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英语集体备课计划及记录

2020英语集体备课计划及记录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英语组集体备课计划一、集体备课的基本概念集体备课是老师实行优质教学的前提。

它是指学校组织的以教师团队为纽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教研活动。

学校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学校的安排和部署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案,分析课程标准,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突破方法,研究学情,设计优化教案和教学结构的过程。

集体备课事实上就一种交流思想的过程。

二、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同伴的学习资源。

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集体备课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学校的集体备课一般都是由学校教导处纳入到学期工作计划中一项贯穿整个学期的一个教研活动,活动过程中由教导处牵头,由教研组长具体安排,由年级组长协助完成的。

在每次活动前一周定时间、定主讲人(每次集体备课提前订好本次的主讲人,主讲人的确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能力的差异合理匹配每集体备课承担的任务)。

四、集体备课的步骤:个人初备 ---- 集体研讨 --- 修正教案 ---- 课后分析( 一) 个人初备基本要求:脑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1、主讲人制定教学预案。

做到九备:即备课程目标和教材、备学生、备教学重、难点和考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备作业设计、背板书设计。

①、备课程目标和教材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并掌握全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篇章,做到全盘统筹。

安排好全学期的授课计划,科学地划分课时,确定课时和教学主要内容,力求钻研透“六点”,即重点、难点、知识点、考点、能力点、德育点。

依据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做到科学、具体、准确,切忌一般化和抽象化。

并注意分散难点,减缓坡度,课堂设计要有高潮,不要平均用力,对于最基础的知识要舍得花时间,切实打好基础,按课时编写教案。

教师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写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制定好单元教学计划。

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更要从微观着手,脚踏实地,力求实效。

②、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就必须充分的“备学生”。

要从学生的角度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从其感兴趣的方式、方法入手,往往效果更显著。

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缺陷、接受能力都要充分考虑到备课中去,以便于采取适合他们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③、备教学重、难点和考点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切忌不要出现两种现象:(1)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中既定的内容,在学生已掌握知识要点的情况下,仍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该知识要点,学生真正需要教师讲解、加强巩固的内容比如语法内容,却因时间不足而耽误,或一带而过,或省略为自学;(2)严格区分课时目标,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因此集体备课时,应充分讨论“生情和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和考点,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

④、备教法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相辅相成。

这告诉我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是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它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有可能是意义学习或机械学习。

那种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

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接受学习以可以是有意义的;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合适,发现学习亦可以是机械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反之,则事倍功半。

集体备课时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集体备课时,教师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

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原则。

⑤、备学法。

学法的选择要由“授之以鱼” 变为“授之以渔”,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预习法、指导法、讲授法、设疑法)。

同时,对学生要进行学法指导。

⑥、备教学手段要详细列出教学手段,包括课前准备,课后巩固等。

⑦、备教学过程:( 1)导入(2)教学环节(3)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预案(4)总结(5)板书设计(6)练习设计(课堂和课后)⑧、备作业设计众所周知,作业设计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把尺子。

教师要想用好这把尺子,就应该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作业的量。

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教师都应严格控制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

作业的布置应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

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

作业的设计应该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

作业题型的设计既相对固定,也应有所变化。

作业内容的设计即考虑基础性,也应兼顾发散性。

⑨、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本着以下五个原则;计划性原则、正确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直观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二)集体研讨我们在进行集体备课时,要遵循“整体 --- 部分 --- 整体”的思路,先由主讲人介绍自己在备课中设计的大体思路及重点、难点的设置;突破重点及难点的方法,学法指导、教具的使用、习题的设计心得。

然后备课组每位成员各抒己见,(目标是否科学符合实际,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否有效,教法学法是否科学,研讨中也包括一些易混的知识点,有争议的内容)针对这些东西大家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达成共识,一个一个环节的理顺,由主讲人在教学预案“改进措施”一栏中记下,经过再加工形成教学实施方案,在研讨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方式方法的锤炼。

刚开始时,主讲人可以让骨干教师活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以便让他们领好路,带好头,逐步放手给年轻教师。

(三)修正教案集体研讨结束后,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结合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总体个性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学情,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修正,在自己原有的教案圈圈点点,修修改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修改标注,这个过程也就是二次备课的过程,然后形成适合自己也适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授课和提高课堂效率。

(四)课后分析课后分析是备课总结阶段的内容,所有备课组的老师要集中听课,在每位老师在授课后进行交流,对其教学进行评估,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点评和总结的同时也是为了积累经验。

总之,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坚持不懈,积极探索,才能真正使集体备课逐步走向成熟,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学习时间及内容安排六年级上册英语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时间:9月21日地点:办公室主讲人:徐婷婷出席教师:叶琼、林素集体备课内容:A Let’s learn; Write and say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围绕“交通方式”这一话题展开,主要学习关于交通方式的词组by plane, by train, by taxi, by ship, on foot, by bus, by subway以及运用句型How do we get there? ...谈论交通方式的选择。

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第一课时是本单元的首课时,是整个单元的基础。

本课时的重点是四会词组的掌握以及能够运用四会词组讨论交通方式。

本课时包括Let’s learn 和Write and say两个版块。

Let’s learn通过Mrs Smith和学生们谈论下周三如何去自然公园的场景呈现了四会词组的词形和意义。

此情境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Write and say 版块是一个综合性的语言运用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巩固运用A部分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本课时虽然是新授课,但是单词foot, bus, taxi, bike, plane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采用引导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时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词组:by plane, by train, by taxi, by ship, on foot, by bus, by subway (2)能够听、说、读、写句型How can you get there? By bus.(3)能够结合句型How do we get there? By bus/...谈论交通方式的选择。

(5)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课时重难点1.重点(1)能够听、说、读、写词组:by plane, by train, by taxi, by ship, on foot, by bus, by subway(2)能够听、说、读、写句型How can you get there? By bus.(3)能够结合句型How do we get there? By bus/...谈论交通方式的选择。

2.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句型How can you get there? By bus/...谈论交通方式的选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1. GreetingT: Good morning, everyone.Ss: Good morning, teacher.T: How are you?Ss: I’m fine, thanks. And you?T: Very well, thanks.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Ss: It’s...T: How do you feel?Ss: ...T: Now before our class, let’s play a game.设计意图: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 Play a game.T: What’s this? Guess!S1: A ...?S2: A ...?师生玩“猜单词”的游戏。

将小汽车、脚、自行车、公共汽车的图片遮住一部分,学生猜出单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