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A.10-10cm; B.10-8m C.10-10m D.10-13m2、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提出是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A.绝大多数α粒子散射角接近180°B. α粒子只偏差2°~3°C.以小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大角散射D.以大角散射为主也存在小角散射3、进行卢瑟福理论实验验证时发现小角散射与实验不符这说明:A.原子不一定存在核式结构B.散射物太厚C.卢瑟福理论是错误的D.小角散射时一次散射理论不成立4、用相同能量的α粒子束和质子束分别与金箔正碰,测量金原子核半径的上限.试问用质子束所得结果是用α粒子束所得结果的几倍?A.1/4B.1/2C.1D.25、动能E K=40keV的α粒子对心接近Pb(z=82)核而产生散射,则最小距离为(m):A.5.9B.3.0C.5.9╳10-12D.5.9╳10-146、如果用相同动能的质子和氘核同金箔产生散射,那么用质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是用氘核子作为入射粒子测得的金原子半径上限的几倍?A.2B.1/2C.1 D .47、在金箔引起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每10000个对准金箔的α粒子中发现有4个粒子被散射到角度大于5°的范围内.若金箔的厚度增加到4倍,那么被散射的α粒子会有多少?A. 16B.8C.4D.28、在同一α粒子源和散射靶的条件下观察到α粒子被散射在90°和60°角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粒子数之比为:A.4:1 B.2:2 C.1:4 D.1:89、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若把α粒子换成质子,要想得到α粒子相同的角分布,在散射物不变条件下则必须使:A.质子的速度与α粒子的相同;B.质子的能量与α粒子的相同;C.质子的速度是α粒子的一半;D.质子的能量是α粒子的一半10、氢原子光谱莱曼系和巴耳末系的系线限波长分别为:A.R/4 和R/9B.R 和R/4C.4/R 和9/RD.1/R 和4/R11、氢原子基态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分别是:A.13.6V和10.2V;B.–13.6V和-10.2V;C.13.6V和3.4V;D.–13.6V和-3.4V12、由玻尔氢原子理论得出的第一玻尔半径0a的数值是:A.5.29×10-10mB.0.529×10-10mC. 5.29×10-12mD.529×10-12m电子的动能为1eV,其相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1.22nm。
13、欲使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出Hα线,则至少需提供多少能量(eV)?A.13.6B.12.09C.10.2D.3.414、用能量为12.7eV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时,受激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出现几条光谱线(不考虑自旋);A.3B.10C.1D.415、按照玻尔理论基态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线速度约为光速的:A.1/10倍B.1/100倍 C .1/137倍 D.1/237倍16、已知一对正负电子绕其共同的质心转动会暂时形成类似于氢原子的结构的“正电子素”那么该“正电子素”由第一激发态跃迁时发射光谱线的波长应为:A.3R/8 B.3∞R/4 C.8/3∞R D.4/3∞R∞17、电子偶素是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的原子,基态电离能量为:A.-3.4eVB.+3.4eVC.+6.8eVD.-6.8eV18、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氦离子H e+的第一轨道半径是:A.20a B. 40a C. 0a/2 D. 0a/419、一次电离的氦离子H e+处于第一激发态(n=2)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A.0.53⨯10-10mB.1.06⨯10-10mC.2.12⨯10-10mD.0.26⨯10-10m20、在H e+离子中基态电子的电离能能是:A.27.2eVB.54.4eVC.19.77eVD.24.17eV21、弗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表明:A电子自旋的存在B原子能量量子化C原子具有磁性D原子角动量量子化22、为使电子的德布罗意假设波长为100nm,应加多大的加速电压:A.11.51⨯106V; B.24.4V; C.24.4⨯105V; D.15.1V23、如果一个原子处于某能态的时间为10-7S,原子这个能态能量的最小不确定数量级为(以焦耳为单位):A.10-34; B.10-27; C.10-24; D.10-3024、为了证实德布罗意假设,戴维孙—革末于1927年在镍单晶体上做了电子衍射实验从而证明了:A.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B.电子的波动性C.电子的粒子性D.所有粒子具有二项性25、单个d 电子的总角动量投影的可能值为:A.2η,3η;B.3η,4η;C.η235,η215; D.η3/2,η5/2 . 26、锂原子主线系的谱线在不考虑精细结构时,其波数公式的正确表达式应为:A.nP S -=2~ν; B. S nP 2~→=ν; C .nP S →=2~ν; D .S nP 2~-=ν 27、碱金属原子的光谱项为:A.T=R/n 2; B .T=Z 2R/n 2; C .T=R/n *2; D. T=RZ *2/n *228、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重结构是由于下列哪一项产生:A.相对论效应B.原子实的极化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D.