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竞争市场
企业面临两条需求曲线d和D
d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改 变产品价格,而其他厂商的 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 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 间的关系。
D表示所有的垄断竞争厂商 以至改变产品价格,该厂商 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 关系。
d与D之间的关系:当所有厂商相 同举措时,单个厂商d沿D平移; d与D的交点意味着市场供求均衡; d比D平坦,表明d比D在弹性大。
E,
E
AR
MR
Q
第一节 垄断⑼
⒐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 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不再是对单 个产品,而是数量段实行价格歧视。 其它原理同于一级价格歧视。典型 的事例是:批发价、零售价。如广 州海珠广场的鞋城,同一款式的鞋 子要五双以上才以批发价出售,否 则就是偏高的零售价。
⒑三级价格歧视
不同的市场定价或不同消费者定价
第一节 垄断⑵
⒊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 收益曲线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因为整 个市场只有一具供给企业,所 以其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
平均收益(AR):即价格线, 也就是市场需求线
边际收益(MR):小于AR线 (为什么?请联系MR与AR的关 系.)
总收益(TR)
• 垄断企业的面临的需求曲线 和收益曲线
LAC
AR
MR
Q
第一节 垄断⑺
⒏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定义:又称差别定价,即以不同 的价格销售相同的商品。其实质— 榨取消费者剩余(请看相关分析) ①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 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出 售。 生活中相应的事例较少,但从商家 卖衣服时的标价方法中可略见端倪: 一件8折,二件7折之类。
不同。据MRA=MRB=MMCR及 P(1 1 )
可得: 1 1
ed
P1 P2
ed 2 1 1
ed1
• 三级价格歧视。
弹性大的市场定低价, 弹性小的市场定高价
P
MRA DA
P1
DB MC
P2 MRB
Q Q
第一节 垄断 ⑽
⑾自然垄断:由于固定成本巨大, 以致于在产量很大(整个社会的需 求量)时,AC的主要部分仍是 AFC,AC仍在下降,还远没有进 入上升阶段,因此,该行业只能有 一个企业存在(即规模经济)。如 自来水、煤气、电力等
第7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更真实的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 垄断⑴
⒈定义:只有一个厂商;厂商生产的产品无替代品;存在 很高的进入壁垒。生活中的完全垄断行业有:自来水、电 力、管道煤气、电信、邮政、铁路等公用事业。 ⒉成因
①对资源的独占; ②专利权; ③政府的特许; ④自然垄断(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家企业来生产才能 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
产品差别:同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商标、广告 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是形成垄断的原因,从而引致一定程度的 价格控制。
⒉垄断竞争厂商的面临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 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 相对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形状曲线。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⑵
⒊垄断竞争厂商的面临的 需求曲线
P d1 d2 Q
P0
MR1
MR2
Q1 Q2
Q
P MR2 d2
Q
P1
P2
MR1
d1
Q0
Q
第一节 垄断 ⑹
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均衡条件;MR=LMC=SM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时必然获得超额利润,其原因在于企业 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SMC1 SAC1
LMC
P
SMC2 SAC2
D
P0
第一节 垄断 ⑷
• ⒌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利润最大化MR=SMC(实现 利润)
P,C
SMC
P* AC*
MR
Q*
AC D
Q
•垄断未必一定赚钱
(下图中的阴影为亏损)
P
AC* P*
SMC AC
F H
E MR O Q*
D Q
第一节 垄断⑸
⒍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由下两图可知,垄断条件下,价格与 产量之间不存在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供给曲线不存在。 更一般的结论:凡带有垄断色彩的市场,是不存在具有规律 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
一级价格歧视分析: 下图每一个矩形阴影以上的三 角形就是消费者剩余,如果商 品能无限细分,很显然,这些 三角形的面积将不断减以致于 完全消失,所以,价格歧视的 实质是—榨取消费者剩余。
P
P1
P2 P3
12 3
Q
第一节 垄断⑻
一个需要特别注解的图形(一级价格歧视中,MR
线退化为P线)
众所周知,当MR=MC时,厂商实现最大利润。因此,在下图 中,均衡点应是E点,而在一级价格歧视中,真正的均衡点是E,,
⑿政府管制:
边际成本定价P=MC
平均成本定价P=AC
资本回报率管制:实行中的困境
图解:边际成本定价PMC 平均成本定价PAC
P
P*
MC
PMC
PAC
AC
MR Q* QMC QAC
D Q
第二节 垄断竞争⑴
⒈特征:厂商数量较多,生产有差别的产品;厂商都认 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受竞争对手的报复;生产规模较小。 现实中较常见的行业:服装业、食品业、鞋袜业等。
⒋边际收益、价格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由上式可知:
MRQ
dTRQ
dQ
P
Q
dP dQ
P1
dP dQ
Q P
P1
1 ed
当ed>0时 ,MR>0,TR随着销售量Q递增而增加。 当ed<0时,MR<0,TR随着销售量Q递减而减少。 当ed=0时,MR=0,TR与销售量Q的多少无关。
大脑课间操:
请对照第3章消费者理论,有关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一节,其中,P的涨跌 与TR的关系,与本节结论有何区别?
原因何在?就在于,由于一级价格歧视是对每一个商品收取消费者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即每多卖出一个带来的收益增值(MR)等于
价格P,所以在这里,需求线不
再是与AR,而是与MR重合。
据MR=MC原则,新的均衡
点就出现在非一级价格歧视时
P
AR与MC的交点处。因此,课 本中此图还用一级价格歧视作 为图名会引起大家误解,提请 各位注意。
第一节 垄断⑶
⒊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
反需求函数:P=a-bQ,
总收益函数: TR=PQ=(a-bQ)Q=aQ-bQ2
平均收益函数:AR=a-bQ 边际收益函数:MR=dTR/dQ=a-2bQ
结论: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时,d曲线和MR曲线的纵截距是相等的, 且MR曲线的横截距是d曲线横截距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