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雕课程纲要模板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背景分析
动物纸雕较完整的说法应是纸雕塑,就是以纸为主要素材,应用剪、切、卷、折、叠、粘等技法,使纸片成为全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纸雕应其纸材料薄的原因,不能采用传统的竹木泥石的雕刻方法,而是通过对纸的剪切、折叠、卷粘等技法,来实现从平面到凸起形象的转变。纸雕作品的特点是神似。用纸作浮雕作品,取材容易,题材广泛,制作工艺也较为简便,是学习创新的好项目。学习中着重掌握纸雕的成型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二、讨论探究:
1、生成问题的答案与解决方法。
2、观察动物纸雕作品。
三、回答对话,师生共识:
1、木雕是经过刻、切、铲、挖使平面形成凸起形象,纸雕不能用传统的浮雕工艺手法,木雕形象生动逼真,纸雕形态特点神似,形态抽象。
2、纸雕的凸起是经过切折、卷粘等技法形成浮雕。
四、探索纸雕制作技能:
1、技术要点:
1)正折线:符号,折转形态为正面凸起形象。
(用课件演示技法:叠压法、切口推折法、还有各种自创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立体的地方不光是折,还得需要用圆规和针等工具划痕,推压等。)
教师将制作狮子的立体造型图给学生直观的认识,同时展示课件狮子的制作动画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技法。
三、创作实践:
(学生对作品的技法有所了解,就有了想实践的欲望。)
1、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制作纸浮雕的步骤:
学习主题/活动安排(请列出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
模块内容
单元内容
课时安排
时间/周次
实施要求
模块一
整体感知
观看图片,完美体会
第1课时
学期第1周
了解、激趣
模块二
动手操作
第一节
字型纸雕
第2—3课时
学期第2、3周
记忆、理解
第二节
动物纸雕
第4—5课时
学期第4、5周
记忆、理解
第三节
纸浮雕基本造型练习
2、师展示纸浮雕作品,提出问题: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你们也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吗?以狮子图为例谁能说出制作的步骤?眼睛是怎样折成立体圆形的?怎样折叠才能让立体的部位立起来?……
(学生小组讨论)说出首先要设计形状,用笔画形,再用剪刀剪,制作立体的部位。
3、师示范讲解:制作纸浮雕,须先认识经常使用的三种线条,那就是切线、山线(正面轻割线)、谷线(背面轻割线)。通常以下列三种方式来表示:
本课程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具体方法:学校为每位学生提供一本《特色活动评价手册》,学生可以在上面记录自己的收获,形式不限制。手册上有教师评价栏。
学生自我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纸雕简易教学及素材》[ISO]
备注
每一部分再分为3个单元
1.纸雕分解线稿
完整的零件分解线稿,制作成品简单又方便!
2.可爱纸雕图档
2、巡视指导、互动参与:1)及时纠正操作中不正确的方法与不规范的动作。2)及时表扬鼓励制作认真细致方法得当的同学。3)及时推广同学中制作新颖的方法。
3、交流帮助、共同提高:适时组员作临时调整。
4、提醒:安全、卫生、爱护公物。
六、评估与提高
3)自评:在组内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方法,作品的优缺点,给自己打分。
二、启发想象探究技法
(学生的兴趣产生之后,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和学生一起探讨。)
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在半分钟内使纸片变成立体。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尝试。学生动手动脑进行纸片形成立体效果的方法探索,感受纸的质感及所带来的不同的立体效果。
(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结果的多样性,表扬学生的研究结果.)教师总结:卷、刻、搓、折曲、重叠粘贴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纸雕作品的特点和造型原理。学会切折、叠粘的方法,运用绘图、剪刻、折卷等技能制作动物纸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态度与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创新,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习惯,注重质量意识,增强实践能力。
构思:构思新颖表达最好的形式感和美感。
画图:画出草图,并分解成图案。
制作:将各部分做成立体形式。
组合:将单独的立体造型组合到底板上形成完整的作品
(色彩搭配:图片说明底版和作品的颜色对比鲜明。作品各造型的颜色对比鲜明。)
2、师提出制作要求:设计构图合理,色彩对比鲜明、大胆运用纸立体制作技法、大胆创新、注意安全卫生
2)反折线:符号,折转形态为正面凹进形象。
3)形成凹凸形态的折线的技术处理;在凹凸形态的反面,画相对应正面的折线,并在画线上切深1/2纸板的厚度。
2、卷粘的方法:
1)叠粘:一般适用的纸板较薄叠线较长,要求相对较低,用双面胶或胶水,涂粘于纸板的反面。
2)合粘(对接粘法):对纸板较厚,粘线较短,要求较高,一般用双面胶带再加透明胶带粘接。
背景分析
(500字内)
