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1一、张喜田与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华盛制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吉林省玉顺堂药业有限公司侵犯发明专利纠纷案(2011-01)【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专利的侵权纠纷中,方法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只包含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原始产品,不包含对原始产品做进一步处理后获得的后续产品。

二、梅州市梅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江南信用社诉罗苑玲储蓄合同纠纷案(2010-01)【裁判摘要】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所谓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

仅是针对特定主体的对内管理行为,不涉及公共利益的规定,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违反该规定不能导致合同无效。

二、用户作为专业金融机构,对于关乎出乎切身利益的内部业务规定,负有告知储户的业务。

如银行未向储户履行告知义务,当双方对于储蓄合同相关内容的理解产生分歧时,应当按照一般社会生活常识和普遍认知对合同相关内容作出解释,不能片面依照银行内部业务规定解释合同内容。

三、上海全能科贸有限公司诉上海知识产权局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案(2010-01)【裁判摘要】人民法院审理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行政案件,应当结合专利侵权纠纷民事案件的审理特点,在开展全面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重点审查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中所认定的制造、销售涉嫌侵权产品的事实是否客观准确。

四、湖南省嘉禾县锻造厂、郴州市伊斯达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诉湖南省华光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嘉禾县华光钢锄厂侵犯商标权纠纷案(2011-02)【裁判摘要】在商标侵权纠纷案件中,判断被控侵权标识与主张权利与主张权利的注册商标是否近似,除应在结合所涉商标的文字的字形、读音和含义,图形的构图和颜色、各构成要素的组合机构等基础上,还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所涉商标使用的历史状况、相关公众的认知状态、是否已经形成稳定化的市场秩序等因素,对其整体或者主要部分是否具有市场混淆的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五、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诉北京大地恒通经贸有限公司、北京天元盛唐投资有限公司、天宝盛世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江苏银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宜宾俄欧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进出口代理合同纠纷案(2011-02)【裁判摘要】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该条第二款规定:“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但公司违反前述条款的规定,与他人订立担保合同的,不能简单认定合同无效。

第一,该条款并未明确规定公司违反上述规定对外提供担保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第二公司内部决议程序,不得约束第三人;第三,该条款并非效力强制性的规定;第四,依照该条款认定担保无效,不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和交易的安全。

六、华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华建机械翻译有限公司与广州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谢雄平、张贺平、仇绍明、黄若浩合作协议纠纷案(2011-03)【裁判摘要】为达成合作目的,当事人签订多个合同,但仅在一个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涉及该合同的仲裁裁决生效后,又因其他未约定仲裁条款的合同的争议形成诉讼,一方当事人仅以仲裁裁决已经生效为由主张人民法院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生效仲裁裁决依据的合同与人民法院处理争议案件依据的合同不同,人民法院审理的内容也不涉及仲裁条款约定事项的情形下,一方当事人以“一事不再理”为由主张人民法院不应重复处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七、绵阳市红日实业有限公司、蒋洋诉绵阳市高新区科创实业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效力及公司增资纠纷案(2011-03)【裁判摘要】一、在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公司作为行为主体实施法律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公司内部的意思形成阶段,通常表现为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一是公司对外作出意思表示的阶段,通常变现为公司对外签订的合同。

出于保护善意第三人和维护交易安全的考虑,在公司内部意思形成过程中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只要对外的表示行为不存在无效的情形,公司就应受其表示行为的制约。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

从权利上看,股东对于新增资本的优先认缴权属于形成权。

现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该权利的行使期限,但从维护交易安全和稳定经济秩序的角度出发,结合商事行为的规则和特点,人民法院在处理相关案件时应限定该项权利行使的合理期间,对于超出合理期间行使优先认缴权的主张不予支持。

八、段天国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案(2011-03)【裁判摘要】根据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十八条的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

保险合同中规定有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生产效力。

据此,保险人有义务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向投保人就责任免除条款作出明确的说明,前述义务是法定义务,也是特别告知义务。

如果保险合同当事人对保险人是否履行该项告知义务发生争议的,保险人应当提供其对有关免责条款内容作出明确解释的相关证据,否则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九、兰州正林农垦食品有限公司与林柏君、郑州正林食品有限公司债务纠纷再审案(2011-04)【裁判摘要】案外人在可以通过另行提起诉讼解决其与案件一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且案件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支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最初的调解书不涉及案外人与案件乙方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情况下,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关于案外人提起再审申请的规定,应予驳回。

十、祁县华誉纤维厂诉祁县人民政府行政赔偿案(2011-04)【裁判摘要】修订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该条规定了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责;二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存在因果关系。

获得国家赔偿的前提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到的损害是不法利益,即使是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国家也不承担赔偿责任。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在修改本法时仍然坚持了违法利益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原则。

十一、深圳富山宝实业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福星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区福永物业发展总公司、深圳市金安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纠纷案(2011-05)【裁判摘要】合同一方当事人构成根本违约时,守约的一方当事人享有法定解除权。

合同的的解除在解除通知达到违约方时即发生法律效力。

解除通送达时间的拖延只能导致合同解除时间相应后延,而不能改变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没有在约定合同解除异议期间,在解除通知送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十二、山西省府谷县人民检察院诉郝卫东盗窃案(2011-05)【裁判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排除刑法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在审理盗窃案件,盗窃数额是判断犯罪情节和社会危害性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还应综合考虑案件其他情节及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因素。

如果盗窃犯罪的情节特殊,综合判断犯罪情节确属轻微的,及时犯罪数额巨大,也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判断某一盗窃犯罪行为是否属于刑法第三十七条的“情节轻微”,要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综合考虑犯罪手段、犯罪对象、退赃情况及社会反应等情况,客观评价刑法处罚的必要性。

在案件具有特殊的事实、情节等情况下,要切实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真正做到准确裁量、刑罚相当。

十三、张建中诉杨照春股权确认纠纷案(2011-05)【裁判摘要】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该合同如无合同法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约定认定有效。

实际出资人有权依约主张投资权益归属。

如实际出资人要求变更股东登记名册,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有关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的股权转让纠纷中,以在所涉公司办公场所张贴通知并且向其他股东邮寄通知的方式,要求有其他股东提供书面回复意见,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表示同意股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该股权转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名义出资人应依约为实际出资人办理相应的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十四、范有孚与银建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营业部期货交易合同纠纷再审案(2011-06)【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期货公司采取情形平仓措施必须具体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客户保证金不足;二是客户没有按照要求及时追加保证金;三是客户没有及时自行平仓。

期货公司违反上述规定和合同约定强行平仓,导致客户遭受损害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十五、浙江省德清县上武汽车修理厂诉董艳峰损害赔偿纠纷案(2011-06)【裁判摘要】案由是当事人诉讼请求所指向的法律关系。

在案件存在多个法律关系时,尽管与诉讼请求在法律上、事实上有直接关联的法律关系才是案由。

在侵权法律关系中,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之一是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否则侵权行为不能成立,行为人对损害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

十六、周益明诉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2011-06)【裁判摘要】产权交易所所发布的产权交易信息是向不特定主体发出的要约邀请。

根据产权交易市场的交易管理办法和交易习惯,信息一经发布,公告期内一般不得变更,但在无举牌申请人举牌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产权出让人的意愿,根据产权交易所的有关规则进行信息变更。

举牌申请人在信息变更之后签收载明新信息的相关法律文件并举牌参加交易,应视为清楚并认可产权交易信息的变更。

举牌申请在知晓变更情况下参加交易,在交易结束后,又请求确认该信息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