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绘本阅读优化写话教学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儿童天生对图画有好感,绘本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他们对绘本百读不厌。
儿童绘本的受众是儿童,那一个个创意独特、想象新奇、个性鲜明、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牢牢地抓住孩子的心,孩子们在阅读中或阅读后会获得怎样的体验,会想说些什么,会想写些什么呢?我想儿童不但体会到儿童绘本的快乐与神奇,而且通过阅读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想象变成文字……一、绘本阅读门庭若市,写话教学不容乐观(一)绘本阅读备受宠爱的三个理由1.绘本自身的特点(1)内容丰富,吸引眼球绘本是以图画为主要载体,强调图画的精美,内容夸张并富有童趣,此外这些图画具有很高的观赏性,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延续性,前后呼应,连贯地表达一个主题,文字简练优美,便于儿童理解。
(2)形式多样,独特阅读现在的儿童绘本打破了这一规律,设计出了一些较为独特的阅读方式。
这些绘本构思巧妙、独具创意,更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除了左右方向翻页阅读,还有上下翻页阅读、两边向中间阅读、双向阅读、多条线索同时阅读。
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翻页都意味着一个惊喜,所以一页页翻阅的乐趣才是儿童绘本最吸引人的所在,独特的翻页方法所形成的特殊阅读体验更能够让绘本熠熠生辉。
(3)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绘本运用精美的图画向小朋友们传递故事信息,直观生动,语言简洁、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同时,从封面到封底,少儿都可以在图画书中体会到每一个画面的背景、色彩和线条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注意图画书的每一幅细微而有深意的细节,聆听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因而绘本贴近他们的世界,贴近他们的生活,让每一个呈现在小朋友们面前的绘本故事都通俗易懂,并富有童趣。
2.读者的认知特点儿童是绘本阅读的主要读者,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量不够,掌握的字词较少,: 但是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爱表达,形象思维生动具体等特点。
儿童绘本发展了儿童的视觉想象、抽象思维(右脑思维),这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们跟随图画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中,就像专家所讲“孩子们期待打开图画书的封面后,能看到另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们可以忘我的走进那个世界,进行快乐的体验和历险,最后合上书时又回到现实中。
”儿童绘本中各种巧妙运用图画幅面的大小变化及其外形的变化释放图画阅读的这个奇妙特点,为孩子们创造出更为广阔的阅读想象空间。
不仅其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心理世界,书籍形态也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而且要考虑书籍对儿童成长的重要帮助、指导、教育意义。
3.社会对绘本青睐(1)专家建议读绘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老师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中就说 “图画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
”好的绘本能够激发儿童对书籍、对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育和人格培养。
(2)新绘本层出不穷近几年,国外引进或是国内原创的儿童绘本层出不穷,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儿童绘本形形色色,其中不乏很多形式新颖,构思独特的作品,比如有些加入了声音、触感、味道等多种元素,丰富了儿童绘本原本较为单一的视觉功能,还有一些绘本以半成品的形态出现,需要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完善,从而大大增加了阅读的互动性。
(3)家校为孩子买绘本越来越多家长认识到绘本的独特魅力,绘本近年来逐渐风靡,在此背景下,各校也纷纷开展绘本阅读课程。
阅读绘本的场所也增多了,绘本馆、书店、图书馆里的绘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备受青睐的儿童绘本的阅读只限于读吗?止步于读吗?值得深思!(二)写话教学被打入冷宫的三个理由写话是指在教师有效的指导教学下,学生利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想法,思考和情感记录下来的活动,是学生创造性表述和自由表达的重要形式。
写话是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后续作文的基础性活动。
写话教学作为习作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写话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
1. 课程目标难于达成《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1-2 年级)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认为: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掌握的字词较少,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所以让他们写话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虽篇幅不长,但写话时,从字到组词,到连词成句,再至连句成段,一词一句必须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通过思考去组织语言,再用文字写下来。
这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比较困难。
2.教师指导写话欠缺从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看,低年级的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除了课本中写话训练外,平时在课堂上没有将说话与写话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训练。
