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责任归属-相关法条
(二)责任归属 第三十五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
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 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 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 他 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 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责任归属-相关法条
第三十五条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
责任归属-相关法条
第三十七条 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 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 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 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责任归属-相关法条
第三十八条 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 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 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 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 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 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 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 服务者追偿。
何地? 4、我国《消法》是在何时通过并颁布的?
消费者保护法起源于现代工业社会。在 现代工业社会中,生产者、经营者与消 费者的界线日益明朗,双方之间的斗争 也日益尖锐。然而,在双方的利益冲突 中,消费者始终处于弱者的地位——一 是经济实力的悬殊,二是信息的不对称, 沦为典型的弱势群体。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知情权(获得正确商品信息的权利); 选择权(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 建议权(提出消费意见的权利)。
四、消费者的法定权益(重点)
鉴于该咨文的历史意义,3·15确定为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四权也为各国 公认,并加以发展和扩充。
四、消费者的法定权益(重点)
1、保障安全权 3、自主选择权 5、获得赔偿权 7、知识获取权 9、监督批评权
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 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 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 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 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责任归属-相关法条
第三十六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 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因原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 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1、广义:消法是指调整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总和。 a.消费社会关系 b.国家在保护消 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2、狭义:消法指的就是93年通过的《消 法》。
三、“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和讨论
1、教材的解释和界定 (1)消费者是个人 (家庭?单位、组织?)
(2)生活消费,非生产消费; (3)商品交换; (4)相对经营者而言; (5)其主体资格属于法定; 消费者是为了满足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 用商品或接受商品服务的,由国家专门法律确认 其主体地位和保护其消费权益的个体社会成员。
三、“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和讨论
2、我国《消法》界定
第2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 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 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应 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3、比较两种界定的不同
三、“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和讨论
4、案例讨论: (1)知假买假,为追求双倍赔偿一次
性购买100台跑步机。该购买者是否为 消费者?
九、案例讨论
案例1:游泳者溺死泳池 经营者应否担责 [案情] 原告张某夫妇之子张某与其朋友等
3人结伴于晚上买票到被告陈某开设的游 泳池游泳,游了约10分钟,同伴发现张某 不见了,即四处寻找,约2至3分钟后,同 伴发现其沉于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处,即将 他拖上岸,事发时游泳池的救生员不在场
九、案例讨论
2、知悉真情权 4、公平交易权 6、依法结社权 8、维护尊严权
五、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定或依约定履行义务 2、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的义务 3、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义务 4、不作虚假宣传的义务 5、标明经营者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 6、出具凭据和单据的义务 7、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和服务的义务 8、承担“三包”和其他责任的义务 9、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交易的义务 10、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义务
且被告没有配备医护人员,张某某溺水后 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身亡。原告为此诉 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原 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 问题:原告的请求是否合法?法律依据是 什么?
九、案例讨论
责任归属-相关法条
第三十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 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 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 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 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 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八、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2)某单位职工在工作时使用单位购 买的燃气炉时爆炸,导致身体残废,该 职工是否可以依据《消法》进行索赔?
三、“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和讨论
消费者与经营者应是一个对称概念。 商品、服务的享用处在终端意义上, 不能再转化,就是最终消费(终 极),其主体便是消费者。
四、消费者的法定权益(重点)
消费者权利是各国消法和保护消费者的一个核 心内容。它最早是由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2 年3月15日向国会提交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 总统特别国情咨文》中倡导的,概括指出了消费者 的四权:安全权(获得商品的安全保障权利);
六、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
协商和解 请求消协调解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根据仲裁协议提起仲裁 向人民法院起诉
七、赔偿责任主体和责任归属(重点)
(一)赔偿责任主体
1、生产者 2、销售者 3、服务者 4、企业分立、合并后的经营者 5、营业执照的出借人、出租人 6、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 7、广告经营者
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消费者的法律界定 2、消费者的法定权益 3、消费纠纷中的责任承担主
体和责任归属
一、消费者保护运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产生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消费者保护运动产生在何 时何地?
2、我国的消费者保护运动起始于何时? 3、世界上第一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生在何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