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与现代社会人类祖先历经数代把瞬息万变的事物归纳成可以运用的规律,经数千上万年的不断实践,一代一代人的补充发展,成为公共认可的易学。
人类祖先进入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了彩陶和网罟、结绳记事等文明初萌。
后来,伏曦氏得《河图》始画八卦(如上图为伏羲氏的先天八卦),以另一种更为简明方便的符号代替了结绳记事符号。
古代有三易,即夏为《连山易》,商为《归藏易》,周为《周易》。
其中,周易有近三千年的流传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上,闪耀着熠熠光彩,具有惊人的生命力和几乎是永恒而普遍的魅力。
正统的儒家尊崇她为“群经之首”,玄奥的道家尊奉她为“三玄之冠”,即使现代的学术界,也一致认为她是“大道之源”,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
统观之,《周易》亦可以称为“群经之始”,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经书典籍的始发端。
《周易》包括《经》和《传》,《经》指的是《易经》;《传》指的是《易传》,也就是孔子对《易经》的解释,有十篇,亦称《十翼》。
阴阳对应统一,五行生克关系和天人合一是《易经》的理论精华,由此观之其可谓精华中的精华。
但是,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周易》被蒙上了一层迷信的阴影。
阴阳五行学说也被无情地打入迷信的牢笼。
不论迷信与否,还是先让我们带着“空杯”的心来追溯《周易》的源头。
圣人伏羲氏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他是一位非常善于思考的人,他观察周围所有的事物,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思索大自然的规律。
由于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为了记录他对各种自然规律和现象的理解和概括,他发明了各种符号,也就是先天八卦图。
可以根据《周易·系辞下》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的记载,上古记事,在绳上打一大结,即为“一”符,打两小结,即为“- -”符。
“一”代表阳,“- -”代表阴。
阴阳是由太极孕育的,也就是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太极,太极就是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者,阴阳也。
两仪又可以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也是从阴阳变化中得到的。
阴阳指的是事物矛盾对立的两面,积极向上的一面是阳,消极下沉的一面是阴;男人的阳刚之气是阳,女人的阴柔之美是阴;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奇数是阳,偶数是阴;向外扩张是阳,向内收缩是阴…….用阴阳的观点分析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将事物一分为二,既要看到事物正确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错误消极的一面。
阴阳学说还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的统一体,没有全阴,也没有全阳。
性格刚强的男人,他也有温柔的一面;性格温柔的女人,她也有刚强的一面。
独阳不长,独阴不久。
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合则生,离则死。
对于五行,所指的是水、火、木、金、土。
但是我们要明白,这里所指的水火木金土并不是指真正的实物,而是对具有水火木金土特性的事物的一种抽象的概括。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
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
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
“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
“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
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五行还有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相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此相克也。
五行的生克关系,对应了万事万物的关系,从事物对应的五行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变化。
阴阳五行学说,对古时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一直存在于每一个华夏子民的血液里,就好像老外的天生好动好创新也是流淌在他们血管中。
《周易》对于我们现代社会,起了令人难以估计的作用。
第一,推动自然科学进步,《周易》“尽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际”的科学思维和宇宙观揭示了自然现象的辨证规律。
近现代一些重大自然科学进展,都与《周易》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而《周易》的一些基本理论范畴,如“太极”,“阴阳”、“八卦”、“五行”等都已得到有确凿依据的解释,它揭示宏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许多基本观点被现代自然科学所验证,以《周易》为代表的整体自然观,给予自然科学家以重要的思想启迪,使科学家从《周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抽引和演绎出一些具有辨证思维的数理模式,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第二,《周易》文化与数学与电脑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八卦图在古代人类社会活动及其实践中的充分运用,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预测学体系。
其中,蕴含着近现代模糊论、概率论、数论以及信息论等科学原理,阴阳图更包涵着数学科学的解析原理。
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在接触到《周易》后,开始了0与1的二进制思考,并建立了二进制的表示及运算方法,从而跨过了电脑的门槛。
第三,影响世界哲学发展。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周易》的一个重要思想。
《周易》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
天道、人道、地道,讲的是天地人的发展规律,即三才之道。
人的行为正确与否,要看是否与天地之道相合,人可以认识自然,但不能改变自然的规律。
人只能适应自然,以变应变,唯变所适,遵循自然规律,发挥人的主动性。
