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明确公司半成品灌、包装过程检验规范,确保成品品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客户手中,特制定作业指导书。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产品的批量生产,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半成品灌、包装过程品质控制。

3. 解释
检验流程:首检/巡检。

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任何批次半成品灌、包装过程均分两个步骤进行检验:首检、巡检。

4. 内容
4.1首件检验
4.1.1各生产车间在批量投产前,当班首件(包括设备更换、修理后及工艺参数改变,包装批号变更,使用的半成品批号变更、班组人员更换)时都必须在各工艺参数调整稳定并且都符合BOM(物料清单)表文件、生产作业指导书、标样规定要求后,自检及互检合格后,首件送给品质部进行检查。

4.1.2首件检查待确认样品车间组长负责进行标识,IPQC在接到首件后必须马上(在五分钟内)安排首件检查,以免耽误生产。

4.1.3考虑到首件检的时效限制,气密性试验及理化、卫生指标另行检验。

4.1.4品质部IPQC严格按照标样/生产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进行检查,仅当所有的外观及功能性项目检查合格后才可判定首件检查结果合格,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首件确认表上,并确认首件检验记录表上必须明确记录该包装批号,及与其对应所使用的所有装配半成品批号,以保证从装配到包装过程批号的可追溯性。

4.1.5 首件检查合格后,即时回复生产线可进行批量灌/包装。

4.1.6首件检查不合格时,品质部IPQC必须马上(在五分钟内)反馈给生产车间并在首件确认表上好记录,生产车间必须重新调整好工艺参数后重新送样检查,品控部IPQC应重新填写首件确认表记录。

4.1.7同一批成品的灌、包装过程分段先后报检,先后检验、先后签复。

4.1.8 生产部接责任检验员签复的《装配首件确认表》和《包装首件确认表》后区别其确认段对应批量作业。

4.1.9 如果没有经过首件检查合格,生产车间就擅自投入生产,并因此而产生的不合格品,生产车间必须负全部责任。

4.1.10 首件检验产品由品质部负责留样以保证后续出现质量问题时的可追溯性。

4.2装配首检
4.2.1半成品合格标识:
待装配半成品物料卡品名品牌与计划装配产品品名品牌完全一致。

有相关说明的,须按备注要求装配,物料卡上须签有品质部签字盖章。

目测。

4.2.2装配机:
选用装配机需与待装配产品状态相适应。

换品种装配前,装配机须确认已经拆洗干净至料斗内、各通料管道及触料之相关零部件完全无残余剩料并消毒吹干后方可下料(若需要转料斗装料时装料勺须干净并消好毒,易起泡的半成品下料时切忌下料过急以免溅起泡)。

下完料后的空桶及原桶盖仍盖好以防生产完有需要时重装回退料。

流水线上与待生产品种无关的物料须及时清理出线。

目测。

4.2.3半成品外观、色泽、气味:取成品标准样板一支,核对其符合成品标准样板内容物之外观状态、透度、目测稠度、细腻度、色泽和气味,并要求无任何杂质、分离等异状。

目测、嗅、手感。

4.2.4同批装配产品总抽样数不得少于30PCS(总装配量少于30PCS除外),当出现个别较严重异常(如漏料等)时,需加大两倍抽检量,仍异常,则要求机台隔离该时段装配品全检,必要时停机处理。

4.3包装首检
完成首件确认后,进行首期检查。

首期检查一般抽取10pcs,核对彩盒/套装盒/标签/说明书/吸塑/外盒包装/收膜/成品配套完整性。

4.3巡检
4.3.1装配IPQC确认配套完整正确、无滑牙倾斜,外部洁净,经试挤压无泄漏异状;每隔一段时间抽检一次,每次抽检数量为10 pcs,该10 pcs尽可能分散不同位置取样。

原则上同批装配产品总抽样数不得少于30 pcs(总装配量少于30 pcs除外),当出现个别异常时,需加大一倍抽检量,仍异常,则要求机台隔离该时段装配品全检,必要时停机处理。

另每隔一段时间任取一支复核其内容物之外观状态、色泽和气味与要求相符。

目测、嗅闻。

4.3.2包装IPQC每隔一段时间抽检一次,每次抽检数量为10 pcs,该10 pcs 尽可能分散不同位置取样。

原则上,同批产品总抽样数不得少于30 pcs(总生产量少于30 pcs除外),当出现个别较严重异常(如标签、彩盒混料,标签漏贴等)时,需加大两倍抽检量,仍异常,则要求机台隔离该时段装配品全检,必要时停机处理。

4.3.3装箱:
1)IPQC需不定时监控装箱人员装箱(框)时有无认真确认每支成品各标签或彩盒、喷码、泵头、收缩膜、可视内容物是否正常或漏料。

2)另装箱(框)时切记水剂、油类产品必须正放,不得侧放或倒放,以防漏料。

对于玻璃瓶装半成品如需入库则生产线需用纸板或报纸隔离摆放,以免入库碰花。

装箱的产品则须准确点数,不得少装或多装。

3)及时将产品名称、品牌、生产数量、生产日期、装箱人等项准确填写于物料卡上标粘于框外指定位置[框使用前须撕除无关物料卡]。

装好箱的产品须即时转入成品待验区供IPQC做入库检。

4.4 完工检验
包装后的产品,经当值质检员对产品外观检验合格并在入库单签名后才能入库,入库的产品须待微生物等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能出货。

4.5注意事项
4.5.1整个半成品灌/包装检验过程中,发现任何品质异常IPQC应及时通知灌/包装组长或操作人员更正(必要情况下停机处理),对于较严重品质异常应填写《生产异常处理单》上报给品质主管组织处理,同时品质异常品须隔离置放以待处理。

4.5.2检验及判定应高效、准确、及时,确保不合格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不因为错误判定而影响生产进度及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入库合格率100%符合公司内控标准。

IPQC本人职责内检品品质负直接责任。

4.5.3整个灌、包装检验异常结果需及时填写在巡检记录表上(异常情况应有备注),要求真实、数据可靠、完备、字迹清楚、如须涂改,可将错误处轻轻划去,于旁边填写正确内容,同时涂改人签名备注。

各记录须妥善保存归档,便于追溯。

5. 相关记录
5.1《装配首件确认表》
5.2《包装首件确认表》
5.3《装配车间过程巡检表》
5.4《包装车间过程巡检表》
5.5《生产异常处理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