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胆结石,除了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之外,在饮食方面也要科学地巧安排,应当做到“六要”和“五忌”。
“六要”是:一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
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二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三要用植物油炒菜,所吃的菜以炖、烩、蒸为主。
四要常吃些瘦肉、鸡、鱼、核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
五要多吃些能促进胆分泌和松弛胆道括约饥有利胆作用的食物,如山查、乌梅、玉米须(泡茶慢慢喝)。
六要吃早餐,不可让空腹的时间太长。
此外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经常运动,防止便秘,二是肥胖者要计划减肥,维持理想体重,因为肥胖会促使胆固醇大量分泌,加重病情。
“五忌”包括:一忌吃含胆固醇较高的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二忌吃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
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因为过多的脂会引起胆囊收缩,导致疼痛。
三忌借节日或亲友聚会时大吃大喝、暴饮暴食。
因为暴饮暴食会促使胆汁大量分泌,而胆囊强烈的收缩又会引起胆囊发炎、局部绞痛等。
四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面等。
五忌烟、酒、咖啡等,这些带有刺激性的食品能使胃酸过多,胆囊剧烈收缩而导致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汗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
饮食:清淡,少量多餐。
1. 治疗胆结石首重饮食的控制,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良好的饮食习惯。
平时应减少脂肪的摄取,包括肥肉、猪油、牛油、蛋黄、虾蟹、动物脏(脑、肾、心、肝)、牡蛎、鱼卵、奶油、蛋糕及油炸类食物等;动物肝、肾、鱼卵及蛋黄等含高胆固醇食物,也应该少吃为宜。
2. 多多摄取纤维类食物:多多食用可溶性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大麦、红豆及绿豆等;蛋则以二到三天食用一颗为佳;海鲜类不须完全禁食,但切勿过量;鸡肉、鱼肉为肉类食用优先选择,肉类最好去皮后食用,猪肉则选瘦肉;鱼卵、蟹黄、脏类则宜忌口。
3. 避免食用易胀气食物:不要摄取如蕃薯、马铃薯、芹菜、洋葱、萝卜、韭菜、黄豆、竹笋及大蒜、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易引起胀气之食物。
4. 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少吃扁豆、巧克力、菠菜、无花果、核桃等食物。
5. 改变料理方法:烹调食物少用油煎、油炸,尽可能采取煮、炖、清蒸的方式,油品的选择以植物油为主;至于调味料方向,一些重口味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哩,能不用就不用。
6. 不要喝酒、牛奶只限于饮用脱脂牛奶、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等。
但是迄今有公认证据和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只有二种。
一种是口服熊去氧胆酸,每日服药持续半年,但问题仍在于它仅限用于胆固醇结石,且只有小于 1.5厘米直径单个结石有效,否则疗效不佳;体格检查时用超声波发现肝胆管孤立小结石,如果没有症状,也无手术治疗指征。
一日三餐不规律,不吃早餐胆汁淤积专家说,胆结石主要分为胆囊结石和肝胆管结石两大类,大家平常说的胆结石主要是指胆囊结石。
而“不吃早餐”已经被行医生公认是胆囊结石的诱因之一。
这是因为人在早晨空腹时,胆囊胆汁经过一夜(大约12小时)的贮存,其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不参与消化食物,这样一来,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过度饱和,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专家表示,三餐不规律对于胆囊来说,缺乏定时的有效刺激,一餐不吃就使胆囊减少一次受刺激收缩的机会。
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胆汁滞留在胆形成胆囊结石。
因此,一日三餐是预防结石的最好办法,尤其是早餐更不能少。
热衷减肥,体重迅速下降“结石析出”专家指出,为了快速减肥而实施节食,会导致胆汁中胆固醇高度浓缩。
有研究表明,以节食手段减肥的人群,在4个月将有1/3的人发生胆汁淤积,很有可能形成胆结石。
另外,国外的一些研究资料还表明,减肥前体重越重,减肥速度越快,越容易引起胆结石。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节食减肥后,所摄取的热量显著减少,人体不得不动员贮存在身体的脂肪,胆固醇也随之溢出,这使胆汁中的胆固醇明显增加并析出和沉淀。
喜甜贪油,饮食结构不合理易“结石”女性爱吃甜食,摄取糖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各种甜品、糕点、奶油等会加速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之间比例失调。
过多的胆固醇就会沉积下来。
专家表示,在饮食上,适当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饮食,如蔬菜、水果、粗杂粮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可以刺激肠蠕动,并刺激胆汁流入肠腔,防止胆汁淤积。
咖啡和橙子预防胆结石三餐定时,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水,多摄入蔬菜水果谷类高纤维低脂食物是预防胆结石的关键。
还有研究认为,含有咖啡因的咖啡,能刺激胆囊收缩,并减少胆汁容易形成结石的胆固醇。
每天喝2-3杯咖啡的,得胆结石的几率低于40%。
另外,橙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维生素C可以使胆汁中的胆固醇的浓度下降,从而使患胆结石的机会相应减少。
胆结石患者怎么吃?1.胆石症患者应以炖、烩、蒸、煮食物为主,饮食以清淡为宜,适当增加水摄入量,严禁暴饮暴食。
2.不必完全禁食脂肪类食物。
其实,脂肪有刺激胆汁分泌的作用,刺激胆囊收缩,有利胆囊排空,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因此不应过分限制摄入量,可选用易消化含胆固醇少的脂肪食物,如奶油、植物油。