价电子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29、下列哪种原子状态在碱金属原子中是不存在的:A .12S 1/2; B. 22S 1/2; C .32P 1/2; D. 32S 1/2.32D 5/230、对碱金属原子的精细结构12S 1/2 12P 1/2, 32D 5/2, 42F 5/2,22D 3/2 ,32D 3/2这些状态中实际存在的是:A.12S 1/2,32D 5/2,42F 5/2;B.12S 1/2 ,12P 1/2, 42F 5/2;C.12P 1/2,32D 5/2,22D 3/2;D.32D 5/2, 42F 5/2,32D 3/231、氢原子光谱形成的精细结构(不考虑兰姆移动)是由于:A.自旋-轨道耦合B.相对论修正和极化贯穿C.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D.极化.贯穿.自旋-轨道耦合和相对论修正32、对氢原子考虑精细结构之后,其莱曼系一般结构的每一条谱线应分裂为:A.二条B.三条C.五条D.不分裂 33、氦原子由状态1s2p 3P 2,1,0向1s2s 3S 1跃迁,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A.0;B.2;C.3;D.134、氦原子由状态1s3d 3D 3,2,1向1s2p 3P 2,1,0跃迁时可产生的谱线条数为:A.3;B.4;C.6;D.535、氦原子有单态和三重态两套能级,从而它们产生的光谱特点是:A.单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皆为三线;B.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双线,三重能级各线系皆为三线;C.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双线;D.单重能级各线系皆为单线,三重能级各线系较为复杂,不一定是三线. 36、下列原子状态中哪一个是氦原子的基态?A.1P 1;B.3P 1 ;C.3S 1; D .1S 0 ;37、氦原子的电子组态为n 1pn 2s,则可能的原子态:A.由于n 不确定不能给出确定的J 值,不能决定原子态;B.为n 1pn 2s 3D 2,1,0和n 1pn 2s 1D 1;C.由于违背泡利原理只存单态不存在三重态;D.为n 1pn 2s 3P 2,1,0和n 1pn 2s 1P 1.38、一个p 电子与一个s 电子在L -S 耦合下可能有原子态为:A.3P 0,1,2, 3S 1 ; B .3P 0,1,2 , 1S 0; C.1P 1 , 3P 0,1,2 ; D.3S 1 ,1P 139、电子组态2p4d 所形成的可能原子态有:A .1P 3P 1F 3F ; B. 1P 1D 1F 3P 3D 3F;C .3F 1F; D.1S 1P 1D 3S 3P 3D.40、在正常塞曼效应中,沿磁场方向观察时将看到几条谱线:A .0; B.1; C.2; D.341、正常塞曼效应总是对应三条谱线,是因为:A .每个能级在外磁场中劈裂成三个; B.不同能级的郎德因子g 大小不同;C .每个能级在外场中劈裂后的间隔相同; D.因为只有三种跃迁 42、B 原子态2P 1/2对应的有效磁矩(g =2/3)是 A. B μ33; B. B μ32; C. B μ32 ; D. B μ22. 43、原子处于2P 1/2态,其原子磁矩的投影值为: A. B μ33; B. B μ32; C. 13B μ ; D. B μ22 44、在强外磁场中原子的附加能量E ∆除正比于B 之外,同原子状态有关的因子有:A.朗德因子和玻尔磁子B.磁量子数、朗德因子C.朗德因子、磁量子数M L 和M JD.磁量子数M L 和M S45、塞曼效应中观测到的π和σ成分,分别对应的选择定则为:A ;)(0);(1πσ±=∆J M B. )(1);(1σπ+-=∆J M 0=∆J M 时不出现;C. )(0σ=∆J M ,)(1π±=∆J M ; D. )(0);(1πσ=∆±=∆S L M M46、某原子处于4D 1/2态,若将其放于弱磁场中,则能级分裂为:A .2个; B.9个; C.不分裂; D.4个47、判断处在弱磁场中,下列原子态的子能级数那一个是正确的:A.4D 3/2分裂为2个;B.1P 1分裂为3个;C.2F 5/2分裂为7个;D.1D 2分裂为4个48、判断处在弱磁场中,下列原子态的子能级数那一个是正确的:A.4D 3/2分裂为2个;B.1P 1分裂为3个;C.2F 5/2分裂为7个;D.1D 2分裂为4个49、在磁场中钙原子的一条422.7nm λ=谱线呈现正常塞曼效应。
(1)在B=3T 磁场中分裂谱线的频率差:A .14GHz ; B. 28GHz ; C.42 GHz ; D.40 GHz(2)在B=3T 磁场中分裂谱线的波长差:A .0.025nm ; B.0.25nm ; C.2.5nm ; D.25nm50、当镉光源放在8.6mT 的磁场中,在垂直磁场方向上测量光谱时,镉的红线分裂为三条谱线,其频率间隔为120MHz ,试计算电子的荷质比。
A .111.7510/⨯C kg ; B. 121.7510/⨯C kg ;C .113.7510/⨯C kg .; D. 123.7510/⨯C kg51、元素周期表中:A.同周期各元素的性质和同族元素的性质基本相同;B.同周期各元素的性质不同,同族各元素的性质基本相同C.同周期各元素的性质基本相同,同族各元素的性质不同D.同周期的各元素和同族的各元素性质都不同52、当主量子数n=1,2,3,4,5,6时,用字母表示壳层依次为:A.K L M O N P; B.K L M N O P;C.K L M O P N;D.K M L N O P;53、在原子壳层结构中,当l =0,1,2,3,…时,如果用符号表示各次壳层,依次用下列字母表示:A.s,p,d,g,f,h.... B.s,p,d,f,h,g...C.s,p,d,f,g,h...D.s,p,d,h,f,g...54、有一原子,n=1,2,3的壳层填满,4s 支壳层也填满,4p 支壳层填了一半,则该元素是:A.Br(Z=35); B.Rr(Z=36); C.V(Z=23); D.As(Z=33)55、由电子壳层理论可知,不论有多少电子,只要它们都处在满壳层和满支壳层上,则其原子态就都是:A.3S0; B.1P1;C .2P1/2;D.1S0.56、某个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是1s 22s 22p 63s3p,此原子是:A.处于激发态的碱金属原子;B.处于基态的碱金属原子;C.处于基态的碱土金属原子;D.处于激发态的碱土金属原子;57、硫原子基态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63s 2p 4,其基态原子态为A. 2P3/2 B.1P1;C.2P1/2;D.1S0.58、碳原子基态电子组态为1s 22s 22p 2,其基态原子态为A. 2P3/2 B.1P1;C.2P1/2;D.1S0.59、假设氦原子(Z=2)的一个电子已被电离,如果还想把另一个电子电离,则至少需提供多少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