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美国主流电影看美国主流文化

从美国主流电影看美国主流文化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Jo u rn al o f Harb in Vo catio n al & Tech n ical Co lleg e ?53? 从美国主流电影看美国主流文化张琪(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摘要:电影是一类特殊的文化载体,取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不同层面。

美国主流电影即美国好莱坞各大电影工厂制作的反应时代不同主题的电影作品。

美国主流文化是指美国统治阶层和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它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

美国主流文化主要强调个人价值,民主自由,开拓和竞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

而从美国主流电影便可以窥探到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关键词:电影;文化;主流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8970 —(2010)03 — 0053 — 02 约翰.E.奥康纳指出,电影是“历史留下的视觉证据”是,“更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大文化体系的一部分”电影是一种。

特殊的文化载体,它能够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人们的风俗礼仪、信仰、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世界观等等。

电影是最视觉化的艺术,它往往在故事中蕴含着哲理。

这些哲理都是关于生活、爱情、友谊、和平以及人类的本质。

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载体,电影取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不同层面,能够向人们呈现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因此,从美国电影可以看到美国文化不同层面的点滴。

一、美国主流电影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美国主流电影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反战题材的、反映个人主义题材的、反映民主自由意识的、反映民族团结的、反映英雄主义题材的、反映开拓和竞争意识的和反映宗教文化的。

在美国主流电影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的电影作品都不外乎以上的电影题材和类型。

美国主流电影的特点则是反映美国社会的主旋律,即社会统治阶层所倡导和追求的美国精神。

其电影素材总是取自于生活现实,无疑美国电影会以最直观的影像形式向我们展现美国社会的不同层面。

二、美国主流电影中美国文化的积极因素在诸多美国电影中都能看到美国主流文化的表现,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的美国主流电影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反映美国文化的积极因素。

例如,1994年的美国经典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通过对主人公阿甘人生的描述,从很多方面反映了美国人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的同名畅销? 小说改编的,通过对一个智商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独特的角度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现。

它使美国人重新审视了国家和个人的过去,重新反省美国人的本质。

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诚实、守信、认真、勇敢而重视感情,对人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别人拒绝,他只是豁达、坦荡地面对生活。

阿甘是典型的美国人,导演在影片中塑造的阿甘的形象正是心中真正美国人的形象,也是每个美国人心中的偶像。

同时,也强调了美国人心中的“美国梦”在标榜机遇平等的美国,。

无论你是何种肤色,无论你智商高低,只要能够像阿甘一样努力,你就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迷失自我,就如同电影中一直跟随在阿甘身后奔跑的人们,他们不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只是盲目的跟在阿甘的身后。

这也正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写照,很多美国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失望至极,他们找不到自己前进的动力和对生活的感知,所以才会迷失自我,盲目的跟随在别人身后。

而讽刺的是弱智的阿甘却一直能够清楚自己生活的方向,并积极乐观的面对现实,朝着一个目标和方向努力,最终实现对理想和成功的追求。

这正是导演以此对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讽刺,也是对当时大部分迷失自我的美国民众的讽刺,而阿甘的成功正是对美国人传统价值观念的肯定。

在反映民主自由的诸多美国影片中,1995年的《勇敢的心》Brave Heart和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 ,这[收稿日期]2009-12-25 [作者简介]张琪(1983-) ,男,陕西咸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美国文学及英语教学。

?54?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Jo u rn al o f Harb in Vo catio n al & Tech n icalCo lleg e 两部电影将美国人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刻画到了极致,其中又不乏对英雄主义的颂扬和赞美。

制作于1995年的美国影片《勇敢的心》是一部气势恢宏、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历史画卷。

它用新好莱坞“硬汉风格” 的叙事特点,充分、完美地演绎了13世纪末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的勇敢、? 冷峻、智慧、对爱情的坚贞和民族气节。

这部影片通过对主人公华莱士的事迹描写,充分的诠释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勇敢、智慧,同时又不乏对爱情的执着。