3.对过于肥胖的病人,应适当限制糖类食品,包括通常指我们日常所吃的大米、白面及其他淀粉类食物。
少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茎叶类蔬菜、燕麦、玉米等),因为食物中的粗纤维易致使胆囊区疼。
4.胆囊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形成与胆固醇代障碍有关,同时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更是如此。
因此,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肥肉、动物的脏、鱼子、鳗鱼、沙丁鱼等,不论在胆石症发作或静止期,均以少食为宜。
限制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其目的在于减轻肝脏对胆固醇代的负担,保护肝脏功能,每日胆固醇需要量以不超过500毫克为宜。
下面是每100克食物中所含胆固醇量:瘦猪肉77毫克,瘦牛肉63毫克,瘦羊肉65毫克,鸭肉80毫克,鸡肉117毫克,淡水鱼(青鱼、草鱼、鲤鱼等)90~104毫克,带鱼108毫克,黄鱼100克,海蜇皮16毫克,奶粉104毫克,脱脂奶粉28毫克,牛奶13毫克,羊奶34毫克。
胆囊的“保”与“切”在医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但近年微创保胆取石技术已受到国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已成为医学界的普遍共识。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必须通过腹腔镜和胆道镜等高新器械才能完成,取石保胆是其目的,镜取石是其手段;该项手术完全不同于老式的胆囊造瘘取石术,它是医疗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一个新概念,一门新技术。
保胆取石术有什么适应症?1、胆囊不能过大或过校2、胆囊必须具备有良好的收缩功能。
3、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即所谓结石“静息状态”。
4、上腹部不能有开腹手术史、穿孔等急性炎症史。
5、口服胆囊造影或脂餐后B超提示:胆囊收缩达1/3以上(胆囊功能良好)。
6、B超:胆囊粘膜光滑、胆囊壁在3-4mm以,结石为单个或多个,形态规整,胆囊透声良好,胆囊长径在5-8cm之间,囊不能有分隔。
胆囊炎、胆结石病人的饮食禁忌胆囊炎和胆石症常同时存在,好发于中年以上的人,尤其以肥胖、多子女的女性多见。
常发生于吃了过多的油腻食物以后,突然出现剧烈的右上腹胆绞痛,疼痛并可能向右侧肩部放射,有时病人痛得在床上打滚,脸上冒汗,并可伴有恶心、呕吐、高烧、寒颤等症。
胆囊炎、胆石症的防治与饮食密切有关。
限制过多地摄人脂肪是胆囊炎、胆石症病人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饮食原则。
由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胆固醇过高有一定关系,因此凡蛋黄、鱼籽、脑髓、肝、腰、肥肉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必须少吃。
各种酒类和刺激性食品,或浓烈的调味品,可促进胆囊素的产生,增强胆囊的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松驰流出胆汁,有可能引起胆石症、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均应禁忌。
植物油脂有利胆作用,在缓解期可不必禁忌。
胆囊炎、胆石症的急性发作期,最好禁食1—2天,靠输液供给营养,随着病情的好转,饮食仍宜少食多餐,避免因食物过度刺激而影响胆囊。
应挑选少渣食物,蔬菜必须煮熟或作成菜泥,常喝水和饮料,以稀释胆汁,促进胆汁的流出。
保证大便通畅,可以减轻症状,利于疾病康复。
此外,感冒、生气等不良因素可以诱发胆道疾病,因此,平时注意生活起居,切忌恼怒忧郁等情志刺激也很重要。
饮食调控是防止胆石症发生的最理想预防方法。
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此外,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
这也就从反方面提醒大家,虽然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提高,亲朋好友间聚会也逐渐增多。
不少人节日期间“吃大餐”机会多,吃大鱼大肉的频率也很高,暴饮与肥腻成了胆结石等结石病的主要诱因。
一些经常忙应酬、过夜生活、长期出差的男性甚至会发生肾结石。
专家认为,一般40岁左右的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结石,但小结石一般可通过自身的排泄机能逐步排出,只要注意合理饮食,大多可避免结石的疼痛及手术之苦。
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坚果的摄取似乎能降低患胆结石的危险。
健康饮食的脂肪来源,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坚果类。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这二者在胆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胆固醇是溶解状态,随胆汁排出。
如果胆盐过少,或者胆固醇过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胆固醇便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便沉淀下来,形成结石。
如同时胆囊还有炎症、蛔虫卵、坏死组织及胆色素者,结石就更易形成。
而糖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使胆固醇增加,导致胆汁中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促使胆结石形成。
有研究曾对267名胆石症病人及600名健康人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吃糖越多,胆结石发生率就越高。
因此,预防胆结石的发生,必须少食糖。
胆结石生活规1. 维持理想体重。
2. 保持运动的习惯。
3. 注意饮食安全卫生、定时定量。
4. 绝对禁止暴饮暴食。
5. 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
6. 避免过于疲劳。
7. 不可穿着束紧胸腹的紧身衣物。
8. 若有便秘症状,须积极治疗。
如何预防肝胆结石的复发肝胆系结石:包括肝胆管结石、肝总管结石、胆总管和胆囊结石。
肝胆系统结石,属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在急腹症中占首要地位。
由于其病因较复杂,大体与梗阻、感染、胰液返流、类脂质代异常、胆汁淤积、及性别、年龄、遗传、肥胖、生育、地理环境、饮食习惯、情绪和其它疾病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