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九年级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学生版)

初中九年级语文:语言综合运用(学生版)

第1讲:语言综合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浙江2018年中考语文学科说明》指出:根据提供的综合性学习材料或情境,利用相关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

单独设题,第9小题,填空题、书写题,分值2—4分。

属于E级指标,属于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你的同桌王萌是个“留守学生”,长期缺少亲情与关爱,对父母心生怨恨,产生厌学情绪。

你会怎么劝慰她?你可以这样劝慰她:王萌,你的父母外出务工,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你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经济基础,况且他们在外务工也很辛苦,你也要多理解他们,让他们安心工作。

一、仿写(2014、、2015、2017考查)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意连贯、语法结构、修辞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能力。

仿写看似简单,其实得分率并不高。

学生对开放性试题重视不够,平日练习过少或不屑练习,认为随便写上几句即可,其实开放并不是无原则的渲染,也是有规则在里面的。

1、基本方法(1)注意内容的统一性,仿句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文脉相通。

(2)注意结构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的短语类型、单句成分、复句关系以及句式一致,字数近量相同,至少相近。

(3)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4)注意语意上的协调性,仿句要与例句前后语意连贯,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风格协调一致。

2、解题方法:看要求,析句式修辞,搭骨架,装血肉,查漏洞。

3、常见考法句子仿写通常都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解答仿写题应具备下面一些知识与能力首先是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

语法、修辞知识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掌握它们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根据例句句式特点,在横线上另外仿写句子。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仍以“她”为开头补写两个句子。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

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答仿写题要做到四个统一话题要统一“话题”在这里指仿写句子的中心,它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显性话题,指题目中规定了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

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

例句: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第二、隐性话题,指给定文段所隐含的中心主旨。

仿写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弄懂文意,把握主旨,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精心选材。

仿照下面这句话的句式,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式要统一仿写句了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写。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例句的结构特点,弄清它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陈述旬、疑问句还是祈使句、感叹句;同时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是转折、递进、并列,还是因果、假设、总分等,仿写时必须严格按例句的句式特点去造句,做到句式的统一。

第四、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

色调要统一色调即色彩和情调。

在这里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值得说明的是。

此项要求与前三项相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更能体现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

总之,仿写句子考查的是综合能力,做这种题要对例句分析透、把握准,严格做到四个统一。

1、套用式仿写题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续写式仿写题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句式仿写题”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二、句子衔接的方法与技巧(2016考查)1、保持一致性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角度一致,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连贯。

(1)陈述对象一致主语是句子的发端和陈述对象,它要求后面连带的一些句子必须兼顾上下文,与陈述对象保持一致,防止出现暗换主语现象。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

A. 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

______。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C.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2、表达要合乎事理、语境(1)要合乎事理语言表达要符合事理,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出现“裂痕”,语言必然不通。

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反之,前面说了一面,后面承接两面;前面从好处说,突然从坏处说,反之,前面从坏处说,后面从好处说;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没有递进的说成递进等等都会使句间失去连续性。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卢梅坡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长处C.任何人和事物都有千秋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2)表达要合乎语境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

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凄凉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或褒或贬。

这一切,在同一段文字里都应该保持和谐一致。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A. 天气阴沉,满天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漫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臂了。

(3)表达要语脉贯通思有路,语有脉,表达一个意思总得按照一定先后顺序,这样才会脉络分明,语气贯通,不跳脱,不紊乱。

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的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等等。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____________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A. 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B. 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C.马上扔下背包D. 听到大雨来临的广播(4)表达要服从篇章结构规律根据人们的思维规律和篇章结构规律,议论文或说明文的文段往往开宗明义,在开头就提出观点或说明中心,以领起全文或全段;往往在篇末或篇尾用简明概括的文字总结文章,重申主旨。

据此,对于首尾句的选择就应着眼于那个具有提挈或收束作用的句子。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类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

磷虾是南极生态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

_________________A. 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十分恰当。

B.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C.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说更为恰当。

D.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5)语句要前后照应照应常常和文章的内容主旨,条理脉络,层次结构有关,必须在建立前有交代,后有碍照应的概念。

在阅读中留心各种照应的实际意义,在说写中注意句中成分彼此照应,句子与句子间相互照应,使语句不矛盾不脱节。

问答照应。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

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

例: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从下面的4句中选出一组能与它衔接的句子()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有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一、(1)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主要有三种:用词得体,主要是谦辞和敬辞的使用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C.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惠存二十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2)转述得体,转述时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变换时间地点称呼等进行转述。

二、请按要求转述下边句子的内容。

1.刘军对李强说:“我外婆从国外回来了,我得和妈妈一起去接她,下午的球赛我不能参加了,请向班长说一声,并要他通知吴伟顶上,好不好?”要求:不能改变原意;人物、人称表达要准确;时间地点要交代清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