纸雕,也叫纸浮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纸的发明。材料的普及,促使纸浮雕艺术再度流行。它结合了绘画和雕塑之美,与其说纸雕是一门新兴艺术,不如把它视作传统工艺借助现代工艺的复兴来得更贴切。纸雕的制作运用到切、剪、折、卷、叠、粘等手法,其中蕴含的巧密心思总能给人以震撼,这种被称为“纸雕”的艺术,就告诉我们艺术无处不在。而纸雕所能展示的题材也极为丰富。我校学生基本都是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在使用材料和配置上要尽量经济实惠,而纸是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一张普通的纸,甚至是废纸,而通过学生自己的手赋予它美感与灵感,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娱乐。纸雕的制作融合了剪纸、美术、工艺、制作,不仅仅是对劳动技能的培养,也能使学生从中找到一种自信,美就在自己手中,美就在身边。
造型设计
材料选择
色彩搭配
制作技法
评价标准:
1、造型设计:看造型设计的是否美观,新颖独特。
2、材料选择:是否合理适用。
3、色彩搭配:色彩是否丰富,搭配是否鲜明、对比是否强烈。
4、制作技法: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多种形式和技法,制作是否富有立体感。
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审美设疑导入新课
1、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浮雕吗?你能说说浮雕的特点吗?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进行创意(设计方案)并寻找合适材料,制作一个有立体感的富有情趣的纸浮雕。
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可用不同的方法,根据自己想象的情景,以立体有趣的形式完成作品。教师在学生实践中针对有困难的学生可加以指导。
四、作业展评审美体验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示范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制作的欲望,使学生的兴趣到达最高点。
——切线.连山线.就是正面轻割线,以虚线表示;在纸张圆形的正面轻割,留下割痕,但不致割断纸张,以利纸张的折弯。这种割线,能使纸张折弯,有如山峰般的凸起。
-----谷线.就是背面轻割线,以断续的短线段表示;在纸张圆形背面轻割,留下割痕,但不致割断纸张,以利纸張的折弯。这种割线,能使纸张折弯,有如溪谷般的凹下。续实线,表示线条的部分,要完全切除或剪开。
应用在卡片及文件报告,既美观又丰富!
3.精美着色线稿
快乐的涂涂画画,可以培养小朋友的色感及握笔能力喔!
纸雕教学方案1
单元
动手操作
单元课时
10课时
主题
纸的立体表现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背景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课,本课的主题词:情趣、立体,纸浮雕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纸浮雕用材简便,制作容易,有较强的立体效果与装饰效果。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艺术的美感和成功的愉悦。是集知识性、趣味性、装饰性于一体的课程。纸浮雕作品是经过作者的巧妙构思,运用纸的切割、折曲、叠压,形成有凸凹起伏的立体艺术造型。在一定的光线照射下,产生立体效果。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掌握纸浮雕的基本知识和折、卷、皱、剪等基本制作方法。
能力目标: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塑造纸浮雕造型,培养立体思维能力和立体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对纸浮雕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小组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3.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让学生在制作中意识到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合分工的意识;扩展他们的眼界,感受世界遗产文化的魅力;在劳动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渗透世界遗产意识,激发学生对遗产文化的关注,加强对遗产文化的保护意识
3、切割刀法:
1)折线:曲线折线处刀法要连续,直线折线处刀切可用直尺做靠山,在纸板反面切深为纸板厚度的一半。
2)叠粘:一般切一刀,且一刀切透如圆锥类。
3)合粘(对接粘):切割要求较高,并用斜切刀法,切去相应的纸板;如圆锥相应的扇型。
五、操作创新的实施:
1、动物纸雕的制作步骤:画图、剪切、卷粘、组装。
(学生:立体、装饰)浮雕的材料有哪些?(学生:石头、泥土、木板等)
2、师展示各种纸浮雕作品。 提问:大家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生:各种彩色纸张)跟真实的图像相比,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具有造型概括、夸张、立体、富有装饰情趣的特点)
师小结:这就叫纸浮雕,纸浮雕的材料是各种各样的纸,有丰富的色彩和肌理效果。用纸做的浮雕更有装饰性和趣味性,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和家居。它会让你的房间变得更有趣,给你的生活增加了几分色彩。
第6—7课时
学期第6、7周
记忆、理解
第四节
浮雕柱制作
第8—9课时
学期第8、9周
记忆、理解
第五节
纸的立体表现
第10—11课时
学期第10、11周
记忆、理解
模块三
完整制作
音乐动作结合,动作到位
第12—15课时
学期第12、13、14、15周