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早在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21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2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然而时至今日,
202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

2021年有毕
业生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21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大学生就
业难既有自身原因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等复杂的原因,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大学生毕业
等于失业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就业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较高的心态,求高薪、求舒适的
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

这样就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观偏差,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

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若鹜,而
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

一方面,东部惊呼人才过剩,大学生预期薪酬
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提出零薪上岗;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
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

许多大学生先入为主的`认为,西部就是荒漠戈壁、贫
穷落后的代名词,去那里扎根意味着纯粹的奉献,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

事实上,那里不
但有希望的绿洲、丰富的资源,更有供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大舞台。

这里不是苦行僧的炼狱,很多时候它更适合发挥你自己的才干。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通
过制定你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你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

通过实践,让学生
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大学生要学会整理你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你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
差距,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以后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

否则过时的就业观念就会导
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缺乏,
对择业缺乏充分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准备。

并且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大学生数
量的上升使得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

尤其针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
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
现不同的结果。

二、巨大的社会压力
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
消费现象严重。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
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
验。

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
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
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很多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

很多单位在招聘时
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

工作经验是需要在工作中产生的,对于这些刚刚走
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几年以上工作经验,不给他们得到经验
的机会,他们何时才能拥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经验呢。

在2021年5月16日,我国国务院
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就已经指
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从深入落实高
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促进就业
公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等。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三个要素
第一,就是大学生本身对你自己工作的定位。

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对你自己的定位
有很大偏差,
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关于这点曾说过,当代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
择业观,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卫生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广阔
的天地,只要我们定位好,认识清楚你自己的方向,总能在青春里散发出你自己的异彩。

第二,就是就业竞争力。

面对当前社会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
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自身素质,只要有能力,总会有你想要的职位在等着你。

第三点就是
心态。

俗话说,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话糙理不糙,很多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不过硬,虽然专业水平很高,但不能将你自己很好的展示出来,胆怯,不自信等情绪在应聘时
成为大忌。

所以说,除了掌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锻炼与加强,培养出良好的心态。

把握好这
三点要素,求职的概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