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顶板事故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演练实施方案2013年9月18日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审批卡地测部:技术部:通风部:机电部:安检处:调度室:技术副总:生产副总:安全副总:机电副总: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总工:矿长:应急演练实施方案井工煤矿作业环境复杂,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到瓦斯、矿尘、水、火、顶板等灾害的威胁,掌握事故处理原则方法和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为保证矿井发生灾害以后,矿井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程序能及时有效的实施,员工能够根据救援预案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针对正邦煤业的生产布局,特制定正邦煤矿应急演练预案。

一、应急演练目的演练的目的是为了使现场作业人员在工作面发生事故后能够迅速沿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事故现场,减少人员伤亡;各应急组织机构熟悉所应有的职责及职责范围内需要采取的措施;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总结事故演练全过程查找不足并补充完善,将事故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预案演练领导指挥小组及职责组长: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主要职责:组织完成事故抢险救灾演练的全部指挥任务。

同时负责事故调查工作组的指挥任务副组长: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后勤矿长、工会主席、技术副总、机电副总职责:在总指挥领导下,协助组织完成事故抢险救灾演练的全部任务。

后勤矿长职责:负责医疗抢救工作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组、矿区保卫工作组的指挥任务生产矿长职责:协助总工程师搞好应急救援和抢险救灾的任务工作技术副总职责:救援技术工作组的指挥任务工会主席:负责生产物资保障工作组的指挥任务机电矿长职责:负责机电、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灾难辩实工作组的指挥任务安全矿长职责:协助指挥救援安全工作组的指挥负责抢险救灾工作组指挥任务任务成员:杨柳、李宙、杨向星、张俊、张翔宇、赵海奎、杜永军、王开祥、栗强、段斌、甄利军、甄志斌、韩虎斌、赵志星、巩晓翔、卢佳职责:组织单位内部人员根据工作安排开展相应救援工作。

应急预案演练领导指挥小组:下设抢险救灾工作组、救援技术工作组、医疗抢救工作组、生产物资保障工作组、矿区保卫工作组、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组、事故调查工作组等七个工作组。

2、应急预案演练领导指挥小组各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1)应急预案演练抢险救灾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张生兰副组长:救护队队长、牛凤林、张文忠、赵海忠、杜瑞军等各生产单位负责人。

组员:救护队员,各生产单位人员。

职责:由救护队、安监处、技术部、生产指挥中心、设备部、各生产单位等部门组成。

根据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组织开展人员营救和事故处理,完成对灾区人员的援救和事故现场处理。

根据救灾方案,模拟伤病员现场紧急救治及运送伤病员至地面、向入井救援人员签发抢险救灾入井特别许可证,并做好记录,监控井下设备运行情况、气体变化情况,井下火灾变化情况,调整矿井及各区域风量,架设风机,装运救灾物资及人员,抢修井下救灾用设备。

抢险救灾工作组设在机运队,办公地点设在机运队办公室。

(2)应急预案演练救援技术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郝振增副组长:刘宏凯、孔祥忠、张美军、王乃军、温志强成员:陈鹏、李栋、李鑫、赵阳、王宁、高文林。

由安监处、技术部、机电设备部、生产指挥中心、通防部、地测部等单位组成。

负责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制定可靠的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模拟测定井下运输事故的发生,引发机电设备着火、瓦斯积聚、制定排瓦斯方案,调整供风方案等,救援技术工作组设在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室)主任办公室。

(3)应急预案演练医疗抢救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张志华副组长:陈安、李鑫成员:全体医疗救护人员由办公室、县指导站医院等医疗机构组成。

负责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并及时合理转送医院进行救治。

对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

模拟对骨折人员救治,对受伤人员检查和进一步治疗。

医疗救护组办公地点设在医疗办公室。

(4)应急预案演练生产物资保障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赵锦华副组长:王子龙、张晓飞成员:供应处全体工作人员由供应部、后勤办公室、财务部、设备部办公室等部门组成,负责准备救援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物资保障。

模拟提供红砖、沙石、水泥、速凝剂、木料、劳动工具;调集灭火器、管路及配件,抢修设备及紧急配件。

生产物资保障工作组设在供应站,办公地点设在供应部会议室。

(5)应急预案演练矿区保卫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牛建忠成员:保卫部全体人员由公司保卫部组成,人员不足可以向指挥部报告,抽调人员协助进行。

负责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及时疏散交通阻塞;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模拟矿区大门口大量矿工家属聚集(人数30~50人)影响交通,情绪不稳定。

矿区保卫工作组设在保卫部,办公地点设在保卫部会议室。

(6)应急预案演练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刘建红副组长:陈安、张志华、范帅由综合管理办公室、物业公司等部门组成,负责统计人员并准备参与救援人员的食宿,向救灾人员提供充足的食品和居住地。

