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余角和补角课时教案

七年级数学余角和补角课时教案

学生尝试画出货轮的方位,教 师关注学生的作图,适时指导.
画法:以点0为顶点,表示正 北方向的射线为角的一边,画40°的角,使它的另一边OB
落在东与北之间,射线OB的 方向就是北偏东40,即客轮B所在的方向.
给学生一个规范的作图语言, 让他们体会几何语言的简洁 美,并训练尝试用几何语言思 维.
J
5

b|北*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与情境
帅生行为
设计意图
谁知道正北、正东的方向
吗?
谁能用两只胳膊比出东偏 南30°?西北方向?
让两名学生用手指出对应方 位,其他学生比较他们所指的 相同方向所在的两条直线有什 么位置关系.
学生动手实践.
让学生们明白在不冋的位置, 每个位置都有方位,并且相冋 的方向是相互平行的关系.也为 下面的例题做好铺垫,同时, 也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 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查缺补漏.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进行推理 的习惯与素养.
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培养他们 应用几何语言逻辑推理的能力.
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体会几 何语言的简洁与优美.
fp.V史3\
/inr
\
\ ■却
图1
五、例1:21与22互补,Z3与/4互补,如果21=23,那 么22与24相等吗?为什么?
若21与22互余,23与24互余,如果2仁23,那么22=24相等吗?为什么?
、1 $
关注学生的语言的规范性.
关注学生小结出互余、互补只 与数量有关,与位置无关•冋时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的学习习惯.
图2
七、小结:
八、作业:
P143. 6.7课堂反馈
思考:综合运用10.11.12.13
•180°-21=180°-23
即22=24
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对待一 些学生要适时帮助.
等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通过学生手中的三角板引入互 余关系,使得学生更容易理 解。
让学生在争论中明辨:互补与
互余只是反映角的数量关系, 而不是位置关系•两个角不一定 画在一起.
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定义的敏锐 的理解能力以及迅速抓住关键 词的能力.
引起学生注意,让他们充分 讨论.
板书
•••2A+2B=90°
•••2A与2B互余
•2A+2B=180°
•2A与2B互补
学生练习
学生思考并讨论,教师板书.关注学生的几何语言的准确 性,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 意识与能力.
•21与22互补,
23与24互补
•21 +22=180°
23+24=180°
•21 =23
四、练习:如图1中给出的各 角中,哪些互为余角?哪些互
为补角?
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30°,60°,90°,45°,45°,90°
30°+60°=90° ,
45°+45°=90°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 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余角.
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 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六例2:如图2,货轮0在航 行过程中,发现灯塔A在它 南偏东60°的方向上,同 时,在它北偏东40°,南 偏西10°,西北方向(即 北偏西45°)方向上又分 别发现了客轮B,货轮C和 海岛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 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B、货轮C、海岛D方向的射线.让学生尝试画出表示货轮C和海岛D方向的射线.
重点互余、互补的区别以及Fra bibliotek关性质难点
互余、互补的应用
板书设计
余角和补角
1.互为余角:
3•余角的性质:
2.互为补角:
4.补角的性质:
课后反思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1.一副三角板中有哪些度 数?同一三角板两个锐角 的度数和等于多少?
2.余角的定义.
补角的定义.
三、互余与互补的角与它们 的位置有关系吗?
433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要求掌握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会利用互余、互补关系求出角的度数•
数学思考
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和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识图能力•
解决问题
通过互余与互补关系的应用,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
通过互余与互补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