线 后缘 前缘 中线 后缘
(二)十二经脉走向与交接规律
❖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而言: 手三阴经起于胸中,从胸走向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起于手指,从手走向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从头走向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起于足趾,从足走向腹、胸,交于手三阴 经。
(四)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食指端
鼻翼旁
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心中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
目内眦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小趾端
足少阴肾经
胸中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目外眦
足大趾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肺中
二、奇经八脉
❖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 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五、十四经脉常用腧穴
❖ (一)手太阴肺经
1.中府
❖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 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 肋间隙处。
❖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 满痛等肺部病证;②肩背痛。
❖ 【操作】向外斜刺0.5~0.8 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 及肺脏,引起气胸。
2.尺泽
❖ 【定位】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 腱桡侧凹陷处。
和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
2. 远治作用 主要是指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 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 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
3. 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是指针刺某些腧穴时,对机体 的不同状态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
四、腧穴的位方法
❖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以人体解剖学的各 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也称自然标志定位法。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 指所规定的分寸用以量取腧穴的方法,也称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手指比量法”。 临床常用的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有三种。
手指同身寸比量法
中指同身寸示意图
拇指同身寸示意图
横指同身寸示意图
四、腧穴的定位方法
❖ 4.简便取穴法 即简便易行的腧穴定位方法, 如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尽端处取列缺;两耳 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取百会等。
❖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器官,沟通表里上下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机体平衡
第2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疾病的诊断 3.指导疾病的治疗 4.预防疾病
第3节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 十二经脉
(一)名称与分布规律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表里关系 (四)流注次序
(二) 奇穴
❖ 奇穴,指既有明确位置,又有一定的名称但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 腧穴。
(三)阿是穴
❖ 阿是穴,指既无固定部位,又无具体名称,而是在机体病患处以 压痛点或反应点作为腧穴,即“以痛为腧” 。
三、腧穴的作用
❖ (一)诊断作用 ❖ (二) 治疗作用 1. 近治作用 每一个腧穴都可以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