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专业基础知识精选练习7(一)单项选择题1.内部控制按照控制的功能可以分为预防式控制和察觉式控制。
以下属于预防式控制的有( )。
A.授权审批控制B.定期核对会计记录C.实物资产的定期盘点D.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19页:内部控制按照控制的功能可以分为预防式控制和察觉式控制。
预防式控制是指为防止错弊的发生所实施的控制,如授权审批控制、职责分工控制等。
觉察式控制是指为了及时查明已发生的错弊所实施的控制,例如实物盘点、会计记录核对等。
选项A正确。
2.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对审计的影响是( )。
A.审计不能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B.控制风险可能为零C.审计必须实施或多或少的内部控制测试D.审计必须实施或多或少的实质性审查【答案】D【解析】详见教材P120页:由于内部控制具有一些固有局限,因此,审计中总是存在一定的控制风险,即在审计风险模型中,控制风险始终大于零。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注意,无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多么健全有效,都应当选择适当方法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实质性审查,即内部控制测评不能代替实质性审查。
选项D正确。
3.被审计单位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 )。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信息与沟通【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20页:控制环境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当局的观念和经营风格。
2、组织结构的设置。
3、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
4、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式。
5、员工的素质。
6、人事政策。
7、外部影响。
选项A正确。
4.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要素中的( )。
A.控制环境B.风险评估C.控制活动D.对内部控制的监督【答案】D【解析】详见教材P124页:对控制的监督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特定人员对各项内部控制设计、职责及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对控制的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对许多企业来说,内部审计部门在有效监督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选项D正确。
5.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测评中的责任是( )。
A.建立健全内部控制B.保证内部控制有效实施C.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答案】C【解析】详见教材P125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并保证其有效实施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不是必须实施的,经过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审计人员认为存在下列情形的,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2、仅实施实质性审查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选项C正确。
6.用简洁的文字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结果加以叙述的方法是( )。
A.调查表法B.流程图法C.功能测试法D.文字说明法【答案】D【解析】详见教材P127页。
文字说明法是指将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结果,以简洁的文字加以叙述的方法。
调查表法是指审计人员利用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格式的调查表来反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的方法。
流程图法是指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来描述某项业务的整个处理过程,将凭证和记录的产生、传递、检查、保存及其相互关系,用图解的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的方法。
选项A正确。
7.采用调查表法调查了解内部控制时,调查表的设计者应当是( )。
A.会计人员B.审计人员C.管理人员D.统计人员【答案】B【解析】详见教材P128页:调查表法是指审计人员利用事先设计好的标准化格式的调查表来反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先由审计人员就每一个审计项目的内部控制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要求企业有关人员就调查表中列出的问题逐项给予“是”或者“否”的回答。
选项B正确。
8.与文字说明法和调查表法相比,审计人员利用流程图法记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了解情况的优点是( )。
A.形象直观,突出现有的控制点B.可以对调查对象做出比较深入和具体的描述C.适合于记录控制环境D.操作简便,绘制难度不大【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29页:流程图法的优点是:1.形象直观,突出重点; 2. 方便修改。
选项A正确。
9.审计人员在对内部控制进行初评后,认为应该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的情况是( )。
A.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B.初步评估控制风险较低C.进行内部控制测试不经济D.难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做出评价【答案】B【解析】详见教材P129页:经过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审计人员认为存在下列情形的,应当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1、某项内部控制设计合理且预期运行有效,能够防止重要问题的发生;2、仅实施实质性审查不足以为发现重要问题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
当审计人员决定不依赖某项内部控制的,可以对该事项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当被审计单位规模较小,业务比较简单的,进行内部控制测试不经济时,此时审计人员也不再对内部控制实施测试,而对审计事项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
选项B正确。