同时,人要效法自然规律,发挥人的能动性。
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如果不遵循自然规律,将会发生人为的自然灾害。
第四,汇集最早管理思想。
专家指出,中国最早的管理思想就见之于《周易》,远在周朝初期,就把阴阳用在国家管理上,《尚书•周官》言:”论道经邦,曼理洲阳”,把阴阳调理好了,作为管理国家的最高准则。
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管理易”,把易经思想运用于管理科学,推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1991年10月在安阳举行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周易与现代管理科学成为讨论会的重要主题,也成为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
”管理易“作为一个学说模型已经基本形成。
丁善熬教授概括了《周易》中与现代管理相关的原则,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周止礼教授、信息工程大学吴铁铸教授、杨宏声、徐宏达、张超等多位学者,以及《决策理论与实践》等刊物都对”管理易”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军事理论的源头。
周易文化的哲学原理,也是军事理论学说的源头和基础。
我国最早的“孙子兵法”经典文献,就是以“周易”文化为理论基础。
“易”?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与孙子兵法中天者,阴阳,寒暑。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的理论密切相关。
“易?系辞”中"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与孙子兵法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的理论也是密切相关。
同时,学习《周易》可以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为我们的思想开辟另一片天空。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存在许许多多我们无法用科学去解释的事或物。
这样的例子时有听说。
某某人不知道患了一种什么怪病,去医院拍X光,做CT检查,做核磁共振检查,还有各种各样的不知道名称的医学检查,反正医院是用尽所有的办法,还是找不到病因,不知从何医起。
后来他去找风水先生看了一卦,照着风水先生的话去做,结果病痛就不知不觉没了,甚是神奇。
我们的中医跟阴阳五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中医的人不能不学易经;反过来,我们如果懂阴阳五行学说,就知道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预见一些可能发生的疾病。
阴阳五行学说里面有些东西看上去好像毫无科学依据,但确实有她的道理。
要清楚,阴阳五行学说是先人们通过观察大量事实然后得出的结论。
比如说,孕妇快要生孩子的时候,给她吃猪蹄比较好,而且最好是后蹄。
这看上去好像是无稽之谈,但细想一下,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猪后蹄要比前蹄有力,生孩子的时候腿也要使很大的力气,有经验的产妇也感觉吃猪后蹄要比吃猪前蹄好使力。
从理论和实践都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好比伽利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一样,他也是通过做大量实验,然后用他天才般的数学头脑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才得到了一个公式。
因为这个公式与事实结果相符,而其它还是定量的分析事实,这刚好满足我们对科学的定义,于是我们就认为伽利略得到的这个结论是科学的。
再好比牛顿经典力学里面的定律,在接近光速运行的情况下就不是那么准确了,或者干脆得出的结论就是错的。
我们能因此说牛顿所提出的那些定律就是错误的吗?显然不能,只是这些定律有一定适用范围罢了。
其实事物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可以变成错误的,错误的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变成正确的。
正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可以生阳,阳可以生阴。
阴阳互动,方可以孕育万物。
从《周易》里面,可以引出一门学科——风水学。
风水学实际上是一门实用价值非常高的学科。
人们常说,如果家里的祖坟风水不好,会给子孙后代带来许多问题。
如果家中物品摆放的位置不恰当,可能会给家人带来麻烦或者灾难。
比如说,在家里的西面墙挂一幅美丽少女的画,丈夫有出轨的可能;如果在大厅里挂一个黑色的方形钟,这会影响到家里的财运。
如果我们学习了《周易》,这些小细节我们自己就可以发现了,避免了那些事情的发生,使家庭长久的幸福美满和睦。
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知道,五行对应了我们身体的五脏。
如果我们的五行出了问题,对应的脏器也可能会患病。
许多老中医,给人看病治病的时候就是根据阴阳五行来判断的。
年龄越老的中医,经验越丰富,看得越准。
中医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医学,她从古代流传至今,治愈了无数的人,发展得更加完备,解决了许多现代医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阴阳五行学说有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有人会说,《周易》的思想阻碍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国的自然科学发展不起来就是受《周易》思想的禁锢。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我们要知道,每个中国人都受到《周易》的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整体的,宇宙全息的;而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西方国家,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拆零的,精致细分的。
比如说,对于物质是由什么基本元素组成的,西方科学家进行了漫漫长久的寻求。
刚开始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可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们发现,其实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组成的,于是把原子视为最基本单位。
上帝似乎在捉弄我们的科学家,他们后来又发现,其实原子还可以继续分,可以分成原子核和电子,而原子核又可以分成夸克……这样不停地分下去,何时是个尽头?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我们,“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