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本工程难点、重点、要点和关键部分的阐明及监理要点实施意见第一节对本工程难点、重点、要点和关键部分的阐明及监理要点实施意见5.1.1建筑智能工程施工:智能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智能化等子分部工程。
1、智能建筑工程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进行施工。
本项目监理部配备一名智能专业监理工程师。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承包单位的资质、营业执照及特殊工种的上岗证等相应的证明文件。
2、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的顺序进行施工及验收。
3、智能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且应包括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未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或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检测后方可使用。
4、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包括工程实施、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具体的控制内容详见智能建筑的监控措施。
其他工程施工要点和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措施请详见本监理实施方案中的有关章节。
5.1.2设备安装实施方案针对视频系统各部分的系统特点以及会议室的平面图纸要求对安装过程中的各个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做出严格的规定,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1)施工进场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进场前,项目部将组织参加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资料和施工现场环境,积极做好与甲方、装修筀等单位的配合接口工作,在必要时进行图纸会审以确定问题的解决方案。
项目负责人根据装修等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对本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施工前的各级安全、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落实。
项目部做好进场前的安全、技术教育工作,使施工给对施工工期、质量目标、文明施工等重要的施工因素有明确的认识。
2)施工该具备的条件(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齐全,并已通过会审批准。
施工人员应仔细了解现场情况,包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艺要求、施工质量标准等。
熟悉有关施工图纸及本规定。
(2)施工所需的设备、器材、辅材、仪器、机械等准备就绪,能满足连续施工和阶段施工的要求。
(3)在建筑施工时,项目部应与装修施工单位密切配合,预埋管线,支持件、预留孔、洞、沟、槽、基地、地平等都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区域具备供电装置,能保证施工用电。
3)技术保证措施(1)向甲方提供进场材料样本及质量有效保证措施。
(2)穿线前对预埋管、过线盒及终端盒进行严格检查,保证符合技术要求。
(3)要避免预埋刮破电缆,穿线后要有专人检查。
(4)安装器材、配件、线缆及前端设备时均有专业工程师在场指导。
(5)其他各步完成后,需由工程师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设备安装错漏。
4)、工程进度保护措施(1)、施工进场前,项目部结合装修等施工单位的总施工进度计划对本项目进度计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并报予甲方以作参考。
(2)施工队总施工进度计划制作每日进度计划表,施工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3)施工队的施工管理员每天对施工班组的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督察安装进度,并上报项目部。
(4)项目部成员每日对所属施工队伍的施工进度进行全面检查,督察施工进度;(5)因本项目安装工程与各专业工程的交叉施工导致工期有可能延时,项目负责人将积极与各专业负责人协调处理,当分歧仍未能及时解决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处理。
5)、测试工具(1)调试器材:信号发生器、滤波器、功放、扬声器(声源部分);传声器、测量放大器、记录设备、声级计(声音测量接受部分);频谱分析仪,数字万用表、监视器等。
(2)工程竣工后,由专业工程师进行运行测试,并保证系统性能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保证达到甲方要求的质量水平。
6)、竣工标准7)、视频信号验收标准本系统视频信号的验收引用国际GB6510-8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和《民工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验收标准分为主观评价及客观测试两方面:主观评价采用GB6510-86中五级质量损伤标准(见下表):(1)主观评价项目(见下表):主观评价项目(3)根据国标GB6510-86的要求,系统网格终端出口电平值为60-80dB。
8)、音频信号验收标准本系统音频信号的验收引用《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反指标》(GYJ25-86)、《厅堂扩声特别性测量方法》(GB4959-85)《民有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会议室扩声系统的基本要求(2)会议室音质的设计要求与相关的客观指标9)控制机房的设计要求(1)室内净高大于2.8米,楼板、地面等效均匀静荷载为3000N/平方米(2)室内面积一般大于15平方米,且室内作吸声处理;(3)照度大于150lx(4)应设置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
单独专业接地时,接地电阻≤4欧姆;共同接地网接地时,接地电阻≤1欧姆。
5.1.3门窗工程的监控措施一、门窗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有:门框出现翘曲、不方正、弯曲变形、表面粗糙、门扇翘曲、开关不灵活、出现下坠、回弹、走扇、不密封,门五金材质差,出现锈蚀;连接件质量差,并固定在灰缝中或多孔砖中;限位漏设、或调整不到位,产生脱轨;窗框与墙体结合处防水密封膏镶嵌不密实、不饱满,产生脱离;构件镶接点防水硅胶不到位。
