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部分测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B.使用投影仪时通过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在焦点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2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a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c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b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d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a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c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b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d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3 . 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
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
4 . 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一定是()
A.虚像B.放大的C.正立的D.缩小的
5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6 . 放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清晰的“F”字母,那么如图中幻灯片的正确插法应是()。
A.B.C.D.
7 . 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的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8 . 如图是探究四种实验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小孔成的是倒立虚像
B.是近视眼成像的光路图,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
C.实验说明一切发声体都振动,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依旧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大于30cm B.小于15cm C.等于30cm D.大于15cm,小于30cm
10 . 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11 . 在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我市城区一角时,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12 .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二、填空题
13 . 实像______利用光屏承接,虚像______利用光屏承接.(均填“能”或“不能”)
14 . 微信扫码是现在普及的沟通方式。
如图所示,扫码关注公众号,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摄像头相当于_____透镜,当光照射到二维码的白色部分时,光被_____(填“反射”或“吸收”),再经过摄像头折射而成_____像(填
“虚”或“实”),手机再通过解码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
15 . 小明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5 cm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实验中他不慎用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16 . 现将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属于凸透镜的为____________;属于凹透
镜的为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17 . 眼晴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晴的远点在________,近点在距离眼睛大约________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
三、实验题
18 . 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
(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当于眼球中的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
(2)实验中,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那么蜡烛应向_____移动,才能使纸板上的像清晰,
(3)该实验说明:正常人的眼球是通过调节_____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如果有人患了远视眼,那么应该配戴装有_____镜的眼镜来矫正.
19 . 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测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20 . 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
(1)透镜A的焦距(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
(2)实验记录时,除了记录焦距、物距和像的性质外,还应记录;
(3)当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光屏上所成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怎样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答:.
四、作图题
21 . 作出图中所缺的光线
(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2 . 如图所示是小婷同学将两筒、套在一起制作的模型照相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当用来看
米处的景物时,在半透明纸上可得到清晰的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__________(选填“虚”、“实”)像,再看近处物体,若还想在纸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纸筒间的距离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
小”、“不变”).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
1、
2、
3、
4、
5、
三、实验题1、
2、
3、
四、作图题
1、
五、综合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