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的执行与消灭法学1003 张浩1103100307 目录一、知识点总结二、试题及详解三、案例分析知识点补充①对缓刑期间的悔改、立功一般不予减刑,对有重大立功表现可缩短缓刑考验期。
②追溯期限计算的四种情况一般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即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犯罪状态犯罪的情形。
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这里的“犯罪之日”的含义,是指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
连续或继续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属于连续犯:犯罪行为有继续状态的,属于继续犯。
“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连续犯而言,是指最后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完成之日;就继续犯而言,是指处于持续状态的一个犯罪行为的结束之日。
追诉时效的中断。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这表明,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便中断,其追诉期限从后罪成立之日起重新计算。
追诉时效的延长。
我国刑法规定了两种追诉时效延长的情况:第一,我国《刑法》第88条第l款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避免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第二,我国《刑法》第88条第2款规定,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③《刑法》第89条规定:“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这里的前罪和后罪并未限定为同一罪名,只要构成犯罪即可。
只要再犯新罪,前罪开始计算的时效期限就归于无效,而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
试题及详解1.王某于l993年2月2日犯盗窃罪,应适用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
l997年11月20日,又犯抢劫罪,应适用的法定最高刑为l0年。
那么,对王某盗窃罪的追诉期限的结束时间为(a)。
A.2002年11月20日B.1998年2月2日C.2007年11月20日D.2003年2月2日【答案】A【解析】(1)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王某犯盗窃罪的追诉期限为5年;(2)根据《刑法》第89条第2款的规定,盗窃罪的追诉期限从犯抢劫罪之日起计算。
2.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c)。
A.时效延长B.时效继续C.时效中断D.时效中止【答案】C4.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在追诉期限内,(b)。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答案】B【解析】时效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我国《刑法》第89条第2款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所谓“又犯罪”,包括故意犯罪、过失犯罪、重罪、轻罪、与前罪同种罪或不同种罪,无论什么罪,只要又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即中断,其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同时,后罪的追诉期限也开始计算。
考生应当注意区分时效中断与时效延长的区别。
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制度。
根据我国《刑法》第88条的规定,时效延长的情形有:(1)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5.甲犯诈骗罪,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甲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此案的追诉期限为(d)。
A.5年B.10年C.15年D.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答案】D【解析】参见《刑法》第88条的规定。
本题考查的是时效的延长。
注意,不要被题目中的数字所迷惑。
本题的选项A、B、c均为干扰选项,常用来考查另一个知识点——追诉时效的期限。
《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l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3)法定最高刑为l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l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5)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注意,刑法中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如果此题去掉条件“在公安机关立案以后逃避侦查”,则应选择C。
6.某甲实施盗窃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其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对其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为(c)。
A.5年B.10年C.15年D.20年【答案】C7.(a)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已经过了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定事由消失后重新计算追诉期限的制度。
A.时效中断B.时效中止C.时效延长D.时效终结【答案】A【解析】我国《刑法》只规定了时效中断和时效延长。
因而选项BD不正确。
时效延长,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发生法定事由而使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制的制度。
因而选项C应予排除。
8 以下情况,可适用假释的有(bc)A.甲被判处拘役,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B.乙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C.丙被判处无期徒刑,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D.丁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中身患重病,需住院治疗9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哪种情形之一的,应当撤销假释(abcd)A.犯新罪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C.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D.有违反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5.对(abc)不得适用假释A.累犯B.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C.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D.暴力性犯罪10.我国刑法中的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同时具备(abd)条件的情况下,将其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A.已执行1/2刑期之后B.确有悔改表现C.有立功表现D.不致再危害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刑罚消灭是指下列(bcd)的消灭。
A.制刑权B.求刑权C.量刑权D.行刑权【答案】B、C、D【解析】制刑权作为国家立法权的组成部分,对特定的犯罪人而言,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消灭的。
2.赦免分为大赦与特赦两种,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A.大赦是赦免一定种类或不特定种类的犯罪,其对象是不特定的犯罪人;特赦是赦免特定的犯罪人B.大赦既可实行于法院判决之后,也可实行于法院判决之前;特赦只能实行于法院判决之后C.特赦只能赦其刑;大赦既可赦其罪,又可赦其刑D.大赦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特赦后再犯罪的,如果符合累犯条件,则构成累犯【答案】A、B、C、D【解析】大赦是指国家对不特定的多数犯罪分子的赦免;特赦是指国家对特定的犯罪分子的赦免。
选项A、B、C、D是对两者差异的表述,其内容都是正确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大赦既赦其刑,又赦其罪B.特赦只赦其刑,不赦其罪C.特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D.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决定,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答案】A、B、D【解析】大赦与特赦是赦免的两种类型,选项A、B正是两者的区别点。
选项c错误,因为大赦后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刑法》第65条、第66条中的“赦免”是指特赦。
选项D是正确的,参见《宪法》第67条、第80条的规定。
5.下列有关时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B.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C.我国刑法既规定了追诉时效,又规定了行刑时效D.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行刑时效,没有规定追诉时效【答案】A、B【解析】时效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犯罪不得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的一项制度,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
因而选项A、B正确。
我国《刑法》只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因而选项C、D错误。
案例分析1、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3年被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的第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
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问:(1)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盗窃罪应如何处理?(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答:(1)对王某应当撤销假释。
因为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内有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
(2)对王某的盗窃行为,应先对盗窃罪作出判决,然后把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和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在对王某的盗窃罪进行判决时,应考虑其自首情节。
(3)对王某的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按累犯从重处罚。
(4)对王某最后宣告的刑罚,应当先将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和盗窃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
再将该刑罚与抢劫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后,决定其最后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