10.审计人员选择若干具体业务,沿着业务处理过程检查各项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方式是( )。
A.功能测试B.实质性审查C.分析D.业务程序测试【答案】D【解析】详见教材P127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追踪一笔或者多笔交易的处理过程,来取得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控制环节的了解,或者印证已经取得的对内部控制的了解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选择若干具体业务,沿着业务处理过程检查各项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的方式是业务程序测试。
选项D正确。
11.在一个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同一名职员可以同时负责( )。
A.接收和保管现金,并登记现金日记账B.接收和保管支票,并批准注销客户的应收账款C.保管空白支票和银行预留印鉴D.批准付款与签发支票【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22页:主要的职责分工应该包括:业务的批准与执行分工(批准付款与签发支票的职责分离);业务的执行与记录分工(采购员、售货员不能同时兼任记账、出纳工作);各种会计责任之间相分工(记录现金日记账与记录销售日记账职责分离;记录明细账、日记账与记录总账职责分离);资产的保管与会计相分工(出纳员不得既负责保管现金,又负责登记现金总账和应收账款账);资产的保管与账实核对相分工(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部门内部,以及信息部门与使用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
选项A正确。
12.审计人员按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程序,选择若干笔业务独立地重做一遍,以验证相关控制程序的遵循情况的审计方法是( )。
A.重新操作B.功能测试C.业务程序测试D.经验估计法【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31页:重新操作是指审计人员按照被审计单位规定的内部控制程序,选择若干笔业务独立地重做一遍,以复核验证与该业务有关的控制手续的遵循情况。
选项A正确。
13.内部控制测试后,对于列入审计重点的项目,审计人员一般采用的实质性审查方法是( )。
A.统计抽样B.经验估计C.详细审计D.小规模样本审查【答案】C【解析】详见教材P133页:对于列入审计重点的项目,一般应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
对于列入审计范围的非重点业务,一般应采用抽样审计方法,选择较大规模的样本进行审查;对于未列入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的业务,一般可以选择较小规模的样本进行略查,或者不作检查。
选项C正确。
2015中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章节命题点训练(6)中华考试网[ 2015年6月10日] 【大中小】0(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反的方法,称为( )。
A.逆查法B.顺查法C.计算法D.分析法【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09页:逆查法是指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反的方法。
顺查法是指审计取证的顺序与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形成过程相一致的方法。
选项A正确。
2.外部调查取得的审计证据作为一种有力的审计证据来源,可主要用来证实( )。
A.财产的存在性B.往来账项C.财产的价值D.财产的完整性【答案】B【解析】详见教材P114页:外部调查取得的审计证据作为一种有力的审计证据来源,可主要用来证实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往来款项,选项B正确。
3.从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人手,根据对内部控制评审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审查范围、数量和重点,根据检查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的审计取证模式是( )。
A.财务收支审计B.账目基础审计C.制度基础审计D.风险基础审计【答案】C【解析】详见教材P106页:制度基础审计是指从检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人手,根据对内部控制评审的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审查范围、数量和重点,根据检查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
账目基础审计是以经济业务、会计事项和账目记录为基础,直接从会计资料的审查收集证据形成审计结论。
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模式。
选项C正确。
4.可以有效地查出会计资料中存在的各种差错,不易出现遗漏,但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相对较高。
具有以上特点的审计取证方法是( )。
A.抽查法B.局部审计法C.全部审计法D.详查法【答案】D【解析】详见教材P110页:详查法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查出会计资料中存在的各种差错,不易出现遗漏,一般能够收集到说明审计事项的完整证据,使审计质量有可靠地保证;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审计成本相对较高。
选项D正确。
5.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的方法是( )。
A.分析B.重新计算C.外部调查D.检查【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15页:分析是指研究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之间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对相关信息做出评价,并关注异常波动和差异。
选项A正确。
6.一般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的方法是( )。
A.局部审计法B.顺查法C.逆查法D.抽查法【答案】B【解析】详见教材P109页:顺查法一般适用于业务规模较小、会计资料较少、存在问题较多的被审计单位。
选项B正确。
7.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 )融人传统审计方法之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A.风险控制方法B.抽样技术方法C.系统评价方法D.流程描述法【答案】A【解析】详见教材P107页和P108页: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将风险控制方法)融人传统审计方法之中,进而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
选项A正确。
8.采用监督盘点检查有形资产的方法是为了确定被审计单位( ),并且与账面记录相符,查明有无短缺、毁损及贪污、盗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