影片自始至终都反映着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尤其是在影片结尾主人公华莱士在被贵族迫害时最后的那声“自由” 的呼喊,将这部电影推向了最高潮,并向人们再次重申了美国人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这部影片制作于上个世纪90年代,它无疑是对处于和平年代美国人的一种昭示,保持美国人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对民主的坚定。

辛德勒的名单》《是犹太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惨剧的回顾,影片以悲观阴郁的基调和富于强烈戏剧张力的惊悚元素,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重回二战时波兰的科拉科,带领人们经历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

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最终揭示了一个主题——人类对于民主自由的追求和人类内在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

同时,还充分的反映了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对战争的反感和对生活的希望。

三、美国主流电影中美国文化的消极因素美国主流电影不但向观众展现着美国主流文化中所倡导拥护的美国精神、大国风范,同时它也向我们呈现了美国社会现实中很多消极的阴暗面。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各种族人们的不同思想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产生了使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诸多积极因素,但同时在美国短暂历史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消极的文化禁锢。

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都充斥在美国的社会现实当中。

在美国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主流电影中也充分的向人们呈现了这些不可回避的美国社会问题。

改编自康拉德原著《黑暗之心》科波拉于,1979年拍摄的经典影片《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通过对维尔德上校一行人沿湄公河逆行而上寻找库尔兹上校的过程的描述,向观众以震撼影像的方式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扭曲,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对人类灵魂的腐蚀和残害。

而改编自畅销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由罗伯特马,? 里导演拍摄于1962年的同名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Kill To a Mockingbird向人们深刻的反映了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种族歧视问题。

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充斥着整个社会,白人律师芬奇接手黑人罗宾逊强奸白人女子案件后,单纯的罗宾逊受到了来自学校同学的耻笑和原告父亲的威胁。

这样一个案件,在那个种族歧视相当严重的年代,罗宾逊的境况堪忧。

即使芬奇找到了他没有犯罪的证据,也不足以让人们抛开种族偏见。

芬奇在法庭上奋力维护事实和法律的公正,然而却没能阻止白人对黑人根深蒂固的偏见。

怀有种族偏见的白人已经把芬奇当作公敌,而罗宾逊也无法洗清罪名,最终无辜的被告罗宾逊死在狱警的枪下,原因是被告涉嫌越狱。

为什么要杀死一只不会在谷仓里做窝,也不会吃粮食,只会为人们唱歌的知更鸟呢?仅仅是因为他是个黑人,他帮助了白种女人,这个被帮助的白种女人仅仅因为她不想让白人知道她对于一个黑人有“爱”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就诬陷这只知更鸟,而知更鸟最终死在那些有色眼镜人的枪下。

影片中只有一句话讲到了知更鸟。

知更鸟是不“ 会在谷仓里做窝,也不会吃粮食,它只会为人们唱好听的歌曲。

每个看完这部影片的人在心酸之余有的便是对美国种” 族歧视的愤慨和无奈。

诸如此类,美国主流电影中很多作品都向我们呈现了美国社会现实中无法回避的消极面,我们也能从中更加深刻全面的了解到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不同层面。

四、结束语美国主流电影作为美国主流文化的特殊载体有着它不可替代的特点,取材于社会现实,以最直观的影像手段向人们呈现出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中积极与消极的不同层面。

每一部美国主流电影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和内容都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体现。

美国主流电影可以提供给我们学习和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大量素材,我们可以直观形象的通过对美国主流电影的鉴赏深刻全面的了解感触到美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各个层面。

[参考文献] [1] John E.O’ Connor . History in Image\Images in History: Reflec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y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t [J].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88, (5). [2] Kolker, Robert. Film, Form and Culture. Trans. GuoQingqing[M]. Beijing: The Press of Peking University, 2004. [3]Hall, Stuart.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e Studies[M]. London: Hutchinson press, 1980. [4]Kapsis, Robert E. The Making of a Reputation[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2. [5]叶英.不体面的种族歧视与得体的艺术表现——析美国影片《杀死一只知更鸟》[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 , (5)(责任编辑:张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