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章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讲稿)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章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讲稿)

第六章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讲稿)本章概要本章从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及特点;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毕业论文的报告与答辩;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评价等方面,重点论述了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及毕业论文报告与答辩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第一节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及特点科学研究论文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或反驳等手段与方法,分析、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是科学研究的记录和总结。

科学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完成并发表,是研究工作最终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宣布科研成果,体现劳动价值,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基本方法。

一篇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论文除了与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有关外,还于论文素材的组织与撰写、语言表达方式、论文基本格式等有直接关系。

科学研究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类型,对其价值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既有利于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有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是获得社会公认的必要和主要途径。

一、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类型体育科学作为一个学科群,各学科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是一个有序的完整体系。

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作为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类型,在对其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循这一有序体系的内在本质属性和体系内部间固有的层次关系,为体育科研人员在体育科学研究过程中,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一定的依据。

常见的体育科学研究论文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㈠按相近学科性质分类⒈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体育的本质特点之一是通过人体的自身活动,增强体质,挖掘潜力,掌握运动技术技能。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研究人体的生物学特征,还要研究在运动条件下人体机能变化和适应过程。

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一般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等体育生物学科及体育技术学科的科研论文。

例如:《肌纤维组成的无损伤测定方法与仪器》、《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的研究》、《高原训练对我国游泳运动员的影响》、《乒乓球旋转的实验研究》、《男子单杠女子高低杠高腾越动作及其连续技术的研究》、《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效果的生物力学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无氧阈和最大吸氧量的影响》等论文均属于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

这类论文的特点表现为:研究范围相对较小;运用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较多;以定量分析为主;大多有明确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多能进行重复验证;成果的应用价值比较明确。

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教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特殊规律。

要把握其发展规律,必须广泛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其现象,揭示其内、外部的联系。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一般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体育史、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信息学、比较体育学等学科的科研论文。

例如:《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北京市全民健身现状对策研究》、《海外华人体育组织及活动状况研究》、《运动群体凝聚力主要表现特征与培养方式探讨》、《我国体育法规体系研究》、《体育社会化的最佳组织形式》、《拓展闽台体育交流与合作的新构想》、《高师体育系男生健美操教学特点及教法探究》等。

这类论文的特点表现为:研究范围相对较广,涉及的因素与问题较多;运用文献法、社会调查法和各种逻辑方法较多;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成果应用价值不十分明显,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决策参考、管理指导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㈡按论文的内容的性质分类⒈基础和应用理论研究论文这类论文主要是对体育某一学科领域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具有基础性研究色彩;以逻辑分析、理论阐释、综合比较为主;学术性较强,应用性不十分明显等特点。

例如:《健身原理的系统科学探索》、《武术理论体系框架构思》、《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趋势》、《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等。

⒉应用和技术开发研究论文这类论文主要运用有关体育科学理论成果,进行体育应用技术、方法、手段、材料、工艺设备的研究,直接为体育实践服务。

具有应用性较强;针对性明确;定量研究为主等特点。

例如:《不同强度训练对提高100M游泳成绩的影响》、《排球后排扣球空中击球动作的三维高速录像分析》、《折返跑电脑记录裁判仪的研制》、《从篮球后备力量看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等。

⒊文献综述类论文这类论文主要是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大量搜集、分析归纳基础上,总结该课题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具有相对探索性、创新性色彩不多;应用价值不十分明显;但对系统全面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或丰富发展某一学科理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等特点。

例如:《腰椎生物力学性质研究进展》、《儿童青少年最大有氧活动能力的影响因素》、《踝关节损伤研究现状》、《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革与发展》等。

⒋总结、报告性论文这类论文主要有各种专题调查报告、阶段实验报告、实践经验总结等。

这类成果从科学认识的角度来看也属于研究成果,但创造性或理论成熟性或规范性稍差些;大多事先无明确研究假设,其成果才初步提出某些假设;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或改善管理、指导工作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总结、报告性论文对初搞科研的人来说,是练习科研基本功的主要途径,是普及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之一。

例如:《体育系学生学风情况调查分析》、《口令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跑步与健康》、《福建省农村中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等。

㈢按写作目的分类⒈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申请者用以申请授予的相应学位资格而提出的作为考核和评审的论文。

学位论文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

虽然学位论文因学位的不同在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但它都反映了申请者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其创新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因此,学位论文是对申请者申报学位,进行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考察鉴定的重要依据。