大多数教师只是在完成课时任务,写话教学局限于课本,对写话素材的挖掘不够广,而且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求过高,束缚太多,起点太高,没有遵循课标要求,着力培养小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导致小学生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就对作文产生了畏难心理。
3.学生写话兴趣不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不高,写话动机不端正,很少有人真正喜爱写话,愿意主动写话;写话质量不高,写话能力参差不齐,主要存在错别字较多,语言不流畅,标点使用不规范,缺乏个性等各种问题;缺乏写话的素材和系统的写话训练,写话内容单调、重复等。
因为难,学生对写话易产生畏难心理,对写话丧失兴趣。
二、绘本阅读为写话教学铺砖添瓦绘本阅读说写空间广阔,易于对孩子们进行写话能力训练。
绘本画面的动态性,绘本情节预留想象空间的广阔性,绘本内容的生活性,都给我们的写话训练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一)读绘本激发写话的兴趣1.读出激情,情动辞发绘本的图画夸张诙谐,能一下抓住孩子的心,调动孩子的情绪,从而激发读下去的兴趣。
比如《我爸爸》,孩子们一下子就被绘本中有趣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穿着格子睡袍的老爸时而变成灵活的鱼儿,时而变成可爱的河马,时而变成空中飞人,时而变成舞蹈家,多有趣呀!老师趁势引导孩子们融入绘本故事情节,与孩子们一起观察图画,一起猜测情节的发展,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充分调用各种感官丰富故事的内涵,点燃孩子们强烈的表达冲动。
此时,孩子们已不再觉得“说话”是一种负担了。
他们争相发言,急于表达。
真正达到了“情动辞发”、“不吐不快”的境地。
2.读进故事,真实演绎读图不是简单的看图,而是要教给孩子读的方法。
通过看一看,读一读、猜一猜、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将孩子带进故事,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图文结合,并加上老师用儿童化的语言来进行画面的补充说明,在明显处故作停顿疑惑,激发孩子来猜想,勾起孩子说话的欲望。
让孩子看着看着就走进图画中去,化身为书中的人物,演绎书中的故事。
3.读到深处,敢想敢写在指导低年级绘本写话《我妈妈》中,图上的妈妈是电影明星,画面就带领大家认识了世界有名的明星———玛丽莲·梦露……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妈妈多么完美,多么爱我!图画让孩子收获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学会了仔细看图,看出图面上主要的内容,更加看出图画周围隐藏的内容。
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明白看图原来要这样来看的。
这样孩子才会把绘本容变得更加丰实。
(二)读绘本让写话有章可循绘本中的语言文字比较简单,有的整本就用了一个句式,有的是用两个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可模仿性。
这些句式也降低了孩子学写话的难度,并且教会孩子如何用一句话表达完整。
1.仿写经典句式许多绘本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画面紧密搭配,重复的结构,简单有趣的语言,是孩子们仿说的好媒介。
在仿说的过程中,孩子去探索作家笔下描绘的世界,运用语言,迁移绘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
如《姥姥去了遥远的地方》,讲述了小兔子在童年的时光里跟姥姥相依相伴的故事。
“春天,我们一起喂松鼠”,“夏天,我们一起养乌龟”,“秋天,我们一起扫落叶”,“冬天,我们一起滑冰车”。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小兔子和姥姥还会干什么呢?让孩子们学着绘本当中的句式来说一说。
孩子们积极动脑,发言很是踊跃。
通过这样的说话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去搜索脑海当中的词汇,丰富与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扩写图后故事绘本的语言大多比较简洁精炼,有相当大的延伸空间。
我就抓住这样的句子引导孩子发散开去,把句子说具体、说生动。
又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就在读图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想象、抓住动作来说说鼠小弟是怎样学小猴、长颈鹿、犀牛……去“拿”苹果以解馋的。
这样的练说因为有了故事图画的情景和语言上的样本,让孩子兴致盎然,有话可说,也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丰实语言。
在孩子的表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具体生动,使得绘本人物变得鲜活可爱。
这真是“润物细无声” 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自如。
3.续写故事结尾许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续说故事,于是就有了异彩纷呈的故事结尾。
如《小老鼠和大老虎》,当小老鼠和大老虎终于又成为好朋友后,它们之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一个更高更壮的家伙,犀牛。
当它们三个好朋友住在一起时又会发生什么新鲜的事情呢?”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想象去创作一个新的故事出来。
孩子们驰骋想象,众说纷纭,于是就有了异彩纷呈的故事结尾。
所以,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后,头脑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4.创写独特生活平时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将绘本中的语言进行迁移运用。
在指导绘本《我妈妈》时,当孩子们的表达冲动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们及时将“说话”的内容从绘本引向了孩子们自身,引导他们说说自己妈妈的特点,模仿自己妈妈的样子,画一幅自己妈妈的漫画……使孩子们的作文内容从绘本走向生活。
三、写话教学为绘本阅读锦上添花当孩子们喜欢上绘本之后,对绘本的喜爱往往会使孩子们产生制作绘本的念头,这是孩子们进行一个独立创造的过程。
(一)因“话”而“绘”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涂涂画画,在绘本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尝试让孩子们既话又画。
比如绘本《我爸爸》,看完绘本上我爸爸的样子,通过阅读文字,掌握了句式,孩子们的兴趣被点燃,表达的欲望如决堤的河。
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文中的句式,用图画、拼音加文字写下自己的爸爸。
虽然孩子的画只是粗线条地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爸爸,但是学生兴趣盎然,画出了独特的爸爸,写出了内心对爸爸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