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佃农溺死不辍劳作匿迹A.diàn nì zhuì mìB.xì nì chuò nìC.diàn nì chuò nìD.xì ruò zhuì mì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óu li__________ 私shú______ 和mù_______yá_______门差yì_______ 不chuò_______耕作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任劳任怨:(2)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东挪西借:(3)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为富不仁:4.根据所给的意思,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
(1)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2)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 )(3)不停地劳动(耕作)。
()5.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作者的母亲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6.摘出课文中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影响的句子。
7.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是一篇(文体),作者,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下列句子,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甲句: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_________,即使摘不到,但也能使人看到曙光就在眼前。
乙句: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_____________。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③她的性格()(a、和睦b、和蔼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a、和睦b、和蔼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a、管教b、管理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边的横线上。
依次是:10.“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11.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是()a、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及任劳任怨的态度。
b、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及宽厚仁慈的态度。
12.这段文字正确的层次划分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13.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
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14.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二)课外阅读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李晓①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
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这个人,就是温家宝。
②他的母亲,叫杨秀兰。
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样。
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
那时,他和母亲住在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乓球台。
他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他带到北京。
后来,她的儿子成了国家总理。
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1942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
”他这样深情地说。
这绝不是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即兴表达,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
③三年前春天的一个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他便给母亲打电话:“妈,我讲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完了他的演讲,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
”他这才放心了。
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大红花一样。
在参加当日华人社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母亲的,并说到“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容,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一位日本老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你们中国人很幸福。
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很温暖……”④在美国访问时,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亲对他的教育。
他说:“从小母亲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
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就达到很高的境界。
”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
⑤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大厅,他向一位哭泣的母亲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哭声揪痛了他的心。
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捐助一万元给孩子治病。
在视察路上,他中途下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后来,在全国掀起了为农民工讨薪的风暴。
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
⑥多幸福啊,总理的母亲。
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
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雷打不动的,是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对他的念叨。
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一个电话。
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⑦给母亲打电话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诗里诉说的那样:“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选自《意林》2010年第10期,有删改)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6.从文中找出印证第⑥段“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三件事。
17.第②段插入总理小时候的生活片断有何用意?18.分析第⑤段“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的心在绵延奔腾”一句中加..而滚烫点词的作用。
19.从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复杂情感?三、综合运用20.仔细阅读下面的新闻,并从中提炼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中新广东网广州1月26日报道)为建设幸福广州,给力全市困难母亲家庭,广州市妇联26日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了“新年新广州妈妈同欢乐”——2011年市妇联迎新春慰问困难母亲家庭活动,为全市300户困难家庭送上春节慰问金和慰问品,并带领他们参观省博物馆、畅游海心沙公园、花城广场等广州新景点,共同感受新广州的新变化。
慰问活动上,来自番禺区化龙镇的单亲特困母亲代表许燕霞发言,向市领导、市妇联表达了困难母亲的感谢之情,也表示了她们坚强自立、克服困难、迎接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从新闻中,你读出了哪两方面的信息?四、写作训练21.请学习文中利用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以小见大的手法,刻画自己母亲的形象,写一则不少于200字的作文片段。
参考答案:1.C2.妯娌私塾和睦衙门差役不辍耕作3.(1)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2)到处向人家借钱。
(3)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4.(1)宽厚仁慈(2)吃大户(3)不辍耕作5.作者的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并且深明大义,热爱劳动。
6.①“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②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7.回忆录军事家政治家8.略9.依次是:bac10.排比11.b12.d13.C14.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
15.温总理日理万机,却不忘常给母亲打电话。
16.在日本成功演讲后,他将第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在美国访问时,回忆幼时母亲对他的“四真”教育;在天津帮一位母亲救助生病的孩子;在视察时向一位母亲了解民情,掀起为农民工讨薪的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次情不自禁地流泪。
17.插入部分写出总理小时候经历的战争苦难和生活的艰辛,交代他“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的背景,为下文作铺垫。
18.“柔软”表现了总理的善良,“滚烫”表现了总理的赤诚。
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温总理对母亲、对人民的浓浓爱意与满腔热忱。
19.牵挂和关心。
20.(1)广州市政府热情关怀困难母亲家庭;(2)困难母亲满怀感激,信心十足迎接新生活。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