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试技巧:HR最喜欢问的30个问题,教你避开面试套路_面试技巧_模板

面试技巧:HR最喜欢问的30个问题,教你避开面试套路_面试技巧_模板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印第安人有种说法,不能太过急切的希望一份成功,太急切了就会赶跑它。因此,从容面对面试机会,从内心深处将它视作一次检验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而不要背上”多难得啊,如果成功,我的生活将如何如何;如果失败,我的生活又如何如何”这样的包袱。入面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不是唯一的一次机会,要充分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第二个问题,有些求职者,完全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谈个人具备的一些素质。
而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了解求职者对人力资源工作的理解程度,我希望听到的回答是,能从人力资源工作的角度,谈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症状4:
不诚实、不积极
许晶华:这个也是我在面试时常问的问题。主要考察求职者面对困境的能力和求职者的诚信度。这个问题由于现场时间有限,没来得及问。
面试技巧:HR最喜欢问的30个问题,教你避开面试套路_面试技巧_模板
面试技巧:HR最喜欢问的30个问题,教你避开面试套路
请你用两分钟
介绍一下自己
考察点
这通常是主考官问的第一个问题,因为后面会问很多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重点考察的是以下三项能力:
1)表达能力。看求职者回答是否有条理。因为基本信息在简历中已有写了。
小伙伴们,你现在处在哪个阶段呢?努力哦!
症状1:
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
面试题目:
1、请你告诉我,如果你应聘安利公司,你认为自己有哪一方面的优势?
2、现在大学毕业生,1-2年内,跳槽率很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自己会怎么做?
饶俊: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可以看到,求职者非常注意地听了我刚才对安利公司的介绍,安利对人才的普遍要求,所以非常有针对性地介绍了自己的优势,比如比较善于与人合作,这非常好。
不足的是,他们只是说具备团队精神,那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确实具备团队精神呢?比如说,在学校里组织过哪些活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团队协作,把活动做得更成功,如果有这样的实际例子来加以辅证就更好了。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求职者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回答缺乏逻辑性,甚至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一会儿说喜欢什么,但之后又说那是浪费时间之类的。
他们的回答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太长,往往绕了一个大圈子,才回到主题。面试回答最好是直奔主题。另外是,他们在回答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自信不够,要自信地表达自己,不感动自己,如何去感动考官呢?
症状2:
认知不够、定位不清
许晶华:这个问题是我主要考察求职者的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者的计划性,二是求职者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一个人的情商、智商有高有低,但是计划是求职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尤其是现在,求职者面对的选择比较多,若求职者没有很好地规划自己,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很容易走弯路,在哪一方面都难以有所建树。而交流和沟通,是求职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症状3:
答非所问
面试题目:
1、你现在是在国企工作,你提到希望到外企去发展。那么请你告诉我,你认为这两种企业的文化有什么不同?你会如何解决?
2、你今后希望从事人力资源工作,那么你认为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饶俊:对于我的第一个问题,我想听到的回答是,求职者应从思维方式这些方面来考虑,比如一些国有企业员工思维比较程式化,而外企希望求职者要有开拓精神、创新精神,主动地想问题、解决问题等。我希望求职者能从这些方面来谈。
一、如果自己有特殊情况下班,会和主管说明。
二、自己会尽力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三、如果有条件,强调自己能加班的客观条件,比如自己目前单身,没有任何家庭负担,平时也没什么事,不如加班或学习。但如果条件不具备,表明态度即可。
4)千万不要问,有没有加班费,这是找死的节奏。可以事后问HR.
请你说说
3)想了解一下你的自我评价。
回答提示
1)切忌把自己说得太完美,一定要让对方觉得真实可信。
2)无论是讲优点、缺点,都一定要考虑到三个结合:
一、与自己的成长经历相结合。
二、与自己的工作经历相结合。
三、与应聘的工作特质相结合。
3)说到缺点的两个禁忌:
一、不能说自己的缺点是常人不能接受的特点,比如小心眼、爱批评。说到缺点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强调你的某个优点的带来的不足,比如我比较诚实,所以有时不够圆滑。
4)要显得有礼貌,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都说一句”谢谢”.
