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电力工程部分(2015年)
11.5.8 当室内消防用水总量大于 10L/s 时,地下变电站外应设置水泵接 不适
9 合器及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室外消火栓应有永久性的明显标志。
用
—
10
11.5.9 变电站消防给水量应按火灾时一次最大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 之和计算。
已执 图纸卷册 行 号:S0101
11
11.5.11 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 2 条;当其中 1 条损坏时,其 余的吸水管应能满足全部用水量。吸水管上应装设检修用阀门。
置
单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
丁
二级
无含油电气设备
戊
二级
油浸变压器室
丙
一级
气体或干式变压器室
丁
二级
电容器室(有可燃介质)
丙
二级
干式电容器室
丁
二级
油浸电抗器室
丙
二级
已执 行
图纸卷册 号:T0301、
S0101
3
干式铁芯电抗器室 总事故贮油池 生活、消防水泵房 雨淋阀室、泡沫设备室 污水、雨水泵房
丁
二级
许接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
表 3.0.6 场地覆盖层厚度
等效剪切波速
m/s
Ⅰ0
5
Vs>800
d=0
场地类别
Ⅰ1
Ⅱ
Ⅲ
—
—
—
Ⅳ
已执 图纸卷册
—
行 号:T0301
800≥Vs>500
d=0
—
—
—
500≥Vse>250
d<5
d≥5
—
—
250≥Vse>150
d<3
3≤d<50 d≥50
—
××110kV 变电站新建工程
电气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 执行检查表
2015 年 10 月
批准: 审核: 编写: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序 号
输变电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
××110kV 变电站新建工程 ××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强制性条文内容
卷册 分类 项目 经理
执行 情况
相关 资料
公用部分设计
表 4.1.1:《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2013)
1.0.10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均应符合现行 已执 图纸卷册
4 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的有关规定。
行 号:T0308
3.0.6 工程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照
表 3.0.6 划分为四类,其中 I 类分为 I0、I1 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 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 3.0.6 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
屋内配电装置楼(室)
继电器室
13
油浸变压器(室)
电抗器(室)
电容器(室)
蓄电池室
电缆夹层
生活、消防水泵房
火灾危险类别 E(A) E(A) E(A) 混合 混合 混合 C E A
危险等级 严重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轻
已执 图纸卷册 行 号:S0101
11.5.20 下列场所和设备应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介质电容器室、继电器室。 2 地下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其主控通信室、配电装置室、可燃 介质电容器室、继电器室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将 14 火警信号传至上级有关单位。 3 采用固定灭火系统的油浸变压器。 4 地下变电站的油浸变压器。 5 220kV 及以上变电站的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 6 地下变电站、户内无人值班的变电站的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
不适 用
—
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规定的方法对设计地震动参搬
进行修正。
1
3.0.9 场地地质勘察应划分对电力设施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并应提供电力设施的场地覆盖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和岩土地震稳定性(滑 已执
7 坡、崩塌等)评价结果,以及对液化地基提供液化判别、液化等级、液化
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 震等级应按表中框架对应的抗震等级确定,适用的最大高度应允许比框架适当增加。
表 4.2.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
11.1.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 11.1.1 的 规定。
图纸卷册 号:T0307、
T0308
2
钢பைடு நூலகம்混 凝土框 架结构
高度(m) ≤25 >25
框架
四
三
大跨度 三
框架
≤25 >25 三二
二
≤25 >25 二一 一
≤25 一 一
钢筋混 凝土框 架抗震 墙结构
高度(m) ≤60 >60
框架
四
三
抗震墙
三
≤60 >60 三二
二
≤60 >60 二一 一
≤50 一 一
1 1.0.3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力设施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已执 图纸卷册 行 号:T0308
1. 0.7 电力设施中的建(构)筑物根据其重要性分为三类,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重要电力设施中发电厂的主要建(构)筑物和输变电工程供电建(构)
2 筑物为重点设防类,简称为乙类。
已执 图纸卷册 行 号:T0308
丙
一级
戊
二级
戊
二级
戊
二级
11.1.3 变电站内的建(构)筑物与变电站外的民用建(构)筑物及各类厂 已执 图纸卷册
2 房、库房、堆场、贮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 的有关规定。
行
号:T0301
11.1.4 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11.1.4 的 规定。
2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
划图》GB 18306 取电气设施所在地反应谱特征周期,并根据场地类别调整
确定;或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按电气设施所在地
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按表 5.0.3-2 采用。如按罕遇地震计算时特征
周期增加 0.05S。
等级
10 12 5
产建筑
三级 12 14
12 14
图纸卷册
3
每组 <1
—
断路
屋外配
器油
电装置
≥1
10
量
已执
号:D0101、
行
—
10 5 10 12
T0301
(t)
5~10
15 20
单台
>
油浸变 设备
见 11.1.6
10~
10
10 5 20 25
压器 油量
条
50
(t)
>50
25 30
可燃介质电容器(室、棚) 10
建筑物 建筑物火
建筑物体积(m3)
8
耐火等 级
灾危险性 类别
≤ 1500
1501~ 3001~ 5001~ 20001~ 3000 5000 20000 50000
已执 图纸卷册 行 号:S0101
丙类
10
15
20
25
30
一、二级
丁、戊类 10
10
10
15
15
注:当变压器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时,变压器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 10L/s。
1.000
表 5.0.3-2 特征周期值
场地类别
设计地震分置
Ⅰ0
Ⅰ1
Ⅱ
Ⅲ
Ⅳ
第一组
0.20
0.25
0.35
0.45
0.65
第二组
0.25
0.30
0.40
0.55
0.75
第三组
0.30
0.35
0.45
0.65
0.90
5.0.4 对已编制地震小区划的城市或开展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 10 场地,应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
Vs≤150
d<3
3≤d<15 15≤d<80 d≥80
注:Vs 为场地岩石剪切波速;Vse 为场地土层等效效剪切波速;d 为覆盖 层厚度(单位:m)。
3.0.8 当需要在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
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进行建设时,除保证地震作用下的
6
稳定性外,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设计地震动参数可能产生的影晌,应按现
7.1.2 电力设施中的建(构)筑物应根据设防分类、烈度、结构类型和
结构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电
力设施申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 7.1.2 确定。
11
表 7.1.2 电力设施中丙类建(构)筑物的抗震等级
结构类型或建(构)
设防烈度
筑物名称
6
7
8
9
不适 —
用
已执 行
行
深度等数据。
地勘报告
5.0.1 电气设施的地震作用应接下列原则确定:
1 电气设施抗震验算应至少在两个水平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
8
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对质量和刚度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晌。
已执 行
图纸卷册 号:T0301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9 度时,大跨度设施和长悬臂结构应验算竖向 地震作用。
钢结构
高度(m) ≤50
框架支 撑
>50 四
≤50 四
>50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