⒉投稿论文投稿论文一般是指作者撰写的投往学术刊物、出版社等,要求出版发表的论文。

作者一方面通过发表研究成果体现自身劳动价值,一方面也可达到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的目的。

二、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特点体育科研论文既不是文学作品,又不同于科普文章,也不同于以传授已有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教科书,主要有以下特点:㈠创新性体育科研论文的创新性着重反映在新见解的提出、新规律的发现、新技术的设计、新成果的报道、新理论的阐述、新方法的应用、新器材的研制等方面。

例如:《“马泰背越式”跳高模式分析》一文,就罗马尼亚跳高运动员索林·马泰创造的跳高新模式──抱膝滚翻过杆背越式与传统背越式作了比较分析,得出在相同的起跳初速度下,马泰背越式比传统背越式能提高成绩4.1-6%;加强身体协调性、灵敏性训练,适当降低现用海棉垫高度,可避免新姿势存在的危险性;该姿势适合于中国运动员特点。

《用“CT法”进行中国人惯性参数的研究》一文,成功地运用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CT技术对中国人惯性参数进行了实测,首次获得了我国具有自己民族特征的人体惯性参数,结束了用外国人参数分析中国人运动的历史,为我国航空航天、体育、医学、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体育科研论文正是把研究者在研究中的“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以文字形式公布于世,不断推动体育科学事业“有所前进”。

㈡科学性作为反映科研成果的科研论文,对科研成果的描述必须真实可信,透过客观事实的表象,指出本质的真实。

要明确地提出论据,指明资料的来源、时间、出处,详细说明研究的范围、实事求是地写明对问题各个方面了解的程度。

论文中提出的数据要准确,现象观察要仔细,逻辑推理要严密。

㈢文体结构规范性科研论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体,但又不同于常规的议论文体,最好的语言应当是“以最少的词句将内容确切而完整地表达出来”(Rober A·Day,1975)。

它必须具备充分的论据,运用严密的论证来阐述观点、验证假说、构建理论,形成新观点、新成果。

在文体结构上要求按一定的规范格式写作,这样既便于读者快速而简捷地理解论文本身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又便于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也便于编辑、排版。

㈣参考性、实用性体育科研论文的参考性和实用性是建立于科学性、创新性基础上的,科研论文虽有水平高低之分,但都应在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开拓新的知识领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指导体育实践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盲目简单的重复,拼凑前人的研究成果,弄虚作假、脱离实际的论文,对社会、对科学都只会有害无益,至少是一种人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第二节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体育科学研究论文因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不同,在论文基本结构上也有差异,但总体结构要素大同小异,都应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成果或提出作者的见解。

论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题目、署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等部分。

一、自然科学类论文的基本结构与写作要求㈠题目一篇论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题目。

题目如同论文的旗帜和眼睛,是用来揭示论文的主题和中心内容;是论文思想的精髓所在;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读者窥视全文的窗口和检索文献的标识;是编制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

论文题目一般由三大基本要素组成:一是研究对象和范围,二是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三是研究方法或研究程度。

要写好题目,应根据选题、论文初稿或修改稿的内容,首先回答“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研究的方法或程度如何?”三个问题,先用一小段话,准确表述这三个问题,然后把这一小段话提缩写成一个句子,最后提取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形成题目。

按照题目的三要素,结合论文具体内容,经过提炼缩写,就能力求使题目达到确切、恰当、鲜明、精炼。

确切指的是题目能准确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从而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全文要点。

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们期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能从信息海洋中尽快地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新知识,新还是旧,读者首先按题取舍。

恰当指的是用词准确无华,恰如其份地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

过于概括使人感到空泛,过于烦琐,使人难以记忆。

例如:“人体科学机理的研究”、“体育商品化研究”、“运动训练原理研究”……,这类题目使人感到泛而大,如果确属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并有具体内容尚无可非议,但实际上有的研究者研究,仅限于局部问题,成果也不成熟,结论尚待验证,就用“机理”、“规律”、“机制”等词作为题目,显然这是极不科学的。

鲜明指的是题目要富有吸引力,能准确反映文章的独到之处。

据美国广告公司统计,读者阅读文章题目的概率是全文的5倍。

精炼指的是题目在准确反映文章核心内容的同时,字数不宜过多,通常在20个字以内(美国数学学会曾要求数学论文一条题目的词不超过12个)。

当确实难以缩减时,可采用加副标题的办法弥补主题之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