5)如果你自己觉得和主考官一见面比较投缘,可以问”我从哪里说起呢”,让对方说出他想了解的点,然后你再一一说明。
你的性格如何
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考察点
这个问题同样考察三点:
1)主考官知道性格不是问出来的,看看你有多坦诚。
2)这是一个压力式提问,常常让人感觉不好回答。所以,面试官想看到你如何面对这种问题,尤其会如何讲自己的缺点。这个问题对于助理、服务、销售岗位尤为重要,因为在现实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类似问题,比如向客户展示自己公司产品的优、缺点。
那么怎样才能成功跨越前两个阶段到达第三个阶段呢?我想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多经历、多练习。影片《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您要想人前显赫就得人后受罪”,出色的发挥一定是在平时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只有多练习,才能真正做到从容自信,否则,如果平时积累不多、练习又做的不够,而仅仅希望临场表现出来一种自信的气势,那么,一旦问题是自己陌生的领域,就会徒增紧张,从而使得这种自信的气势也大打折扣。经历的面试多了,你会发现很多企业面试的问题和套路都很相似,通过日常多的面试,平时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模拟招聘,多动嘴,大声说出来,给自己更多的信心。
随着面试经历的增加以及各种面经的学习,那么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过去感觉是努力找话说或者面对问题不知道从哪说,现在是话多得说不完。当然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大量练习和总结的基础上,只有多经历多说多练,才能把思维打开,使得回答充实、有内容和针对性。这是第二个阶段。
随着更多的面试和进一步的总结学习,很多企业的面试问题你会发现自己都回答了无数次了,曾经努力套用的面试问题模板开始变得为我所用,答题也逐渐变得自然和符合实际,收放自如,这时,就会舍弃一些细枝末节,使回答更有力度,正所谓无招胜有招。这是第三个阶段。
2)不要让主考官觉得自己性格孤僻,比如自己目前40岁还没结婚,可以说自己有女友,只是不想结婚而已。
3)已婚但未生育的女性,无论怎么说,对方都会慎重考虑是否录用。
以下是HR最喜欢问的30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1、请你用2分钟进行自我介绍。
2、你认为自己的性格如何?说说你的优、缺点。
3、你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公司?
12、在上一家公司,你哪件事情做得最成功?
13、在上一家公司,你哪件事情做得不太成功?为什么?
14、你怎么看待加班?
15、最近一年,你做了哪些事情来提高自己?
16、你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
17、如果录用了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18、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
19、如果需要,你是否愿意出差?
20、我们正在招几个职位,你认为你的技能更适合这份工作还是其他岗位?
4、你换了不少工作,似乎稳定性不够,你怎么看?
5、你为什么应聘我们公司?
6、你认识我们公司的人吗?你是如何知道我们招此职位的?
7、除了本公司外,还应聘了哪些公司?
8、在上家公司,你的上司、同事怎么评价你?
9、你通常如何对待上司的批评?
10、如果你的工作出现失误,你接下来怎么做?
11、你之前参与了哪些项目?做了哪些工作?你做得怎么样?
21、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22、与上级意见不统一时,你将怎么办?
23、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24、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25、如果通过这次面试我们录用了你,但工作一段时间却发现你根本不适合这个职位,你怎么办?
26、如果你被录用,何时可以到职?
27、你希望在本公司工作多久?说说你的职业规划。
28、你对薪资的要求?
考察点
看你是否愿意为公司奉献,同时是否计较。
回答提示
1)只要问出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家企业加班的情况多。这家企业的加班到底多不多?可以通过侧面去了解,或者电话中问HR相关情况。
2)可以干脆地说,天底下不加班的企业很少吧。自己的原则是,只要工作没有做完,我会主动加班,这个根本不需要主管交待。
3)可以另外强调三点,具体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而定:
你的家庭情况
0.jpg
考察点
这个问题因性别、职位而异,重点考察的是以下几方面。
1)稳定性。
如果你是男性,目前已成家立业,但爱人孩子在外地,单位会有所顾虑。
如果你是女性并且未婚,如果应聘是重要岗位,单位可能会有所顾忌。
如果你是已婚女性,但未生育,如果应聘是重要岗位比如秘书、助理之类的职位,单位会慎重考虑。因为一旦要生育,需要重新找人接替工作,成本较高并且有风险。
对离职动机的回答,有两种是我不太认同的,一种是抱怨原先的公司不好,有的在理,有的不在理。但是任何公司都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键是员工进来之后遇到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而不仅是抱怨。
招聘员工的目的,就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若老是抱怨,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这样的员工到了哪里都不能处理问题。
一种是不诚实,这是让招聘者最头痛的事情。求职者自认为聪明,认为可以瞒过面试者的眼睛,实际上这是最愚蠢的,既然是面试官,总是有一定水准的。若是在原单位由于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原因而离开的话,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与其冒着被揭穿的危险,还不如坦然的说明事实,如“我想到新的环境重新开始”等等,这样坦然一些,相反更能赢得面试官的认可。
2)成熟度。如果年龄35岁以上却至今未婚,有可能考虑应聘者是否与人不好相处。
回答提示
1)弱化家庭给工作带来的不稳定性,强调自己的事业心。比如,如果自己是男性,目前爱人孩子在外地,可以一方面强调自己目前专注于事业,已习惯于这种分居生活,第二强调爱人孩子会定期过来呆一段时间,让对方觉得自己也有家庭责任感。
从现场模拟面试的3位求职者的回答来看,计划能力方面普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自己的认知不够,只知道自己的硬件,而不了解自己的软件;二是对自己发展方向的情况了解不清晰。比如,若想将来做市场部经理,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需要具备那些素质和知识等等。由于他们对发展的目标不了解,所以对中间的道路———即如何走过去也就无所适从。从交流和沟通方面来讲,有些同学答非所问、重点不清、逻辑性不强。尤其是其中一位准备将来做市场部经理的同学,从她现场的回答来看,缺乏感染力、关键点不清晰,很容易让面试官第一轮就把她淘汰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