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组设在物业公司,办公地点设在物业公司会议室(7)应急预案演练事故调查工作组构成单位及职责组长:陈德瑞副组长:杜茂兵成员:刘淳、郜晋斌、侯有林、李建国、郭贵明、韩彦军由安监处、技术部办公室、生产指挥中心、设备部、地测部等单位部门组成。

技术部、机电设备部、地测部和生产指挥中心成员协助安监处负责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以上程序严格按照矿事故救援制度及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执行。

事故调查工作组设在安监处,办公地点设在安全处会议室。

3、各单位职责及接到救灾指示后所采取的行动救护队职责:对灾区人员援救和事故现场处理。

根据人员营救和事故处理作战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对被困人员的搜救及事故现场处理。

生产指挥中心职责: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按照事故汇报程序通知撤人并向公司调度中心及矿领导及时汇报,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制定可靠的抢险救灾方案,及时向下传达救援指挥部命令,协调救援工作。

随时做好救援电话安装准备工作,确保矿井调度通信系统的畅通;确保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安监处职责: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格人员入井并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同时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监察工作,并依法组织、协调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技术部: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制定可靠的抢险救灾方案,按照指挥部下达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并会同地测部向指挥部提供矿井各类图纸、技术资料,协助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机电设备部:提供所需的机电方面的各种资料,协调全矿的机电设备和材料。

通防部:确保通风系统的完善,保障通风设施可靠。

对发生灾害后部分无风作业地点进行供风。

财务部:根据指挥部命令,负责协调抢险救灾所需资金,满足救灾需要。

供应部:根据指挥部命令,供应或协调各种救灾所需物资及材料,并将材料装车运至井口。

保卫部: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内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对重点场所加强防护,引导救灾车辆、人员进出救灾现场。

综合办公室: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协调食品供应以及救灾人员休息地点安排工作。

各生产单位: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生产指挥中心,并随时接受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人力资料部:提供被困人员档案,确定被困人员基本信息,保证及时联络被困人员家属。

机运队:根据命令及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负责机电、运输方面的抢救工作。

负责加工、抢险所需设备及配件;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并保证其运转正常;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同时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到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送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后勤部:准备参与救援人员的食宿,向救灾人员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居住地。

三、事故假设发生时间、地点2013年9月18日早班,轨道大巷发生运输事故四、预警2013年9月18日早班12:30,矿长召集各评价人员在调度室集合,根据预案演练计划,井下评价人员更换工作服到达指定地点,并向调度员上报,上报内容为:“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具备开展工作条件”,地面人员12:30携带相关记录到达指定地点,并向调度员上报,上报内容为:“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具备开展工作条件”,由调度员负责记录,确定所有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后,调度员向矿长报告,由矿长向预设事故发生地点人员发出允许开始事故演练指令,预设事故发生地价人员向当班带班干部传达可以开始事故演练,当班带班干部开始按方案要求开展演练工作。

2013年9月18日早班,模拟轨道大巷出现跑罐车跑车运输事故,罐车翻车砸伤两人,正好把附近运料的四人砸伤,初步估计人员有五人受伤,一个重伤。

有可能发生受伤人员伤亡升级,在附近检查瓦斯的瓦检员立即发出警示信号。

带班干部立即电话通知矿生产指挥中心,通报时必须说明这是一次演练,防止发生危险情况时无法分辨。

同时组织救护人员立即对轨道大巷内六名受伤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至地面。

调度员接到报警后通知其他所有作业地点人员撤离工作面,通报时必须说明这是一次演练,防止发生危险情况时无法分辨。

五、事故信息传递与现场处置1、当班调度员接到井下机电、运输事故汇报时应了解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影响范围。

(由当班带班干部负责汇报,调度员负责记录。

)2、通知县救护大队出险。

(由当班调度员负责通知、记录,评价人员记录到达时间)3、调度员及时通知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向各地点发出撤离指令时间)4、现场作业人员接到撤离指令后由作业面带班干部或班组长组织组内所有人员立即按事先制定的避灾路线有序安全撤离。

(作业面带班干部或班组长即作业面应急演练控制人在该组内出现人员伤害等意外情况时有权停止组内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并按应急预案要求组织抢救并汇报生产指挥中心,准确说明情况,当班人员协助处理。

)记录所属工作面发生状况。

5、各重要节点人员记录各单位到达该节点时间。

6、生产指挥中心立即将灾害发生情况报告应急救援演练指挥小组,并要求指挥组人员及时赶到调度会议室,由当班调度员负责报告,记录人员到达时间。

7、调度员通知主井口及时准备下放抢险救灾人员并记录。

(对主井口人员摘挂人车及下放抢险救灾人员入井时间进行记录)8、调度员通知医院出险,要求救护人员及时赶到在井口待命并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