二、监理控制措施①督促施工单位在掩扇前仔细校正框的立挺垂直度。
合页安装应牢固、深浅一致,上、下合页应同心同轴、严禁合页出现松动。
②门五金件选材要满足设计要求,出现锈蚀的须及时调换。
五金件不允许进行油漆涂刷。
③要求施工单位在铝合金门窗框固定前测量好垂直度和对角线长度,如己变形的调整后再安装,窗框与墙体间须用发泡剂、矿棉、玻璃棉等软质材料分层嵌块。
不得使用水泥砂浆直接与铝合金门窗框接触填塞。
5.1.4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监控措施1、按规定在正式施工前组织各工种专业联合审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将图纸中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尽可能解决在施工之前。
2、土建主体施工时,应协调安装与土建有关的设备基础、预留孔洞、预埋件等部位的预留、预埋工作,必须保证符合设计图纸中的各部位的相关尺寸。
3、材料进场时,监理按规定组织厂家、业主、安装单位共同验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处理,对材料的几何尺寸、管壁厚度等都必须认真检查,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4、各种材料必须要求生产厂家提供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保书、销售许可证、产品检测证明,否则监理可以要求退场,不得使用。
5、承压管道安装完后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并符合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
6、排水管安装完毕,按规定作满水或灌水试验,接口不允许渗漏,并做通球试验和检查。
7、生活饮用水、管道使用前,必须进行冲洗消毒。
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验收使用。
8、各种管道隐蔽工程必须分部位在隐蔽之前进行检查,做好试水、试压工作,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后方可验收,并填写隐蔽验收单。
9、卫生器具和给排水配件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卫生器具安装后应按规定做盛水试验。
10、给水设备的安装: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并与土建单位办理中间交接检验。
5.1.5电气安装工程的监控措施一、电气安装准备阶段的控制:(1)电气安装工程承包单位的资格审查。
(2)设计文件的复核。
开工前监理部及时组织设计交底,电气监理和电气安装工程单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电气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及工程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
(3)电气方案的审批。
在项目总监的组织下,电气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由总监签署书面的审核意见。
(4)电气安装工程所需材料、器件与设备的认定主要材料包括母线、电线、电缆、电线管、线槽、桥架、灯具、开关、低压设备,弱电器材等。
经监理审核认定(有些需监理现场见证抽查)后,方可进场使用。
二、电气安装的施工阶段控制。
(1)施工现场用电监理要点:1)外电防护安全距离和措施。
2)接零的接地保护系统,严禁零地混接。
3)配电箱开关箱要求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有防雨措施,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
4)现场照明要求做到灯具外壳必须接地,潮湿作业及手持照明灯必须使用36V以下电源,室内灯具高度低于2.4米时,要用安全电压供电。
(2)防雷接地监控要点:防雷接地与土建主体工程同等重要,它是保护大楼防止雷击的重要措施,为此,采用旁站监理,100%检查每一个焊接点和引上线的焊接标记:1)焊条在焊接前,必须事前进行烘焙,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焊条保温桶,随拿随焊。
2)要求承包单位配备技术等级高的焊工,不得随意更换,确保焊接质量。
3)避雷带安装必须采用热镀锌扁钢或圆钢。
4)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配管监控要点:1)暗配管敷设要沿最近线路敷设,尽量减少弯曲。
2)明配管不得在烟道或其他发热表面上敷设,与设备连接时,应将管子接到设备内。
3)如管路经过建设扬伸缩缝及沉降缝处进,应有补偿装置。
4)暗埋接线盒内要封堵好,防止漏浆。
(4)配线监控要点:1)放线时应采用旋转放线架放线,严禁手工放线。
2)不同电压的导线严禁穿在同一管内。
3)在线盒和开关箱内留有适当长度,导线在管内不允许留有接头。
(5)开关插座的安装监控要点:1)高度按设计要求施工。
2)开关板在门旁安装,距门框边150~200mm,且切断位置应一致。
3)插座左零右相,用检测插头100%检查。
5.1.6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的监控措施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充分理解业主意图和设计思想,对各分部工程能做到融会贯通,在设计阶段对设计进行优化、对系统和设备的选型进行审查和投资控制;2、认真做好承建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包括人员、技术、施工设备,确保施工单位的安装有能力达到工艺要求;3、要求承建单位编制施工方案并认真审核,主要审查其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以及进度安排、质量保证、施工方法、施工机具、人员配置等,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4、检查技术性要求高的工种如:电工、焊工的等是否提供有效上岗操作证。
5、严把材料、设备、成品和半成品质量关,对进场设备严格进行开箱检验,从设备及其部件的质量、数量、质保资料,以及备品、备件等:(1)、智能化系统用的信号线、控制电缆、同轴电缆、超五类4对双绞线、以及单模光纤等;(2)、消防自动报警设备的集中控制器、探测器、输入输出模块、手报按钮、以及警铃和消防广播音箱等;(3)、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架、闭路电视监控的摄像机、矩阵主机、黑白摄像枪、室外解码器、黑白音视频监视器等。
6、抓住关键部位,要求安装单位做好“三检”,并做好记录,监理要在现场加强见证、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